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保障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政治承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新农村建设的民生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民生,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实现,就谈不上全国人民的民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民生问题,认真分析农村的民生问题,科学把握重点和思路,才能把民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处理好创造政绩的目的、政绩的内容、政绩取得的途径以及政绩评价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它扬弃了过往的发展理论要么只强调发展结果而忽略发展过程、要么只强调发展过程而忽略发展结果的片面发展观,提出了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结合的观点,是发展理论的新突破。科学发展观过程理论的本质在于实践。本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过程理论的实践本质,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过程理论的实践逻辑、实践理性,揭示了制度构建对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民生型政府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民生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内在统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民生型政府的治理理念,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是民生型政府的职能要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相结合是民生型政府的行为准则,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民生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加大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是民生型政府的资金保障,将民生状况作为评判政绩的主要标准是保证民生型政府建设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类社会历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执政治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幸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和现实诉求的统一;体现了人本理念话语转换逻辑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终极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既包含着改善民生的价值诉求,也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不断改善民生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辩证地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创造的重大理论成果,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问题首次纳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议事日程,民生问题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层面。检察工作要以民生为视角,转变执法理念、履行检察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和提高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军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156-160
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社会事业为有效途径,以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为基本手段,以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为根本保障,以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媒介生态视阈下,民生报道以其"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实现了由宣传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在当下普遍传播"中国梦"的环境下,对外传播时应注意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共同梦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塑造友善和平的中国国家形象服务,将我国民生报道放到世界媒介生态中进行考量。我国民生报道应朝着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客观诉求、提升传播价值、防止民生报道的异化以及维持媒介生态视阈报道的平衡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持续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体会科学发展观本身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从更宏观、更理性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从中解析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和主要路径,将有助于解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与哲学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拟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遇到的、学术界研究得不够深入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包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时间、指导地位和精神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事物普遍联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领会其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巨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的论述,指出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人的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人的现代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人的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人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伟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全面发展",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的崭新格局,创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论断,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准确定位了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创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四个层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它赋予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地位、新的精神实质,构建科学发展观新的逻辑结构、新的理论体系,勾画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发展目标、新的总体布局,也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当代"世情"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中国化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处于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直接决定着大学教育的方向和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体系化与科学化。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教育途径。在大学生世界观教育中融入科学发展观理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的理念、协调的理念等与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相结合,实现大学生世界观的正确培养和内在养成。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建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党的治国理念,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党的建设也必须与发展观的升级相适应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