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 ,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 ,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 ,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3.
炎帝与楚人     
炎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楚人则自称是炎帝的后裔,文献中也多有楚人先祖听命和从属于炎帝的记载。炎帝与楚人的关系,也就是华夏族与楚民族的关系;楚人习炎帝的结合,也就是楚民族与华夏族的融合。一、帝高阳之苗裔兮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开篇就“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帝高阳之南裔兮,联是考日伯庸。”王逸《楚辞章句》;“高阳.新项有天下之号也……伯庸,字也.屈原言我父伯庸……”古往今来,文人学土多从此说,以为屈原所称的“带高阳”即指古帝撷顶、“伯庸”乃指其父。加之《史记·楚世家础文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撷…  相似文献   

4.
若人,允姓,与周代的瓜州之戎、陆浑之戎和阴戎、小戎冈姓,且同一祖系,属于羌戎族集团,大约于西周初年,与陆浑之戎由今甘肃、陕西、四川省交界若水发源的地方,迁到陕西秦岭之北。到了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及姜族集团的联军所攻破,迫使平王东迁洛邑。陆浑之戎也乘着东周日趋衰弱之机,顺着秦岭北麓向东迁至今陕、豫交界的山区。这时,有一部份允姓之戎便由游牧采集转向定居,于商密地方建立鄀国,并受到东周所封为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笔者发表的前文基础上,以新出土之唐戎进子《戎谅墓志》为主,对戎氏家族汉化之轨迹作进一步的探索。从《戎谅墓志》改其族籍贯"上源西域人"为"恒州灵寿人"为切入点,分析志文所记戎谅如何研习传统汉族典籍,并实践汉族儒家忠孝思想;有淡泊仕途,高尚不仕之志趣。志文再也未提及他及其父辈崇信佛教事,俨然为一汉族士大夫。这一切内容生动具体地勾画出原为西域胡人戎氏一族的汉化轨迹。  相似文献   

6.
邓国产生于黄帝时代,历夏商周三代,先后为黄帝族登姓、夏族姒姓、东夷族子姓、北狄族隗姓和苗蛮族曼姓所取代.其迁徙过程是由山东转入河南,最后立国于湖北襄阳县西北廿里的邓城,春秋初为楚国所灭. 曼国是留居中原的一支苗蛮部落,商代成国,东周时被郑所并.其中一支族人则迁于临汝县东南的蛮子城,与戎人融和,建戎子国,春秋末年为楚所灭.曼人的一支西周中期取代隗姓邓国,转为曼姓邓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不同部族的先民在灵魂归宿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观念。夏族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归于水,东夷族认为灵魂归于山,周族则认为灵魂归于天。周族的丧葬、祭祀礼仪,以及神话、仙话传说等文化现象,莫不与早期的灵魂归宿观念有关,渊源所自,尽可此溯。  相似文献   

8.
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表达了他希望楚王心系天下,主张强国变法的政治理想,也为渐为学界认同的楚族族源"北来说"提供了重要佐证;关于"伯庸",从闻一多的"屈瑕"说到段熙仲和赵逵夫的"句亶王"说,与西汉刘向的"伊伯庸之末胄兮"相印证;"三后"亦为熊渠所封之"三王"。  相似文献   

9.
濮族是我国古老的部族,他是黄帝族系中的一个分支,在古代时,人数众多,分布很广,被称为“百濮”。濮族和他的亲族夏族,都起源于甘川交界的岷山山地,为了寻找物质丰富的肥沃平原,和夏族同时逐渐东迁。当夏、商时代,已分布于河南郑州至山东曹县一带的古濮水流域。因遭东夷族所建立的商朝的压迫,又往西退避,后来加入亲族周国的联盟,参加了灭商的战争。西周以后,由于濮人强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尚未形成巩固的国家,因而被黄河中游请侯所排挤,向南迁到汉水中游,又被楚国所并。但大部分濮族又南迁到长江以南,再逐渐向西南迁徙,广泛分布于川东、黔、滇等地。  相似文献   

10.
文身是文饰皮肤的方法之一,除文身外还有绘身、结疤。这种习俗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在我国台湾少数民族中分布也较普遍。现已基本汉化的平埔族中,凯达加兰人、道卡斯人、巴则海人、巴布萨人、和安雅人、西拉雅人在历史上均行过文身。直至晚近,泰雅族、赛夏族、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以及曹族、阿美族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本文试图利用台湾少数民族文身习俗这一活的“社会化石”,就与其有关的原始宗教、原始艺术诸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或许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周族与西戎     
综观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兴起都有戎夷相辅助,它们的灭亡也都有戎夷力量参与其间。而夏、商、周三族与四夷的关系之中,以周族与西戎的关系最为密切。西周王朝的兴衰成败都与西戎关系至为密切,周族与西戎的关系,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推测周、戎关系的古老因缘周族和西戎都与上古的炎黄部族具有渊源关系。根据上古传说,黄帝、炎帝部族活动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它们与活动于海岱地区的太吴、少吴分别为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首领。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  相似文献   

