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平军于1853年12月26日(咸丰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主动撤离扬州后,在江北仅踞守瓜州。随后,清军江北(扬州)大营逐渐南移。1854年1月(咸丰三年十二月),江北大营在扬州以南的运河两岸扎营,西路清军由钦差大臣琦善统率(1854年8月26日琦善病死,清廷令江宁将军托明阿  相似文献   

2.
蒋廷黻的琦善研究以中外档案为依据,填补了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空白,并且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标准。他对琦善的一些论断即便在今天的研究水平下也是不能被推翻的。时人对他做翻案文章的理解与他的真实意图存在着差距。他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即运用外交手段求得和平,以现代化的方法来与帝国主义相抗衡。  相似文献   

3.
琦善(约1790年-1854年),清末满洲正黄旗人。袭侯爵,官至大学士。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诬谄力主抗英的林则徐,深得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的信任,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 琦善到达广州后,革除林则徐等人职务,撤消主战派苦心经营的海岸防线,遣散水勇。他对英国人低三下四,屈膝奉承,乃至秘密和英国在华商务总监义律擅自议订《穿鼻条约》(又作《川鼻条约》)。该条约规定割让香港给英国。慑于人民群众的抵制和主战派的不满,琦善不敢在条约上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华人在喜迎香港回归之际,一定会想起历史上香港是如何丢失的那段屈辱历史.鸦片战争初期,英国侵略军在1841年1月26日强占香港前,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曾在澳门单方面发布公告,诡称他已与中国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琦善签订了《初步协定》.其中包括以下四款:  相似文献   

5.
以军事手段封锁一国海岸线,显然属于战争行为。1840年6月22日,英军宣布封锁广东沿海海岸线,也就宣告了战争的开始。懿律到达广东的时间应是1840年6月30日,而不是28日。定海之战中,张朝发受伤而死,应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高级将官。《穿鼻草约》根本不存在,义律与琦善达成的所谓共识也不足以成为英军侵占香港的理据。关于虎门大战前后琦善裁撤军备、不增援的说法可能来自于骆秉章的一份奏折。琦善可能是最先认识到英军能够陆战之人。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时余保纯应为署广州府知府,而不是广州府知府。在英船沉没的问题上,姚莹、达洪阿确有不实虚夸之词。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被迫光皇帝革职查办的原因,从前一直认为是由于受琦善、伊里布·奕山等人的诬陷,以及道光皇帝被英军的威势所吓而致。本文认为这不是林则徐被革职的全部原因。林则徐等人到广州后,尽改道光皇帝给他的既定方针,采取的禁烟措施与前不一,不能顺承“天朝圣意”,触怒了道光皇帝,是林则徐被革职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夏东华 《老友》2012,(1):27-27
去年重阳节的第二天,即公历2011年10月6日,是原《鹰潭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程关森的81岁生日。当天,他意外地收到了两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这给他全家增添了几分喜悦。  相似文献   

8.
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毁西方殖民者贩运到中国的鸦片,标志着清朝政府禁烟运动以暂时的成功告一段落,这是近代中外交涉史中一次难得的成功例证。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论及禁烟运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时,往往把林则徐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以及他同朝廷权贵琦善、穆彰阿等人的矛盾相提并论,一概视为禁烟与反禁烟的矛盾。于是,人们也就顺  相似文献   

9.
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章友德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率太平军从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并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在此定都。其时,清政府钦差大臣向荣很快就在乏郊孝陵卫扎下了“江南大营”。接着,钦差大臣琦善也率部在扬州城外扎下了“江北大营”。太平军该如何行动,是...  相似文献   

10.
侯耀华在他2007年6月26日下午4时发布的博客里,替自己的弟弟感谢大家。他的弟弟,相声大师之子、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3天前的黄昏时分,因心源性疾病猝然离世。笑星的最后时刻侯耀文和体检中心终于约好了6月19日的体检,这一天是2007年的6月17日。这个由于他"工作忙,内蒙、广州、全国跑"而耽搁了  相似文献   

11.
晚清广东禁烟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曾与广东督粮道王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魏源、芍塘居士等学者一般都认为王笃曾向抚粤大臣琦善、道光皇帝两次谮毁林则徐,致使林氏革职遭贬,以至遣戍边疆。本文一方面考辨王笃力挺林则徐"主战"政见,对琦善等"主和"行为极尽控诉,且因卸职离粤而未参与议和诸事务,故王笃向琦善"谮毁"林氏不足成立。另一方面详证,林、王关系渐趋破裂缘于王笃与林氏禁烟举措的政见相左,并终因王笃亲近穆党行"造膝之言"中伤林氏,故二人友谊遂止。  相似文献   

