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夏是1038—1227年存在的边疆民族政权,它崇信佛教。黑水城西夏文献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夏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俄罗斯、日本作为西夏学研究的三个大国,在西夏佛教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两个时间段对中外学者在20世纪西夏佛教研究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1931年苏联杰出的西夏学者Н.А.聂历山首次对国际西夏学研究的早期历史作了简要回顾,全面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西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对西夏文字的创制、构成、发音、推广及其重要辞书、文献,尤其对西夏文释读作出重大贡献的《掌中珠》都作了生动有趣的描述。对我们了解西夏研究历史,总结前辈学人的经验教训,借鉴和完善方法理论,促进西夏研究的繁荣有着重要意义。现据《西夏语文学》译出,希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汇聚了聂历山、罗福成、罗福苌等早期西夏学的顶尖学者,是早期西夏学研究的中心之一,西夏学这个学科名称及其拉丁译名Tangutica也是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此前,学界对20世纪早期日本西夏学的研究情况介绍得很少,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有助于认识西夏学从产生到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西夏学的研究从20世纪初期开始已百年有余,随着西夏文献的逐步发掘,西夏学的研究兴起了一股热潮,出版学术专著和发表论文颇丰,但对西夏公文及其公文史建构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试图通过已经考证并公布的材料和研究成果,从西夏公文的种类、载体、组织机构和作者等四个方面对西夏公文史建构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俄国西夏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对俄国(包括前苏联)的西夏学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俄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献的发掘经过和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将俄国西夏学百年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具体予以述评;第三部分是对俄国西夏学的特点及其在国际西夏学中的地位给予总体的评价.本文有助于了解俄国的西夏学发展历程及俄国学者在西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夏木板画,为揭开西夏王国神秘的面纱增添了重要的资料。随着考古发掘报告的相继公布,武威出土的这批西夏木板画引起了学界关注,考古学和西夏学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丧葬习俗、绘画艺术、服饰特征等多个方面探究了西夏社会历史,简述了不同的见解。虽然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为揭示西夏宗教信仰、民族关系及社会面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百年西夏学国内外著作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初迄今百年来,随着国内外学人对黑水城及其他地方出土的西夏文献、文物的研究,西夏学由此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为反映这一历程,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国内外西夏学界编著出版的西夏研究专著、专集、译著等情况,进行分类列目和概述。内容主要涉及:(一)西夏语言文字与文献整理;(二)西夏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三)西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出现了涉及西夏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但是缺乏稳定性;80年代以来则形成了以西夏故地宁夏刊物为主体,其它地区刊物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在西夏学的发展历程当中,以学术期刊、学术机构与出版社为主的学术园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过数代西夏学者的努力,我国西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并且大体形成了宁夏、北京、甘肃等几个研究机构和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研究中心。但仍有许多工作亟须去做:1.加强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研究与译释,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信实的汉译本。2.积极争取与俄罗斯联合影印出版俄藏尚未整理的西夏文献。3.与文物考古部门通力合作,尽早公布近年乃至近10年来西夏考古发掘报告以及新发现的文物资料。积极争取政府或企业投入,收购流散民间的文物资料。4.组织西夏学、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的专家对西夏遗民进行调查。5.建设西夏网站,实现西夏文献情报资料网上共享。  相似文献   

10.
《西夏语比较研究》(以下称《比较》)是一部对西夏语语音、语法、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全书共5章,自成单元,提出西夏语属羌语支的重大学术问题,成为超越前贤、颇有深度的学术著作。此书不仅对研究西夏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藏缅语族乃至汉藏语系均有参考价值。一西夏语支属是《比较》讨论的核心问题20世纪初,国内外的西夏学研究还处在早期的摸索阶段,对于“独特的”西夏语亲属关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劳弗尔进行了十分可贵的探索。他于1916年发表在《通报》一篇著名论文———《西夏语言印度支那语言文学研究———导言》一…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7.
汉语棱镜中,总有一些语言事实折射出支配关系意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支配关系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存在汉语中。汉语支配关系意义的形成根源于汉民族价值观和思维特征以及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