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虎蜒氏族的历史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鄂西土家族远古历史中的一段悲壮史诗。一、廪君的祖先鄂西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曾出土早更新世晚期的南方古猿化石,长阳下钟湾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长阳人”化石。这表明清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原始人类生存。但是,在“长阳人”与廪君之间的清江流域人类文明史,文献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仅《世本》有“廪君  相似文献   

2.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古代民族,围绕着廪君巴人的发源地"赤穴",充满着探索、争辩与悬疑。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初步认为,赤穴不在长阳东部的佷山,而在长阳西部的柳山。柳山南麓、清江岸边的榨洞是赤穴。  相似文献   

3.
故乡情     
日出美,广场美,但我的家乡清江更美。清江河在我家乡长阳,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吸引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4.
清江古文化论张应斌鄂西清江流域素来被称为“神奇的土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保存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例如与云南“元谋人”并列为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建始人”、著名的“长阳人”、土家族和巴人的始祖──禀君人及其文化都生长在这里,土家族的巨蛇图腾氏...  相似文献   

5.
三峡宜昌地区文化独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化石及数十处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其留下众多的,且十分重要的音乐物质文化遗存,为我们以后研究其音乐性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湖北长阳清江地区求子习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湖北省长阳清江土家人渗透在神话传说、生殖崇拜、人为宗教和人生礼仪等方面的求子习俗和信仰,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的描述,可探得土家人"多子多福、偏男生育"的观念体系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湖北长阳,是土家族聚居县。长阳土家族传统民歌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揭示传统民歌的规律和特点,对它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略述对它的分类和识别。我认为,将长阳土家族传统民歌分为号子、山歌、锣鼓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六类,是比较实际的。现简述如下.一、号子1.船工号子:清江(古称夷  相似文献   

8.
长阳是巴人故里、土家先民的发祥地,保留了绚丽多彩、个性独特的巴土文化,山歌即是代表。山歌是对长阳土家民歌的惯称。长阳土家民歌中的情歌的经典意象主要有"鱼"和"花连花、藤缠藤(树)"。土家民歌的创作程式主要有"套语与套韵"、"双关"和"衬词或副歌"。这些要素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长阳土家民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浪漫三峡风流宜昌"作为宜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学理依据是,南骚原生带在宜昌,浪漫主义的源头在宜昌."屈宋"并提的整体效应,是历史赋予宜昌的一种高蹈的文化现象.自宋玉到欧阳修到苏轼到毛泽东,有关"风流"千古的不断被阐释,不断增值生辉的文化链,是宜昌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驱力,也是宜昌与世界接轨的形象大使和城市名片.其本质特征为灵性、超迈,丰富的想象力,卓绝的创造精神.文章还从文化反思与两难抉择的思考中,对"新理念新宜昌"作了若干论列与透析.  相似文献   

10.
萨尔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的一种祭祀舞蹈,是古代巴人遗留下来的艺术珍品之一。因为它是吊唁死者,又名跳丧鼓。 萨尔嗬的现状 萨尔嗬流行于鄂西的清江流域的长阳、巴东、建始、五峰、恩施等县的部分地区。这一带的土家每当死了老人以后,周围邻里,不分远近亲疏,不论死者认识与否,不论死者的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一体化、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这种状况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长阳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群众都堪称典范,我们把这种典范称为"长阳模式"。以长阳南曲的保护现状为切入点,重点阐释了长阳典范,并指出这种典范的缺陷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八二年五月清江流域的文物普查工作中,笔者参加了对传说中的长阳佷山巴人阴阳洞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张希周同志在《湖北长阳山假发现巴人遗迹》一文(载《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所述“巴人遗迹”与我们调查结果不符。现将我们调查所见简述如下,兼与张希周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古代巴人,是活动于我国南方长江中游一带地区的一个旺盛的民族,强悍的民族,有许多传奇和优美的历史故事。但由于历史久远,历史文献记载尚有不少疑难问题。因此,对于巴人的起源地望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未能形成共识。直到近1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鄂西清江长阳发现了我国早期巴人的典型遗址-香炉石遗址和大批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物之后,巴人的起源之谜,才终于成功揭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迹———三峡工程落户宜昌 ,为宜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也为宜昌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塑造宜昌的城市形象 ,使宜昌迅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水电基地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美丽花园城市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 ,它不仅包括城市布局、建筑形象、园林绿化等硬件设施 ,还包括市民素质、政府形象、文化内涵等软件。城市建筑风格与文化的结合 ,正是体现以人为本 ,使人与城市达到完美的和谐 ,也是世界著名的…  相似文献   

15.
江南在明清时代形成了一个以艺文、图书、兴学、隐读为地域特色的文化型社会,这是江南自然地理、历史发展和人文化成的必然,显示出明清江南的文化特质和个性,以及明清江南士人的精神趋尚、价值取向、生活内容和生存方式。江南之独特的文化地位也由这一文化型社会的形成而得到确立,成为我国地域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在明清地域文化研究、家族文化研究、文学史研究中,江南文化型社会的形成都是一个极其值得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综合最新的研究资料,早期巴人发祥地的核心位置应该在清江中游,即包括今巴东县水布垭镇、野三关镇、清太平镇、长阳渔峡口镇、榔坪镇、资丘镇等。其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三里城、水布垭、柳山(盐池河)、香炉石等。  相似文献   

17.
听说长阳有个会讲故事的孙家香,我们一行找到了孙家香的侄子、曾主编过《长阳民间故事集》的肖国松,请他当向导。我们边走边谈,话题当然离不开孙家香。孙家香出生于1919年11月,祖籍宜昌五峰,后嫁到长阳,老人现已80高龄。几十年来,因为一直生活在一个民间口头文学 分活跃的家庭和社区之中,她学会了唱民歌、讲故事。她性格泼辣爽朗,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就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解放前夕,国民党的乡丁上门抓她男人去当"壮丁",找不到她男人就欺负她。她气不过,"拍"地打了那狗腿子一耳光,把他赶得老远。她因此被抓到乡政府的"警备室"关了七天七夜,差点丢了性命。可她出来后还是乐呵呵地把这些经历当故事讲给人们听。解放后,她又在几千人的大会上,控诉那些欺压老百姓的恶霸地主的罪行。1965年,正值盛年的孙家香,丈夫不幸病逝,  相似文献   

18.
清江中下游土家踩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踩生,又叫逢生、踏生,是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生育习俗。作者通过对清江中下游的巴东、长阳土家踩生的田野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土家踩生是利用朕兆来占卜吉凶的奇特巫术,是土家族先民们在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企图支配自然为人所用、相信人可以利用外在力量为自己造福的古老的巫术信仰和巫术活动的承传。踩生中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柔弱胜刚强"的观念,表现出土家族强烈的生命意识及其与道家阴阳观、老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借助民族学、文化生态学、体育学等学科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介绍长阳土家族村落原生态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模式,分析当前村落传统体育面临的文化生态困境,在长阳土家族长阳体育文化质性现实分析基础上,相应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长阳南曲的形成及发展陈洪长阳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主要流传在鄂西南山区的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尤以长阳资丘镇为盛。长阳南曲古称“南曲”,亦称“丝弦”,1962年,在省、地、县文化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并搬上舞台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