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举革废所带来的另面影响,加之新式教育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致使清末民初不断有人提出恢复科举.这其中既有传统士绅黄运藩和李灼华,也包括曾经激烈批判科举制的新学巨匠梁启超,留学生程树德也加入此中.复科举主张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招致了力主废科举者的强烈反对,从而引起了一场论争.  相似文献   

2.
徐萍 《天府新论》2009,(4):125-128
科举制的兴与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试图将现代科学纳入到科举框架的本意反而最后颠覆了框架本身;科举与科学并非天然对立,科学的原意实为科举;废科举兴新学的背后反映的是绵延几个世纪的思想变迁.只有厘清科举与科学的复杂关系,才能够认清中国选才制度的发展脉络并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思想的现代转型.对科举的批判和对科学的崇尚都需在一定的理性限度内.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观即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看法.陈夔龙是清末贵州籍进士中的国家重臣,深受科举教育影响,他亲历清末科举革废之变,反对科举革废,对科举制度高度认同,综观其一生与科举相关的言行,可以看出:陈夔龙认为科举考试神圣非常,科举制度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典章,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他高度认可科举制度在教育、选材等方面的功能;认为科举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严谨而规范.  相似文献   

4.
逯慧娟 《兰州学刊》2006,(3):54-56,147
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以科举制为基础的文官制度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得不作出一些相应的改变以选拔到时代所需的人才。这种改变是以同文馆的设立为开端的。传统的科举选官制从此出现裂痕,具有近代特征的文官开始出现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钟 《江苏社会科学》2005,2(4):218-222
科举制是中国儒家社会道统、王统、族统三维共构的制度性联结之关键枢纽所在.儒家道统的制度化、专制王权的合法化、宗族社会的合理化均赖其居中构建调节;中国儒家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奥秘即在于此.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清廷仅认为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1911年辛亥革命,二千年帝制王权覆灭;1915年新文化运动,儒家道统遭全面批判;1927年宗族社会之领导层--"土豪劣绅"在国民革命中被埋葬.废科举导致了中国儒家社会的全面散构与转型.  相似文献   

6.
科举之废与江南士绅之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茂明 《社会科学》2004,(11):91-98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直接的近因是西方列强欺侮中国所导致的民族危机感。科举之废,是晚清志士几十年“思变”的结果,但废科举之后所导致的结果则是出乎当初设计者的预料之外,即传统士绅阶层的瓦解蜕变,从而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不仅如此,在后科举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型知识群体,由于知识结构由“文”向“理”的转变,职业更加专业化,其关注对象也由宏大的社会人文转向具体的技术层面,这是废除科举百年之后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科举与社会流动是中国近世社会史的经典议题。元初科举停废后,儒士易业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潮流。本文以元初江西抚州儒士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其直面科废易业潮流的言行,尤其是科废易业儒士与固守本业儒士之间的比较与互动,揭示元初南方儒士易业行为与易业观念的内容与源流。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2005年是中国学术界的“科举年”。今年,不仅许多刊物开辟了科举百年专栏、发表众多论文,而且还将出版第一部科举学专著《科举学导论》;不仅在大学中首次开设了“科举学导论”的课程,而且还将于9月2日这一科举百年祭的日子,在厦门大学召开“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海内外众多历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者,以及文博界、考试管理界研究科举的同仁参加这一盛会。废止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废科举后,深谙社会进化和世事变迁的严复曾说:“不佞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  相似文献   

9.
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废科举后的100年,大体上可以说是将科举妖魔化的时代或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科举制承负了许多本不该由其承担的罪责.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但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在科举制百年祭的当口,我们有理由而且也有必要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王韬出生于苏南吴中地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小所走的道路,乃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士人所行的一条寻常之路:入私塾,习儒家经典,应科举考试。中秀才后,一次乡试落榜,加之不喜空疏无用的帖括而欲弃科举。随后,为了承担养家的重任,承袭父业,远走上海为西人佣书。在高堂、亲朋及师友的一再劝导下,被迫回到考场,但也只是草草毕试。十年科举路,一把辛酸泪。中年时期,发表系列政论文章,主张科举改革、废八股、停捐纳。在晚年生活潦倒的情况下,仍花巨款例捐"广文"虚衔。透视王韬科举考试的心路历程,科举制度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始终笼罩着天下读书人及其家庭。  相似文献   