12.
渤海国主体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靺鞨族,即靺羯族,大祚荣为首的渤海政权最初以“靺羯(即靺鞨)”为国号,渤海政权为靺鞨人的国家.“靺鞨”之称来自于“靺羯”,“靺羯”一词又来自于“勿吉”,是“勿吉”一词的同音异写,“靺鞨”一词读音只能读作mojie(末杰).关于“靺鞨”读音发生变异及其原因,学术界已有论述,最新考古发现也为“靺鞨”读作mojie(末杰)提供了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4,(6)
夏、商、周三代连续直线发展,是儒家的历史观,影响至今。夏族是姒姓,"姒"字的本字是"以","以"即""。清人王引之已经指出"以"、"允"二字相通,铜器铭文也证明"以"、"允"通用。古籍所谓"允姓之奸"、狁,包括匈奴,都是姒姓,也就是夏族后裔。夏族发祥于西部渭水流域,虽然曾经扩张到东部,但并不意味着夏族一灭亡,商族才兴起。商族是子姓,发祥于东部,属于"鸟夷"。鸟夷族因以鸟为图腾而得名,在《尚书·禹贡》有两处记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族系,尧、舜、皋陶、殷人、秦人、赵人都是鸟夷族。鸟夷文明实为东亚文化的根基。殷礼以源远流长的鸟夷文化为基础,毋需以夏礼为基础。孔子在找不到殷礼以鸟夷文化为根基的情况下,轻率地以本来就模糊不清的夏礼作为殷礼的基石,也是可以理解的。以思想创造为线索,回溯历史虽然是常见的历史研究方法,但这种方法是有局限的,运用时需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4.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由文献所载庸事来看,庸人是商末周初的南方蛮夷大族.庸国为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中称扬的八国之首,一度与周最亲、国力最强、作为最大.庸人的族属,未必像一些学者推断的那样属于濮人或"百濮"的一支.参证相关考古资料、尤其是近年湖北南水北调工程的考古发现,庸人当是江汉土著--荆蛮的一支,本为古史传说中南方部落集团"三苗"的遗裔.庸之得名,应是筑城立国所致.庸在西周时的衰落大概与庸人驻鄘被胁裹参与"管蔡之乱"而遭到周公打击和斥弃有关.春秋中期,庸人帅土著荆蛮并联合濮人叛楚,被楚联合秦、巴灭其国.于是,庸人大部入了楚籍,庸国疆土纳为楚域.  相似文献   

16.
夏人源于黄帝一族,兴盛于中原一带。夏人通过联姻、治水、战争、迁徙等方式,不断融合其他部族邦国,凌驾于"天下万国"之上,夏国家空前强大,夏族民族意识觉醒,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夏人是一个崇龙的民族,是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他们把祖先视为社神,认为王权神授。这是夏朝或夏人的神话,它直接为夏王朝贵族专政服务,其在夏朝兴盛与夏人壮大过程中,起到了思想统一、精神引领、人心凝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庸”的变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为儒门称道的至德,《论语》中仅一见:“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中,明言“子曰”的“中庸”共六见。这七见中,孔子均未就其内涵作具体阐释。后儒就此多所发挥;近现代学者对此亦很重视,然论述不一,或以为符合辩证法,或以为是形而上学。近来胡念耕先生有《孔子“中庸”新解》(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一文,综诸说、考字义,有新解,认为孔子推崇的“中庸”,其真实涵义为“遵循周礼准则奉劳不已。”从孔子的道德伦理学说意义上看,此说颇为合理。然就哲学意义上,特别是从方法论意义上看,孔子讲“中庸”似有更深刻的内涵。兹试论之。 “中庸”之“中”,在金文中的意义,郭沫若说有“中心”、“圆心”之意,做为动词有“命中”之意(见《金文诂林》卷一328页引)。这是很对的。按《说文》及王筠、唐兰、王国维等诸说(见胡念耕文所引)皆有合于郭说处,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亦然。朱熹言“中只是个恰好道理”,尤其有理。至今河南方言称对、称好、表赞同,亦说“中!”正是此意。 “中庸”之“庸”,《说文》云:“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庚为更事,即改事;更者,改也。庚又有续义,赓从庚,赓续即继续(胡念耕文亦有详论)。墉字从庸,墉即古代城市四门外之延伸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1 早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就与游牧于泾、洛水以西和以北草原地区的诸戎、狄部族之间有了频繁交往联系。周武王伐纣后建都洛阳,后又迁都于丰镐时,西北和北方的戎、狄诸游牧部族,派遣入贡使者,驰命走驿,前来中原的洛都、镐京等地,“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游牧民族大举内迁南下,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形成戎、狄诸族与华夏族犬牙错居的局面。当时,分布在蒙古高原地区的诸游牧部族,通过迁徙在内地的戎、狄各部与中原地区农耕民族之间,建立起更为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出土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中庸”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先民早有“尚中”观念.孔子前后均有“中+动词”即用“中”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目标和规范的说法.《论语》“中庸”之“中”名为“正道”而实指“礼义”,“庸”指“奉劳不已”,“中庸”实谓“循从礼义奉劳不已”.传统程朱辈“中庸主义”的说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中庸”在《论语》中仅一见:“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下言篇名均出《论语》)《中庸》中,标明“子曰”的“中庸”共六见.这七见中,孔子均未就其内涵作具体阐释.至宋,大儒程颐解说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朱熹注《论语》解说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主义”.程朱辈代圣贤所立之言成了儒学定理,传统说法一直认为孔子是中庸主义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20.
我读书向无师承,还因固陋,无名师益友可与切磋。关于月氏的读音,只知颜师古注曰;“氏读若支”,“月”字不注音。因此,我只读为“月支”。后来有人警告我错了,“月”应读音为“肉”。查《辞源》:月氏古国名,其族先居甘肃西境,汉时为匈奴所破,西走至阿姆河,臣服大夏,都于阿姆河北,曰大月氏;其不能去者,留居故地为小月氏。大月氏强盛时,奄有印度恒河流域,克什米尔,阿富汗及葱岭东西之地。《金壶字考》谓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