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复、孙中山和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解放是指把妇女从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从男女不平等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观念而产生的。随着上述资产阶级革命观念传入中国,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最早举起了妇女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接过了这面旗帜,不断推动着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五四时期,中国历史上兴起了全民性的妇女解放运动,李大创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妇女解放问题提出了新的主张和见解。本文试图对严复…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寻求富强”成为时代的一大主题,思想家严复以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切入口,积极主张中国应走自由经济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在观念层面上提倡“开明自营”,在政策层面上提倡“听民自谋”,在制度层面上提倡“定之以公约”。这些观念不仅使之成为那个时代卓越的思想者,而且对当代国人思想的改铸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晚清上海: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上海是女权主义实践相当突出的地方 ;与此同时 ,女权主义理论也很丰富。从 1 870年代起 ,上海报刊就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知识 ,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 ,宣传男女平等。到 1 890年代 ,几乎所有进步思想家在这方面都有表现。其中 ,金天翮的名著《女界钟》 ,代表了晚清女权主义思想的最好水平。以晚清比照五四 ,可以看出 ,五四时期关于女权主义的议题 ,在晚清思想界大多讨论过。深入地研究晚清 ,有利于恰当地评价五四。  相似文献   

4.
<正> 晚清思想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的每一重要发展都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系。爱国主义实际上是晚清思想史的主线:一方面它几乎是晚清所有先进思想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它始终是每一时期先进思想的核心成份。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出发,对晚清思想史作一粗略考察。一、爱国主义是晚清先进的思想家的出发点如果说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那末,晚清鼓吹西学的先进思想家首先是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产生的。魏源是晚清第一位著书立说、倡导向西方学习的人。鸦片战争前,他虽主张经世致用,但并不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他十分悲愤,以为  相似文献   

5.
张志杭 《兰州学刊》2012,(9):202-204
晚清民初是中国学术传统急剧变化的时期,目录学研究也由古典向现代转向,文章对中西学术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严复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分析了严复目录学思想中对传统目录学思想继承和创新、以及他的工具书、版本和分类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为时人和今人所共识共知,但其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婚育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严复以进化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婚育形态为参照,在《法意》(1900—1909年)、《保种余义》(1898年)、《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1898年)等论著中,全面剖析、批判了中国传统的不合理的婚育制度、观念及旧礼俗,明确提出了变革旧的婚育制度、建立新的婚育制度的思想主张,表现了作为启蒙思想家除旧布新的革命锐气。严复这一时期的婚育观,主要包括主张自由择配、一夫一妻、晚婚节育、少生优育、近亲不婚和反对买卖婚姻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志文  魏义霞 《学术界》2012,(2):193-203,288
在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中,谭嗣同、严复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为臣纲"和君主专制,致使民主启蒙成为其启蒙思想的中心内容。另一方面,两人的民主启蒙思想具有明显差异:第一,价值旨趣不同:谭嗣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围绕着平等展开,严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贯彻着自由原则。第二,解决君主专制以及拯救中国的方案有别:谭嗣同幻想"超出体魄之上而独任灵魂",实现平等的途径是消除国界,世界大同;严复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议院,兴民权。第三,思想侧重迥异:谭嗣同始终侧重思想启蒙,严复则关注制度启蒙。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0,(6)
严复、胡适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史上的旗帜性人物。从严复到胡适,自由主义思潮既一脉相承、薪火相传而又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严复较多关注了"个体与群"这对矛盾中的群体一端,胡适则比较倾向、认同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传统。两氏均主张渐进主义,反对急进而骤变的革命,赞同渐进而温和的改革,但严复强调自由为体、自由为先、自由为本,反对将民主宪政作为即时目标,反对遽行民主,主张先行自由思想的启蒙;胡适以自由与民主并重甚至更彰显民主,提出了"幼稚园民主说",认为民主宪政并非高不可攀,在迈上"宪政"的起始之处宪政即可开始。严复所认同并加以移植的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放任思想,而胡适所赞同与推崇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主义倾向。二人均从"自己争取"与社会"容忍"的角度讨论思想言论自由,但严复侧重从国势兴衰的角度强调思想言论自由的意义,胡适则比较突出思想言论自由对于人性完善、人格发展与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严复思想和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孙中山都开始了思想启蒙。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应是近代与现代的界碑,其表现是对近代社会文化观——中体西用的批判。严复的现代性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取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来说明。严复通过撰文、翻译、著书,全面介绍和阐述天赋人权论和西方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仅是中国倡导自由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进行现代思想启蒙的第一人,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陈独秀等桐城派末流接受近代启蒙运动的感召,同时也受到包括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吴汝纶、严复、林纾等人在内的近代启蒙思潮代表人物的影响,在桐城学堂创办《安徽俗话报》.这是对晚清“文界革命”的呼应,也是他们反叛桐城派的开始.出身于理学世家陈独秀的“文界革命”实践表明:传统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当中,这个五四文学革命的“总司令”,出乎“桐城”又反叛“桐城”,最终成为桐城派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1.
五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开放、自由、创造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空前巨变、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蜕旧更新、走向现代化、进入世界文学之林的重要时代。五四时代涌现出一代杰出的英雄志士、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大师。茅盾是继鲁迅、郭沫若之后,在五四时代中外文学交流高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文学巨人。在五四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和启蒙先驱.他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西方文明论和"开民智"的启蒙主义,突破了支配洋务时代三十年的"中体西用"范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转型时代".严复的伦理观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以降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其输入新伦理与调和旧道德、整合公民伦理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调整方案,以及道德演化、义利统一、教学二元、新旧调和的观点,显示了其自由与保守兼备的古典思想气质,以及晚清启蒙运动之温和的苏格兰路向.  相似文献   

