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浙江统计年鉴》自1984年在原统计资料内部发行的基础上首次编辑出版以来,已走过了19年的历史进程。19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浙江统计年鉴》从形式到内容都经历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以其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在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笔者结合近10余年编辑年鉴的实践和经验,就怎样编辑一本内容全面准确、体系科学、时代特色鲜明的统计年鉴谈几点浅见。一、内容全面、数据准确是编辑统计年鉴的基本要求统计年鉴作为信息的载体是以统计数据形式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资料工具书,是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2.
程玉珍 《浙江统计》2011,(11):52-54
《统计年鉴》作为发布统计信息的重要平台,宣传统计工作和统计知识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其编辑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框架设计遵循为现实服务、内容完备等原则,组稿遵循力求全面性、保证时效性等原则,审核方法采取专业校对与综合校对相结合、文字校对和数据校对相结合等,编辑需规范,装帧设计需重视等方面来编好《统计年鉴》,同时还需做好其出版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3.
1982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编纂《中国统计年鉴—1981》(按资料年份出版,从1983年开始,年份的标注按出版年份),此后作为资料性年刊每年编辑出版,到2011年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回望过去30年,《中国统计年鉴》作为政府统计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按年度收录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中国经济社会在这30年间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系统记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政府统计在这30年里发生的转型和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统计年鉴》是显示中国发展状况的窗口,也是显示中国政府统计能力的窗口。本文以纵向历史变化为主线,首先回顾了《年鉴》从无到有和后续演变的全过程,着力发掘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力量;然后着眼未来建设,对《年鉴》的内容架构和基本定位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10月,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问世,这是新中国统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统计年鉴—1981》编入了当年和新中国成立后逐年或重要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这是建国以来统计部门首次以年鉴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布统计数据。30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统计恢复、发展和壮大的步伐,《中国统  相似文献   

6.
张英华 《统计研究》1987,4(4):77-80
一、我国第一部《统计年鉴》的诞生我国从1953年开始每年对外发布《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公报》,编印一些内部使用的统计资料。1959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编辑出版了《伟大的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统计)一书,对国内外影响较大。从1960年开始政府决定对外不发布统计公报和公开出版统计资料,整个统计工作完全处于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7.
灾害统计是十分重要的灾害研究基础。应该承认,中国灾害统计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文章从编制《中国灾害年鉴》出发,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灾害统计、灾害指标及其统计方法问题,并探索了有效的可行的中国科技减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河西区从1990年在街道办事处普及了统计工作站以来,11个统计工作站连续三年整理编印了《统计年鉴》。 《年鉴》本着“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原则,及时反映了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向各级领导提供市场经济信息,为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了翔实的数  相似文献   

9.
翁志坚 《统计研究》1987,4(6):78-80
1982年我国公开出版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以来,已连续出了五本。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发展,仅仅出版一种综合性的统计年鉴已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中国统计出版社除出版综合性统计年鉴外,还按工业、农业、国际经济和社会等专业分类出版了一批专业统计年鉴。统计年鉴的门类日趋齐全,信息量已经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为了配合对外开放,还出版了英文版《中国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到1987年6月先后已有《北京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东北经济区统计年鉴》、《辽宁经济统计年鉴》、《沈阳经济统计年鉴》、《哈尔滨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十年,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刚性约束日渐显现,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摆在人类面前,成为全球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统计是社会发展的镜子,从资源环境专题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位置,就可大体体现上述演变过程。1981年年鉴刊发之初,只有区区4张表与资源环境有关,而且是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统计年鉴》满篇由表格、数字组成。以2008年版为例,一共包括733张统计表,其中正文表格694张,附录表格38张。看懂每一张统计表,然后将不同统计表链接起来,是解读统计年鉴的基本功课。如何看懂一张统计表?统计表可能各式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必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统计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问世以来,各地区也在编辑、出版该省或市的统计年鉴.从此,统计资料不只是为少数机关服务,而是与广大群众见面,并为广大群众服务了.这的确是我国统计工作史上的一个喜讯.  相似文献   

13.
金风送爽,花果飘香,北京又进入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20 11年9月1 9日下午,国家统计局组织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统计年鉴》出版30周年,并表彰114名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优秀编辑人员。国家统计局在京局领导,各司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行业主管都门的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统计年鉴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1982年的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到现在,我们每年出版包括专业的、行业的、部门和地方统计年鉴近200种,统计年鉴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都有过不少积极的评价,我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统计年鉴是我们统计部门的标志性出版物,是我们向社会展示9万多统计工作者辛勤工作成果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第二,编辑统计年鉴是整个统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工作的角度说,统计年鉴是我们一年工作的总结和结晶;从读者角度讲,作为统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产品,研究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翻阅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发现,有关社会发展部分的专题内容一直在重组变动,但教育和卫生从来没有被放在一个专题里。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教育与科技并列作为一个专题,卫生则与文化体育放在一起。本文要打破这样的组合,尝试将二者择出来,放在一起做解读。依据是什么?从功能上说,教育和卫生对于人类发展而言具有相似性,是实现人类发展的两个关键;从技术上说,教育统  相似文献   

16.
99版《苏州统计年鉴》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组织的全国地方统计年鉴省辖市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同时获装帧设计奖。日前 ,受到了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的表彰。这是继1995年改版以来连续五次获此殊荣、98、9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苏州统计年鉴》是由苏州市统计局编辑、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一部反映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资料性年刊。近年来 ,在国家统计局、统计出版社的指导下 ,在市委市府的关心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统计年鉴编辑工作一年迈上一个台阶 ,除在全面性、准确性、时效上有…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再次相聚一起,共同商议统计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统计年鉴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统计产品。统计部门除了以各种方式发布重要的常规进度数据外,汇集系列统计资料并将其编辑、整理和出版的统计年鉴,是各级统计部门的拳头产品,是发布统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统计部门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统计年鉴》自1983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经连续编辑了20年。20年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爱护下,《上海统计年鉴》从一个稚嫩的“婴儿”,不断成熟长大,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之路。今天,《上海统计年鉴》作为一本结构严谨科学、信息高度密集、装帧优美精致的集科学性、全面性、资料性、权威性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已越来越成为各级领导、理论研究工作者、国内外投资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上海、了解上海、研究上海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国家统计局主办的’95全国地方统计年鉴评奖活动日前降下帷幕,经过各地方年鉴编辑部门自荐、评奖委员们逐项评分,报评奖指委会审核,评奖结果现已揭晓。1995年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地方统计年鉴共85种,分甲、乙两组进行评比,由省级统计部门编辑的年鉴为甲组,由地市级统计部门编辑的年鉴为乙组。甲组一等奖:《北京统计年鉴一-995》《内蒙古统计年鉴-1995》《新疆统计年鉴-1995》《浙江统计年鉴-1995》《山西统计年鉴-1995》《天津统计年鉴-1995》《可南统计年鉴-1995》《…  相似文献   

20.
解析《中国统计年鉴》的内容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编者说明开篇所述:《中国统计年鉴-2010》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三十多年和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人民共和国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