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帅 《职业》2003,(3):48
本刊今年1月号的刊首语《为工作快乐为快乐工作》真是一个好题目。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的内心开始响应。首先回望一下自己近20年来时断时续、海内海外的职业生涯:我搞过技术,当过记者,做过研究,干过翻译,现在是一名编辑。应该说每一个阶段都感受过工作的快乐。做技术时,当我用软件将图书馆管理起来,我向系统查询什么,它便对我回答什么,我兴奋过;当记者时,我穿过泥泞的小道,亲临印刷厂帮助工人拼版,在我写的第一篇科技成果信息化的文章排成报纸上豆腐干那么大的铅字时,我兴奋过;搞研究时,当我在庞大的数同。或许你因为得…  相似文献   

2.
兰崇美 《职业》2013,(7):77-77
“你工作快乐吗?”如果感觉不快乐或希望工作更快乐些,不妨试试以下四点规划,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的职业道路铺满阳光,让我们的工作更快乐 —— 多元化体现自我价值 有人说“不能将生活等同于赚钱”,可在工作中,我们仍然像一头永不停歇的驴子,拼命往前冲,但这样只能从中感受到模糊的快乐。法国心理专家帕特里克·阿马尔说:“工作就是痛苦和成就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自我价值越多元,就越容易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3.
张运辅 《当代老年》2011,(12):37-37
快乐指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满意和幸福的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英国作家萨克斯认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卡耐基也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这表明,境由心造,对同一个事物,心境不同,对它的感受可能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4.
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每年的六一,孩子们是快乐的。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在的孩子是不是每天都很快乐?他们的童年是不是活得太累了?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可苦多了、累多了。他们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不仅功课压力大,外面还要上很多兴趣班,几乎没什么玩的时间。孩子累,家长也很累。累,成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感受。是什么让如今的孩子如此负累?是什么让家长苦不堪言?家长的回答无一例外:压力!是的,就业、教育、医疗、生存……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让现在的父母不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让父母们对孩子未来生存将面临的压力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5.
《职业》1994,(4)
关于做好就业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刘国瑞,孟凡杰,毕京福我们山东省的就业训练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县以上劳动部门已建立就业训练中心131所,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115万多人,为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且力度逐步加大,就业...  相似文献   

6.
逗自己快乐     
谁都希望每天都有一分快乐心情,让快乐成为生活的主宰。可没有谁会说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反倒是不快乐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问问不快乐的理由,会喋喋不休地道出一长串。  相似文献   

7.
快乐能带给我们什么?2002年,米卢凭借着"快乐足球"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杯,在中国的足球史上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各个学校在积极提倡快乐学习;全天下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快乐成长;我们都期待着快乐始终伴随自己,热切地希望快乐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推出"打造雇主品牌,倡导快乐工作"的专题节目,意在引导企业做最佳雇主,员工能够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8.
《老人天地》2014,(4):20-20
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您们。祝福您们,健康快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敏)
  祝福妈妈收到我的礼物后,心情更愉快哦!--老伴和女儿女婿真心祝福(上海市孙企翘)
  3月6号是妈妈(郭海清女士)的生日,祝愿妈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感谢父母辛勤养育了我们,祝愿你们健康长寿,心想事成!--永远爱你们的港港和婷婷。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8,(6):35-35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几乎每一天当中最清醒和最好的时段都是在工作。漫漫人生旅途,精力最旺盛的黄金岁月也将在工作中度过。既然工作在生活中占到如此大的份量,那么工作是否快乐就成为衡量生活幸福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51.com、新周刊、WAP天下网联合进行了一项面向51.com网站注册用户的“中国网民职业快乐指数研究”调查,数据收集以网上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共统计有效问卷37780份,其中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参与答题者占到97.8%。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秘方     
有这样一则寓言:十分富有的国王总是闷闷不乐,于是便亲自外出寻找快乐的人。当他看到一位赤脚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道:“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说:“我也曾因没有鞋穿而苦闷过,但当我遇到一个没有腿的人后,才发现我比他要幸福得多!”保持快乐心态,是生活的必需。古人云:“意趣要乐,气度要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有80%的疾病完全可以靠自身因素来解决。当然,这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就是要有乐观心态,把握住快乐的每一天。人上了年纪,由于气机…  相似文献   

