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始建于北魏中期,繁盛于西夏、元代,终结于明代——北元的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伊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阿尔寨山,俗称“百眼窑”。现存洞窟62座,壁画百余幅。1994年9月22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化厅、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的四十余名领导和专家聚会青城,召开了“阿尔寨石窟佛教文化遗址研究课题汇报会”。中央民族大学额尔敦哈斯尔教授在会上汇报了他与自治区社科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组成的课题组,从1991年以来对阿尔寨石窟回鹘蒙文榜题的考察研究成果。其主要收获是:1 、已全部搞清阿尔寨石窟回鹘蒙文榜题的内容及其语言文字特点,共发表22篇论文。2、完成了《阿尔寨石窟回鹘蒙文铭文研究》专著,共20余万字。3、发现了属于北元时期的壁画洞窟2处,其中一窟绘于15世纪,另一窟约为1634年。4、搞清了阿尔寨石窟被焚毁的时间,大约是1634年,原因是林丹汗与鄂尔多斯右翼三万户的首领仁亲济农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2.
阿尔寨石窟各种形式的双身佛像的艺术特点既蕴含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更体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男女双身的佛像只有藏传佛教才有。男女双身佛像表现的是佛在降魔除障时显现的“法身”。藏传佛教传入阿尔寨地区的最早时间应该是西夏时期。元代是阿尔寨石窟藏密艺术的发展期。男女双身佛像进入阿尔寨石窟与藏传佛教在当地的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阿尔寨石窟传说及其名称、废弃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寨石窟是集寺庙、石窟、岩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遗址。窟内保存着众多的藏传佛教壁画、世俗壁画和回鹘蒙文题记,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阿尔寨石窟的传说、名称由来及有关文献记载,断定了阿尔寨石窟寺被废弃的原因和年代。  相似文献   

4.
(一)云冈石窟的名称和开创的历史(1)云冈石窟的名称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十六公里武州川峡谷的北岸,云冈堡的北山上。东西长约一公里,凿有大小不同的各样窟龛。云冈石窟很早以前就有文献记载。不过不叫云冈而称为“武州塞”或“武周山”。因为武州川经两山之间流出,为古代汉族与匈奴必经之路,从汉代起就是汉族北方边防要塞。自北魏迁都平城,明元帝(拓跋嗣)即位,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因而开凿石窟时就选在这里。《魏书》释老志中说: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优势分析1.独特的地缘优势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西缘,在E102°30~104°30,N35°51~38°之间,处于我国的几何中心,孙中山先生把其称为“陆都”。在西北几个大城市中,兰州最接近西北地区的人口重心(大约E102°20N37°30)和经济重心(大约E100°30N38°12);处在西北地区的“咽喉”地带,古代即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央派驻西北的许多机构,象军区、铁路局等,都设在兰州。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兰州在西部开发中组织和协调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中枢型的交通通讯位置 兰州是西北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书中有二处提到“涅石”: 《山海经·北山经》:“贲闻之山,……其下多黄垩、多涅石”;“孟门之山,……其下多黄垩、多涅石”。按:贲闻之山不明所指,孟门之山据《名胜志》云:“今在山西平阳府(临汾)吉州(吉县)”(《山海经广注》卷三)。《山海经还有三处提到“石涅”。关于石涅,据  相似文献   

7.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石窟开创于北魏,唐代称“景云寺”。金代有“赐紫”高僧住持.明代正统八年,明英宗敕赐改称“圆光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有历代凿造的窟、龛130多个,其中存有造象的20多个石窟,主要分布在“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的五座山峰上,保存着珍贵的北魏、北周、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8.
西夏石窟艺术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石窟的调查和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有关专家从莫高、榆林两窟中,初步认定80多个西夏窟,并进行了分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在河西走廊的安西东千佛洞、武威天梯山、酒泉文殊山、肃北五个庙、景泰五福寺等地的石窟,以及宁夏银川山嘴沟石窟、内蒙古鄂托克旗百眼窑石窟,相继发现了西夏洞窟和壁画。而在这些石窟中,安西东千佛洞,是仅有的开凿于西夏时期的石窟。这些发现和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西夏石窟的内涵。但在诸石窟中,仍以莫高、榆林两窟的西夏洞窟数量最多,壁画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除重点介绍莫高、榆林两窟中的西夏洞窟外,对安西千佛洞等部分石窟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昭平县地处粤、湘、桂三省(区)毗连的山区,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和中亚热带南缘之间,北纬21°24′——23°39′,东经110°34′——111°19′,全县面积3273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属广西48个山区县之一。县内群山起伏,层林叠翠,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林木生长,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得独天厚的优势。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发展林业生产作为强化农业基础,振兴山区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使林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给昭平带来极大活力,也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为人们  相似文献   

