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7,(6):41-48
经济开发土地利用应该树立土地伦理观念,执行国家的土地政策法规。高尔夫球场等休闲体育项目建设存在占用大量耕地林地、违规变相征占土地、耗散资源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呼唤土地伦理,践行土地伦理对化解高尔夫球场建设中的诸多矛盾、促成节约型消费理念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土地伦理在推进开发主体由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转换、形成社会舆论机制、发挥社会道德等方面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主体的他律约束和自律约束有重要作用。在高尔夫球场建设中应注重培育社会公众人地共生的土地伦理观,树立生态环保的体验文化发展观,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统领高尔夫球场建设用地,遵循生态原则、强化行业标准与法制监管,以实现文化体验与土地永续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56-61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依法征收土地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所存在的非包容性行为必然导致土地利益分配不合理,针对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研究已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以土地原用途为基础、以土地年产值倍数法为基础以及以土地市场价值为基础的三种征地补偿标准,都不能同时涵盖土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综合补偿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三种补偿标准的缺陷。土地综合补偿标准由于其考虑补偿因素的全面性,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具有一定的公平性,达到了效率和公平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倍加关注,我国经济和社会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对农民更加重要不可缺少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正规的、合理的征收农民土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城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并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经济作用。因此研究如何保障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有着重要且势不容缓的意义。从地权益现状着手,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城镇结合地域为切入点着手,分析并提出吉林省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何构建城镇化建设地区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机制,并提出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资源承载力及人地关系现状不容乐观。东北地区农民市民化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优势,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和战略高度认识东北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基础,解除农民市民化的瓶颈约束;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保证农民市民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努力构建东北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以安徽巢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命题。中部农业大省土地流转的实际状况如何,约束土地流转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引导土地流转积极稳妥合理地朝前发展,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较具典型意义的巢湖市的调研,概括了此类地区当前土地流转的一些特征,认为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效率提高的预期功能尚未很好实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尚未充分释放。对土地流转不充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实践的个案研究——以漯河市农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流转先后经历了自发性流转、有组织流转两个阶段,主要形成了村集体、农民自发、专业性中介机构三种组织形式和自行协商、委托租赁、互换经营三种流转方式.但目前还存在着产权不清晰、合同不规范、土地流出户收益低、少数农民对相关法律认知度低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创新模式、规范机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切实加强监管,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土地流转快速、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7.
土地供给是政府干预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强有力工具,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供给调控的重要手段。论文以北京市为例揭示了城市土地供给规划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现行的规划调控制度下,对城市的土地供给调控机制提出几点建议,建议的核心是强调规划调控中市场经济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两者关系问题 ,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先介绍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相关理论 ,然后主要以南京市为例 ,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不足及南京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 ,最后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闫恒 《中州学刊》2007,(2):36-40
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土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日益加重了自然、土地资源的负担,高速公路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搞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集约利用为前提,并要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自国家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和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就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次调查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为背景,在对该区域内较为典型的八个村的农户土地流转情况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这一区域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经济增长与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建立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系数法、综合评分法得出2010年和林格尔县各生态指标权重值、各乡镇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值,对和林格尔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林格尔县部分乡镇土地安全处于敏感状态,需采取相关对策进行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确保土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根本”.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所凸显的土地征收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西赣南A镇为例,从“现状”、“原因”、“思路与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农地征收视域下的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寻租是中国土地腐败的重灾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土地寻租现象日益严重.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因为"经济人"存在逐利动机,政府公职人员从事土地寻租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同时公众从事反土地寻租活动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要减少甚至杜绝土地寻租现象,就必须加大土地寻租的成本和反土地寻祖的收益,同时减少土地寻租的收益和反土地寻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张文俊 《兰州学刊》2009,(10):212-215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变迁的两个重要变量。革命乡村西坪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富农阶层地位下降,中、贫农阶层扩大,贫农地位显著上升。地权分配发生变化,土地占有更加分散,土地经营以自种地为主,租佃走向衰亡。通过抗战前后的对比,西坪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变化显著,向着利于中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定量的可持续管理评估是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建立系统化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选取3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牧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始终与牧区土地制度变革相联系。牧区土地制度变革是通过变更牧区的土地产权关系,调整土地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满足国家、集体、牧民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要求,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前提下实现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草原生态平衡。建国以来,牧区土地制度的四次重大变革基本上坚持了这样一条路径:在坚持牧区草畜平衡的基础上,落实牧民对草场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充分调动牧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调整牧区土地产权关系为牧业经济集约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傅辉 《人文杂志》2007,3(1):156-163
在以往明代土地数据研究中,对洪武二十六年土地登记数据的解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是管理体系不同引起的,另一种则认为是定位错误。本文从登记制度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入手发现,洪武二十六年河南土地数据是合理的,从而否定了定位错误说。该研究对深入认识文献土地数据的性质,及其在土地利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方式等,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祥军 《江淮论坛》2013,(6):127-131
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具有重大作用,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传统农村养老的重要基础。但是.新时期集体土地流转、征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因应于这一背景.必须在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视角下观察、分析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既不能过度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又不能完全忽略土地本身的价值,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使集体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和新农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9.
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国家法律和土地产权制度制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集体决策机制、土地价格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供后监管机制不健全,抵押融资、农村规划、土地征收、土地整治配套改革滞后。成都市在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需借鉴成都市经验,从优化制度环境、健全内部机制、完善配套改革三方面构建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征地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不规范,以及干部作风问题和村民维权意识等原因,失地农民难以有效地保护其应得利益,导致一系列的矛盾纠纷和土地信访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在重新修订土地政策,面向群众进行利益倾斜和补偿,完善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制度,进而通过对策组合彻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