13.
俞祖华  赵慧峰 《河北学刊》2008,28(2):151-157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在经济上却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这种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也与中国社会文化、中国思想界乃至自由主义者内部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薛福成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史上列强套在中国人民脖子上的枷锁。作为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的薛福成 ,主张修改不平等条约 ,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由思想不乏正确的内容,也起过历史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严复的思想终于没能逃脱向封建专制屈服的命运。严复自由观的演变,提出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自由思想的内容早在1895年2月,严复在他的著述中就已提到有关自由的问题。在谈到西方富强而中国贫弱的原因时,严复说:“顾彼行之常通,吾行之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在以后的著述里,严复多次阐述了有关自由的思想,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民的自由是天赋的,是开民智的前报条件,不得侵犯。他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的背景下,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有其独特的内涵、特色和意义.本文认为,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点燃自由圣火的启蒙思想家,而且,他关于自由问题的思考与论述,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思想构架.这一思想遗产在当代文化思想语境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清小说结构变化原因浅探宋一兵比较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我们可以感到二者的明显不同,而在这之间起直接过渡作用的就是晚清小说。晚清小说成就不是很高,但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变化,乃至过渡到五四以后的现代小说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晚清小说结构上变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9,(5):128-136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西书翻译受到普遍重视,涌现出严复、林纾、梁启超、包天笑等影响后世的翻译大家。由于救亡和启蒙的时代诉求,晚清西书翻译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另外,晚清知识分子怀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优越感,即便有过域外留学背景的翻译家,也未能完全涤除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因此,在翻译文献的选择和译文风格上,受到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民族审美文化的过滤和规约,译文具有明显的文化趋同性,进而影响到译文的客观性、真实性、艺术性等。  相似文献   

19.
严复受西方自由观的影响,力倡以法律保障自由,促进民智、民德、民力,实现国家富强;受西方法治观的影响,反对极权专制,主张民权与君权分立、司法与行政分立.严复的自由观和法治观对树立自由观念、建设法治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话剧创作简论卜召林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戏剧革命也应运而生,先进的文化人们主张改革晚清旧戏剧,介绍、学习西方戏剧。1918年6月,《新青年》上出版了"易卜生专号",通过介绍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和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以推动戏剧革命。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