11.
阿尔泰乌梁海人现为蒙古族的一支。清乾隆年间,阿尔泰乌梁海人被编为七旗,并“分左右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据乌梁海人的习惯称呼,左翼四旗:一为左翼贝子旗(又称“祖尔干苏木旗”,意即“六个苏木旗”);二为阿克索彦旗(意即“白索彦旗”);三为喀喇索彦旗(意即“黑索彦旗”);四为买楞盖旗。右翼三旗:其一为右翼贝子旗(又称“堆尔提苏木旗”,意即“四个苏木旗”);其二为库克蒙恰克旗(意为“蓝色的  相似文献   

12.
公元7—9世纪间,唐朝曾在相当于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境内,设置过“六胡州”、经略军、宥州等军事、政治区域.笔者近年曾到当地作过野外考察,也搜集到了一些历史资料,兹仅把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所见结合起来,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六胡州”等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几座古城的考定北大池古城 北大池古城位于鄂前旗南境,北大池东岸约2公里处.内蒙古考古队的张郁同志,早在1963年9月就对古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古城大部已被流沙埋没,其露出沙  相似文献   

13.
响山考辨     
读了刘衍清同志《君山有响山》(见《洞庭湖》一九八三年第六期)一文后,我们茫然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响山吗? “响山,是君山七十二峰中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君山西南面,下临洞庭湖,不远的湖面即有孤影若浮的香炉山,著名的猴子洞就在响山右侧的峭壁下。”又说:“真正的响山不在山顶,而在山麓,”“大约有二百米的地段都有这样的响声”——“只觉得脚步声冬冬作响,宛如踏在旧式楼板上,楼下大有空问。我惊喜地用脚蹬了蹬, ‘冬冬’声更显  相似文献   

14.
大足,唐乾元元年(758年)始割合州巴川县绶仁乡地与昌州同置。光启元年(885年)徙昌州来治,至宋末州治未再迁徙。按大足石刻的始凿年限,有文可征者是在徙昌州治大足的第七年(892)年,刺史韦君靖以北山为中心“维龙岗山建永昌寨”的同时,在寨内(今北山石窟佛湾)开凿出北方天王、千手观音等窟为始,经五代,到北宋元丰至南宋淳祐的近二百年间里达到高潮,今存的宋代石窟多在此间凿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雕塑》部分立有“天迥山陶塑”专条,井云:“中国东汉晚期陶塑。天迥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门外10公里天迥镇附近。1957年在这里发掘东汉晚期崖墓数座,年代在光和七年(184)至建安二十五年(22)之间,出土物中有大量陶源及动物陶塑。”(第81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案:此处有误,因为成都北门外有“天山”、“天迥镇”却没有“天迥山”、“天迥镇”。该镇得名,民间相传跟避乱幸蜀的唐玄宗有关,据说当年这位落魄皇帝得闻郭子仪收复长安的喜讯,就是由此地“天旋日转回龙驭”(白居易《长恨歌…  相似文献   

16.
李勣墓,在今陕西省礼泉县的东北九山下,是昭陵(唐太宗陵)的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之一。墓状呈倒“品”字形,是由三个直高二十公尺的园锥形土堆构成,从南朝北望去象三座山。 《资治通鉴》载,贞观四年(公  相似文献   

17.
佛教石窟的选址 ,不单是佛教僧侣修行的考虑结果 ,更是与当地文化的抗争结果。翻检我国佛教石窟的分布 ,很能够说明这点。我们知道 ,在我国北方 ,自西向东分布着众多的佛教石窟 ,这些石窟大多位于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线 ,体现着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兴旺发达。我们承认 ,当年开凿的这些佛教石窟确是位于山水的嘉绝之处 ,可以达到佛教僧侣静心修行的目的。然而 ,问题不仅仅限于此。经过细细的考察 ,我们发现 ,这些著名的石窟建筑的所在地位于中原汉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峙的锋线上 ,由远及近 ,按年代时间排列如下 :敦煌莫高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  相似文献   

18.
翰海就是现在的杭爱,是蒙古的山名。古代汉文《史记》中汉字音译写作翰海,后来又写成瀚海了。这座山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一座大山,山当然依然如旧,耸立在蒙古高原上,但是由于汉文音译为“翰海”之后,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竟将大山之名,认为是大海之名了,甚至认为是大漠之名了。下面就将这种课余的情况略作考察,以正事实。 翰海这个词,初见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又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再见于  相似文献   

19.
宁夏区域人口容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宁夏水土资源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104°16’~107°39’E,35°14’~39°16’N,土地总面积5.18万KM~2,地势由北向南呈台阶式升高,海拔高度1 070~2 950米,除南端属暧温带森林草原外,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干草原、荒漠草原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特征。水热因素是土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基本来源,规定和制约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及运行方式。宁夏水热因素地域分异十分明显,热量由南向北增加,<10℃的积温由南部六盘山区的1700℃增至北部荒漠平原区的3 400℃,大部分地区为2 051~3 387℃,这种热量  相似文献   

20.
<正> 柴达木旅游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东经90°06′——99°30′,北纬3505′——39°30′,北与甘肃为邻,南部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接壤;东部、东北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共和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相望,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连。旅游区的范围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兰县、乌兰县、格尔木市(代管唐古拉乡)、茫崖行政委员会(县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