11.
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它渊源于汉,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如果从隋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有整整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科举制度还曾“出口”越南、朝鲜等国,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始于19世纪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2.
清季科举制度的改革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甲午战争之前,改革科举的呼声与议论主要由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通过个人著述与往来信函等形式表达出来;戊戌时期的改革舆论,由维新派发起与主导,部分清廷官员推波助澜,野议与朝论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清末新政时期的舆论群体主要是以张之洞、袁世凯等为代表的封疆大吏,通过“由疆臣合力而枢臣同声”的模式,在朝廷上下掀起变废科举的舆论攻势,最终导致科举制度的罢废。  相似文献   

13.
1905年晚清中央政府谕令立停科举,但暂时保留优拔贡考试和举贡保送考职.此后河南、湖南、江西等省皆有因应上述政令“兼彰存古之义”的办学努力,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后来保存国粹学堂的兴办进程.过去对此研究相当不足.重建上述办学努力的相关史实,可从一个与科举停废直接相关的视角,增进对清季官方保存国粹努力这一复杂历史图景的了解.而对科举停废后若干办学方案的比照研究,或可推进对清季“学堂办法”与“书院考课”区别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元灭宋后,科举停废长达三十余年.对于宋代以来“专尚科目”的江南士人来说,这一变化影响甚巨,生活境遇、生存方式、士人心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在科举不兴的形势下,江南士人弃学改辙的情形十分普遍,儒学教育和学习陷入低潮.与之形成对照,江南士人中兴起一股学诗、写诗的风气,诗社活动兴盛,诗歌唱和频繁.诗坛风气以晚唐许浑、姚合等人为宗,格调凄苦哀怨.  相似文献   

15.
王毅:2005年之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科举被废除虽然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之久了,但是它的影响、它给中国历史留下的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这些东西的意义还远远没有消逝。所以恰逢这样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就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做一点讨论。王学泰: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个题目之下,有些什么值得今天特别回味和深入认识的问题。科举之废与晚清局势王毅:现在人们对于科举和科举时代的教育与考试制度可能已经感觉十分遥远。举一个例子,汪曾祺先生在1957年发表一篇介绍国子监…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官制度为何遭到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官制度开始受到日益广泛和严厉的批判。社会对政府管制所赋予的功能期望,超越了现代文官制度所能承担的"被动公共职能"的极限,困而现代文官制度在履行社会赋予它的过多的"主动公共职能"时发生了一系列功能障碍。人事行政中过度的法定约束性使文官制度过于僵化,社会缺乏有效控制文官行为的机制与弹性;"政治中立"只在政党"分肥制"的意义上实现了,在利益分配上仍受政治力量的强烈左右;行政裁决依依法行政退化萎缩成"应急行政";科层行政价值与民主政治价值的冲突与对立以及民主政治权力在控制、调整行政行为时的无能为力,使社会对政府行为的期望与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形成鲜明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元初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科举长期废而不行。士子文人失去传统的上进之路,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文人因此而疏离了政治和权力,淡出了治国和明道,唤醒了独立人格意识,以纯文人的心态和眼光读书和创作;元代中期,自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度后,吸引了各族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兴起了一个全面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元代科举吸引各族士子文人参加,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有着无法言说的吸引力,尽显大国气象和盛世之感,促成了元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和"平、易、雅、正"盛世文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清末之际,满清政府为了挽救其汲汲可危的统治而进行的"新政",历史的结局虽最终归于失败,但其仍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对于其历史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的剖析借鉴.这里我对清末新政中的一段,以我收集到的闽北地区的一些史料为例,探讨科举既废后的新式教育的缺失,希望能对我们当今教育改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论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件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时报》曾满怀希望地指出:“盛矣哉!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薄薄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前贤学人也有过许多精辟的论断予以评说,但或失之偏颇,或语焉不详,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角度,考察废科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系统地论述废科举所产生的社会冲击与社会震荡,从而将这一事件纳入社会变迁的轨迹,确定其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科举学"的广博性--以福建科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峰 《东南学术》2001,(2):112-116
本文认为"科举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十分专门独特,但研究空间却非常广阔,从福建的科举历史,便能看出"科举学"的广博性.福建文化是受科举考试的推动而崛起的,进士和举人构成了福建历史上政治、文化和教育人才的主体."科举学"的广博性,充分体现在科第人物成千上万、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影响地城无远不届几个方面."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其研究空间要超过大多数专学,因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