11.
岳瑞丽 《职业》2007,(34):50
快乐能带给我们什么? 2002年,米卢凭借着"快乐足球"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杯,在中国的足球史上增添了辉煌的一页;各个学校在积极提倡快乐学习;全天下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快乐成长;我们都期待着快乐始终伴随自己,热切地希望快乐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推出"打造雇主品牌,倡导快乐工作"的专题节目,意在引导企业做最佳雇主,员工能够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8,(16):35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几乎每一天当中最清醒和最好的时段都是在工作.漫漫人生旅途,精力最旺盛的黄金岁月也将在工作中度过.既然工作在生活中占到如此大的份量,那么工作是否快乐就成为衡量生活幸福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04,(3)
快乐是什么?心理学家说,快乐是一种愉悦的情绪;科学家说,快乐是在平淡和枯燥中不断发现;企业家说,快乐是抓住机遇后的成功;白衣天使说,快乐是还给每个人健康……那么,职业女性的快乐是什么?让我们打开她们的心灵之窗,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共同品味职业这杯茶的芬芳与苦味,生活这杯酒的甜美与酸涩——  相似文献   

14.
王梅 《职业》2016,(28):58-59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是社会评价职业院校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业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形象,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增强,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工作逐渐成为教育管理者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许多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之一.但是部分职业院校在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就业工作的对策,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在看完影片《泰坦尼克号》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可能有人不相信,面对这个在事实基础上演绎了几十年的故事,我所以还会感到新鲜,甚至激动不已,唯一的原由是我正在老去的情怀突然被杰克给露丝的那张纸条触动了,纸条上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享受每一天!私下的理解是,享受每一天,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快乐。那么,快乐何在呢?人活在世上,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事情令人快乐,有的事情令人悲伤。换句话说,人的快乐抑或悲伤来自于“事情”,只要做“事情”,就会有快乐的抚慰抑或有悲伤的袭击,谁也无法拒绝。出于本…  相似文献   

16.
况杰 《职业》2006,(2):12-13
娜娜说:“我的工作一点也不快乐。我们广告公司里有句歌谣——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每天不停地打电话、跑客户、跑媒体、跑制作公司,经常晚上11点了还在开‘头脑风暴’会,周末能睡个囫囵觉就不错了,同学聚会没时间去,商场几个月没逛过了。追我的男生倒是不少,可我连约会的时间也没有。”冰冰说:“我在广告公司工作,也是每天忙得像陀螺似的,可我觉得挺好。每天半个小时的早会,我和几个助手分工完毕.然后分头去做。今年新代理了几个外地的媒体业务,需要经常出差,奔波苦是苦,但我也领略了不少城市风貌,长了不少见识。和朋友聚会确实是没时间,不过无论是客户还是合作伙伴,我们的关系都  相似文献   

17.
“我已经很久没见到父母了,虽然我们同住在一套房子里,但我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进家门时,他们早就睡了;第二天一早他们上班时,我还没醒呢!父母有事要找我的话,只能是给我打电话……”李湘喃喃地说道。作为蜚声全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李湘工作的繁忙度由此可见一斑。自从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异军突起后,李湘的清纯可爱、聪明伶俐,广大观众有目共睹,被媒介一致公认为目前全国人气最旺的女综艺节目主持人,青春快乐也就成了李湘的代名词。与李湘面对面地交谈,你会感觉到她是个爽朗真诚的女孩儿,反应机敏,讲话的语速很快,与电视上看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课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体育本身是快乐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因为它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教学方法机械化,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不断降低。因此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消除枯燥感,给学生创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快乐体育课堂,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截止到去年9月1日,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我们不知道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是否准确;也不知道在2006年如约而至之后,又有多少大学生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归宿?我们知道的是,在全国所有的大学都不断扩招的今天,有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再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它也无从保证能为你觅得一个饭碗。就业,成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中一个不可言说的痛。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受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加大。为了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创新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