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在住宅福利供给渠道、供给对象以及供给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角度、多主题的研究,这些可以成为我国推进住房改革,提升居民居住福利的参考思路。鉴于我国的国情,住宅福利的分层级梯次提升是全面促进国民住宅福利的有效途径,这种住宅福利研究思路是对国外住宅福利研究的补充和突破。  相似文献   

2.
雇主向雇员提供免费的或低收费的住房是职业福利的体现.当前农民工的住房主要由雇主来提供.雇主提供的住房也存在着人均面积达不到城镇平均标准、配套设施不健全、“家居化”缺失以及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带来的全方位“规训”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民工的住房福祉水平的提升.职业福利无法代替政府的社会福利行为.因此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既需要用人单位以职业福利的方式予以保障,更需要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福利给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住房保障规模既受住房保障需要范围的影响,又受政府供给能力的约束.城镇住房保障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商品房市场价格、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住房自有率、城市化率、住宅用地年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量等,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别与住房保障量或应受保障家庭比例之间做实证相关分析或理想值的模拟分析,可得到部分有意义的结果.其政策含义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政府可对上述指标作政策性的适度调控,使城镇保障型住房的供应量努力保持供需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住房保障制度的生成过程既受到计划经济时期原有住房福利制度的制约,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从再分配到市场机制,住房保障经历了由单位福利到公民权利的转型.住房保障制度转型是一个结构化过程,而结构化意味着不同主体的行动在促使着制度的生成.在市场逻辑的作用下,行动主体自主性的不对称导致住房不平等,住房保障制度的分割性特征使得一部分人被排斥在住房保障之外.随着社会成员住房权利诉求日益凸显,在释放市场功能与保卫社会整体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国家的公共性回归,开始重塑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并主导住房保障制度结构化,保障公民的基本住房权.住房保障的再结构化是一统与多元的结合,一统实现了住房保障制度的广泛覆盖,多元则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5.
2003-2008年中目的住宅政策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政策理念上,住宅建设不仅仅被看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因,更是作为民生必需品的生产而与政府职责联系到一起.在调控方向上,由减少空王率、抑制总量供给过剩向调整供给结构、扩大供给总量转变.在调控措施上,通过政府管制和供给介入,逐步加大了对住宅市场的干预力度.然而,中国住宅政策的制度背景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伴随着住宅政策的调整,还有许多制度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房价居高不下,中低收入群体仍然面临买不起房、住房难的困境。新加坡"人人有房住"的理念与我国住房的现实状况相比存在极大差距。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中借鉴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城市居民居住需求和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制度出发,探讨了我国住房保障领域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提出政策选择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政府相关住房政策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大中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的优惠人才住房政策,以及城市住房政策演变所遵循逻辑进行阐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的住房政策虽然几经演变,但住房政策依旧有生产性的偏向;在各城市的住房政策实践中,住房的经济属性得到重视,而住房的社会属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生产性的逻辑更体现在新近的“人才房”政策中,住房政策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工具,凸显了人才住房的生产主义性质。认为人才住房政策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性住房政策,各城市的住房政策应保持生产性和保护性的平衡,重视中低收入市民、青年人、新市民群体的住房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概要分析了吉林省住房保障的租赁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深入挖掘了目前吉林省住房保障的租赁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议。这些争议虽有益于社会关注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但对问题根源的探讨不够。文章试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对现行的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现行政策实施的结果是“非弱势群体占有了公共财政补贴”,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应明确政府角色,以促进社会公正、有利于社会整合为政策目标,构建以“廉租房”为首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香港实行市场私营和政府公营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对该体系中的政府公营保障性住房部分进行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从私人救灾力量中萌芽,香港保障性住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呈现出横向覆盖多样化,纵向保障一条龙的格局特征。总体来说,目前中国香港保障房体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但在配屋效率和流转公平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该体系从宏观模式上对中国内地借鉴意义不大,内地只能学习其管理经验而不能复制其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集中梳理了近年来有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助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展现了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动物福利标签制度就是在动物源性产品包装上标识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一种产品标签制度,该制度旨在提倡人道主义生产,引导消费者重视动物福利。本文阐述了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内涵、意义,通过对西方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研究,以及对我国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回答了什么是动物福利标签制度,为什么要在我国建立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等问题,最后提出在我国构建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低保福利状况,对福利依赖作出分类,重点分析有劳动能力但就业意愿不强的福利依赖人群。导致依赖福利的诱因有低保资格附带的连带利益、体制转轨的结构性因素等。最后提出反依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一部分迁徙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部分从本地农村迁往本地城镇,形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农民工。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群体的日渐庞大,他们的住房社会保障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从住房保障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和进展,对政府、企业所在试点范围形成的农民工创新住房保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如何解决当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其住房困难,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多年来非常关注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政策的落实。但是,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资金短缺、准入退出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各级政府履行政府公共职能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模偏大,以及制度自身的残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中国需要一个没有漏洞和使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免于绝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应该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福利危机”。为此,西方各国都致力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增收节支;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