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关注文学中的生命表现,用生命来充实文学,推崇生命的神性,认为文学之美就在于表现生命,由此形成“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在文学中追求一种真、善、美合而为一的理想人生.这种文学理想的实现需要三个方面的合力:作家对生命的静观、用生命体验来阅读“社会”、用勤奋写作来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文学类云: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子户外遥掷,便回急走。刘注云: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传嘏论同,中书今李丰论异,侍郎锺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寅恪昔年撰“论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其大旨以为六朝之清谈可分前后两期。后期之清谈仅限于口头及纸上,纯起抽象性质。故可视为言语文学之材料。至若前期之清谈,  相似文献   

3.
对汉魏之际的清谈浮华,可尝试将其置于“文质世运”这一语境来加以讨论。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演变,表现为一个“质文代变、文质互救”的模式,即:汉末文弊,曹魏争之以质,曹魏中期以后,治道又由质转文。汉魏之际的清谈浮华与宦官擅权、选举不实等政治问题相伴而生,是汉末文弊的一种表现。曹魏代汉是一个“救文以质”的社会政治过程,清谈浮华在这一时期自然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过曹魏中期以后,汉魏之际的政治却又表现出“由质趋文”的中途转向,清谈浮华也得以重新发展。不过,正始清谈更多的是一个思想学术问题,它受玄学的主导。由此,汉魏之际的清谈浮华将到达一个新的阶段--魏晋清谈。  相似文献   

4.
六朝时代之世族无不重视对子弟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佳子弟,以延续和光大门第。作为当时地位最为显赫的家族门第之一,陈郡谢氏也如此,其家族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代表人物谢安极重家教。据相关记载,谢安家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儒家礼法为核心的“仪范”、子弟的从政态度与能力、玄学清谈及文学艺术等。谢安之家教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同时,表现出了诸多具有家族印记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其家教内容上重视玄言与文学,更体现在其方法上强调启发、平等、身教及重视子弟的独立思者与个性自由等。  相似文献   

5.
《人物志》的产生是在总结汉魏以来将别是曹魏政权的用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契合了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反映了当时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的转型理论特征。尽管《人物志》推崇道家,为后来玄学的诞生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但它却不是魏晋清谈之风气形成的直接原因。而魏晋清谈之风的形成主要是受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传统风气的影响,其现实根源是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世族阶级的腐朽,而老庄思想则为一班士人减轻现实痛苦的压力提供了方剂。  相似文献   

6.
由于对自身审美意识的充分自觉,魏晋时代的文学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魏晋文章以析理绵密见长,得益于其时盛行的玄学清谈风气;其辞藻之清雅优美,则得力于“江山之助”。可以说,以论理辩难为主要内容的玄学清谈使魏晋文章显得犀利明快、攻守有余,而士人们对于山水清音的重新体味与由衷叹赏,也赋予了其时文学清新自然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7.
魏晋语言艺术清谈的兴盛,体现了艺术游戏意识的自觉,对言理亦即抒情的文学内容特性的重视,对与物色相结合的文采辞喻表现特色的追求,以及对口语艺术的首次自觉。这种文学自觉时代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口头雅文学自觉,当然会积极影响文学发展,成为激发口语审美规范化而关注易读好听的永明声律热的客观条件。魏晋清谈启示:在言、文高度统一、发达的现代传播条件下,应当重新重视口头创作,探索口头与书面文学对立互动规律,繁荣当代“大文学”。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代的自由解放思潮,孕育了觉醒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的审美精神,推崇“清”成为时尚。以“清”为美,“清”在玄学清谈的氛围中升华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清”的人格之美、风度之美和艺术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特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9.
受“消费”的社会风尚影响 ,国内文学在一些方面正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创作和审美动向 ,这是现实文化土壤滋生出的必然结果 ;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文学也必将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一元化的局面不会再有恢复。因此 ,我们必须以现实的态度 ,开放、宽容地思考和面对“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忧患意识,是作家对现实人生、社会现状的深邃思考,是历代进步作家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深切关怀的艺术表现。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瞿秋白的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来自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往往是忧世之思的大忧患,与其不同,瞿秋白散文集《饿乡纪程》中表现的是个人之忧的小忧患向忧世之思的大忧患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