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赋予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新的时代内涵,他在反复论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第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开辟了真理的道路,并没有穷尽真理,它植根于实践,必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把马克思主义封闭化、凝固化、或者怀疑其真理性的态度,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教条式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倾向,早已有之,其教训也是深刻的。1942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张建设 《学术界》2005,2(4):204-2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哲学基础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接合,毛泽东创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恢复和重新确立了以解放思想为其中的党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解读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经典的表述,认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刻揭示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指引我党胜利前进的思想法宝。探索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靠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觉性。本文围绕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和挑战,也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应对入世,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首先是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品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应对入世,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要充分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与时俱进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例。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过程,它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它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了改革开放;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了改革开放。因此,解放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是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具有时代意义。它带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认同,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口头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时俱进不仅内涵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神实质,而且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品格和时代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弄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分析并把握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 ,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去搞好解放思想 ,对坚持用党的这一重要思想路线 ,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邓小平理论是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旗帜 ,邓小平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倡导者 ,又是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的实质是要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各自面临的时代主题时 ,创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并首创实事求是思想;邓小平明确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概念,并把解放思想纳入思想路线的内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发展动力和解放思想发展进程的角度,对思想路线的含义作了更深刻的阐述,并把与时俱进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