12.
蒋廷黻关于鸦片战争的史论观点是:1.英国没有图谋中国的野心,到中国来只是一心一意做生意。2.鸦片战争是由于林则徐禁烟引起的,林是个只顾惜个人名誉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伪君子。3.英国的武器精良,技术先进,中国的失败是客观条件早就决定了的。4.中国不懂外交和国际公法,而这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琦善懂得外交,他在鸦片战争中是有功的,不该蒙受“卖国贼”的恶名。本文对以上观点逐一批驳,并指出:抗拒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与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工业文明完全是两回事;没有国家主权的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民主自由与平等,因崇洋而产生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必然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琦善投降卖国的铁案不可翻,林则徐抗英禁烟的气节不可辱。  相似文献   

13.
对于道光年间的禁烟问题,近年来史学界出现了一些与过去传统观点不相同的新见解。现在简述如下: 一、清朝统法集团内部不存在“严禁派”与“弛禁派”以及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史学界普遍认为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严禁派与穆彰阿、琦善为首的弛禁派,在要不要严禁鸦片这个问题上,两派进行了反复的斗争。但是有关的档案史料证明,1836年6月10日(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许乃济虽曾上过一个《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清变通办理折》,但当时除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人外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幼年家贫,全家靠其父授徒为生,“非修脯无从得食”。一八三二年考中举人,以后曾“三试礼部不第”,未能科举入仕,遂长期任塾师。鸦片战争中,他非常关心海防,主张坚决抵抗外国侵略。战争失败后,他痛斥琦善误国,也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表示不满。一八五一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左宗棠虽认为“构祸之由”在于“吏治窳(yǔ音羽,粗劣)而民生蹙(cù音促,急迫)”,却依然以农民革命为敌,次年即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吉、骆秉章幕府。一八五六年,在从曾国藩治军中,自募五千人以成“楚军”,从此直接成为屠杀起义人民的凶手。他因长于指挥作战,镇压革命有功而步步高升,飞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叶圣陶有较多的交往,据《鲁迅日记》载,他写给叶的信就有六封。即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午后复叶圣陶信。”同年同月二十四日“午寄叶圣陶信并稿,即得复。”又二十七日“寄叶圣陶信并还书。”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下午复叶圣陶信。”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一日“上午寄叶圣陶信。”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寄叶圣陶信。”  相似文献   

16.
正1864年7月19日凌晨,太平天国虚龄16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天王洪秀全从这年4月开始一直在生病,对天京城的危局,他所能做的是在5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遭到当局监视而被捕,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已是72岁高龄、两鬓斑白的曼德拉,走出监狱的第二天,即投入到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并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有5万人参加了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后,曼德拉设宴招待各国特使、来宾,他先致词欢迎大家的到来。他说,他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18.
天夺之魄     
【典源】《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典义】“天夺之魄”,魄即魂魄。意为上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将要死去。【典实】公元前594年,潞国大夫酆舒专权,杀了晋景公的姐姐——潞君的妻子,又伤了潞君婴儿的眼睛。晋景公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于当年六月派荀林父为将,带领兵马杀奔潞国而来。潞国哪是晋国的对手。荀林父带领晋国军队,进入潞国不久,便于十八日,在一个叫曲梁的地方,打败了赤狄。前后不到十天,即二十六日,荀林父便灭亡了潞国。酆舒逃亡到了卫国,卫国人把他送到晋营,晋国人把他杀了。晋国灭了潞国,俘虏…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次的青年汉学家会議,今年在巴黎召开。我和夏鼐、周一良、張芝联三位教授接受了这个会議的邀請,前往巴黎去参加了这个会議。我們一行四人于8月20日从北京出發,9月23日回到北京,往返历时三十五天。在这三十五天中,有十二天是在莫斯科等候飞机坐位,有三天是在飞行中,住在巴黎的时間,只有二十天。会議于9月2日开幕,9月8日闭幕,一共开了七大。开幕的仪式是在夜晚举行,这好像是一个慣例,去年在萊顿也是如此。在开幕的那天夜晚,法国的兩位年老的汉学家德密微院士和戴乐都教授說了话,德密微院士在他的致詞中,代  相似文献   

20.
一八六三年春,石达开率军几万人到达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旧属四川越西厅,今属石棉县),他的目的是越大渡河,北上进图川中,但陷入绝境,进退失据。从五月十四日至六月十一日被俘,困守紫打地二十七天,最后全军覆没,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历史悲剧。对这一重大事件,有一些记载,亦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难解的谜。一九八五年十月,即石达开覆灭一百二十多年后,我们来到紫打地进行实地考察,凭吊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兹将所得记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