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沈璟的一个重要的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中曲律的强调,为此他编著了众多的曲谱韵的书来规范、指导当时的戏曲创作.本文从明中叶剧坛创作与发展的实际、戏曲理论家在沈璟曲律理论形成中的作用及沈璟致力曲律理论、编著曲谱的动因等三个方面对他的曲律理论的成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明代曲坛对沈璟曲律理论的不同评价,阐述了沈璟曲律理论对当时戏剧创作的指导意义以及理论上的欠缺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改编汤显祖的名剧《邯郸记》为《邯郸梦》,收入《墨憨斋定本传奇》.冯梦龙通过改编文本,表达了崇北尊古的曲律观,并以此来规范传奇创作,《邯郸梦》改订的曲牌范式虽没有被曲家编订曲谱时采纳,但也不可完全否认其定曲体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是明代极富于理论思辨的兴趣和独创性的文学家。在他名世的剧作“四梦”中,显现出他人生活动的一大特色,即把对社会、人生及思想理论的勤奋探索和戏剧创作紧密结合起来。汤显祖身处中国封建时代末叶,近代社会的前夜,系统深入地研究他的思想,不仅对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他本人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戏剧创作的指导思想极为必要;并且,对于认  相似文献   

4.
本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分析了汤显祖关于“情”的见解和认识,以及表现在其创作中的“情”的本质和内涵,并评述了汤显祖写“情”的思想和创作实践正是当时崇情反理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罗汝芳与汤显祖师生交谊甚厚,罗师的思想观念对汤显祖影响甚深。受罗影响,汤显祖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政治观、文学观,进而直接影响其生活、从政及戏剧创作。正是罗汝芳的“生生之仁”、“赤子之心”等论说内化为汤显祖的行为指导思想,于是他在为官从政时能施行仁政,实行人性化的政治管理,赢得百姓的爱戴。也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能突破前人思维,大胆描写人生之“情”,创作出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戏剧佳作。  相似文献   

6.
《邯郸记》是汤显祖最后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其思想内容历来被认为有人生如梦之叹,具有较浓的消极避世之感情色彩。然而此曲的曲牌唱腔音乐组织形式却显示出另一番思想内涵,即汤显祖是在音乐礼教思想正统性的基础上表现其愤激的感情色彩,这说明《邯郸记》戏曲的音乐意义超越了汤显祖在该剧中自我表现的文字内容。  相似文献   

7.
明清戏曲美学理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戏剧理论史上具有先进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明代戏曲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教化说”的完善与背离之争,丰富和提高了戏曲创作论;二是以汤显祖、沈王景和王骥德《曲律》为代表的对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精细研究。清代戏曲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以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等为代表的戏曲美学的理论化、体系化;以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点为代表的对戏曲美学的核心问题———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入探讨。明清戏曲美学理论可分为三部分: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批评鉴赏论  相似文献   

8.
汤显祖《临川四梦》曲牌、用韵、方言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本实证方法,对《临川四梦》进行曲牌、用韵、方言等方面的实例考证,把汤显祖的传奇创作同时还原到晚明传奇创作的历史大环境和汤显祖归家后的赣东民间演剧小环境中,改变曲界只从理论上抽象讨论汤显祖传奇所谓曲牌失律、用韵庞杂、忽用乡音等思路,以期对汤显祖传奇的所谓失律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不是专门的教育家,也没有系统阐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著作。但从汤显祖漫长的求学生涯、创办三所书院、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对宜伶进行艺术教育、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方面,仍可以探寻汤显祖的教育思想。汤显祖教育思想的特色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上。  相似文献   

10.
舒元舆《牡丹赋》中的牡丹形象并不具备典型的中唐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至多是对中唐社会做局部短暂的描摹,舒赋的牡丹形象呈现更多的是舒元舆个人的风云际会以及作者大和年间的创作心态。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牡丹形象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牡丹形象的生成既源于明中后期两种文化思潮的撕扯,也是汤显祖个体思想文化的塑成,传达出汤显祖对自由精神的清醒体认和终极追求。《牡丹亭》颇有争议的《圆驾》一出则是汤显祖以"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形式,完成了一位情理难谐的洞见者对一位现实社会的接受者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参照冯梦龙《风流梦》眉批,将《牡丹亭》案头本、改本《风流梦》、改编之时的演出记载及改编之后的演出本,进行横向、纵向考查,有助于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改编、传承关系。《风流梦》的改编不仅以《牡丹亭》案头本为基础,同时又参考了当时演出本,是以这二者为其共同底本的。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是昆曲折子戏采用了冯梦龙改本,而经过考查却恰恰相反,是冯本参考采纳了当时的演出本。《牡丹亭》演出本,基本上仍是沿用了汤显祖原创曲词,这说明沈?等戏曲家强调的《牡丹亭》不合律,并非实际上的难以演唱,而由是否合律所引起的汤沈之争,其实是由于二者对于曲律问题所持的标准、尺度不同而造成的。冯梦龙的曲律主张贯穿于其《牡丹亭》改编实践中,他的曲律主张是汤沈之争背景下,一种既重曲律又重文辞、两兼其美的倡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在诗文及戏剧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从而也可以说屡次科举成就了汤显祖。  相似文献   

13.
汤显祖的辞赋创作是他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往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汤显祖辞赋创作成就应认真进行探讨总结。汤显祖赋作甚多,深得前人真髓,笔力雄健,体亦多变,尤以咏物抒情、讽世言志的赋作成就为最高,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选评汤显祖的观游诗作中来探寻他热爱珍惜生命、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理念。游乐休闲活动与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关系,说明汤显祖以顽强的生命力完成“临川四梦”及 100多万字的诗文创作与他经常观览山川胜迹、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骥德撰写的《曲律》堪称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理论专著。从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对《曲律》进行梳理,以此了解王骥德的曲学思想。一、“曲别是一家”的思想;二、对音律的重视;三、提倡人情,推崇“自然”;四、雅俗兼顾,灵活变通;五、较为全面的戏曲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在诗文及戏剧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从而也可以说屡次科举成就了汤显祖。  相似文献   

17.
王骥德<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对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戏剧学研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王骥德的戏剧创作,学界普遍认为成就不高,如徐朔方先生认为"王骥德的成就,戏曲不及他的清曲,创作不及他的<曲律>,"而遭到忽视.王骥德的<男王后>是戏曲中的奇葩,它为我们营构了一个由于性别越界而构成的异样的情欲世界,并且该剧可谓中国戏曲中最早涉及同性,异性,双性等多重性恋的杂剧.  相似文献   

18.
清初洪升创作的《长生殿》 ,是中国古典戏剧名著 ,但对其主题却说法不一。虽然古典文学界目前大多承认了这个剧本的爱情主题 ,但仅此还是不够的 ,《长生殿》的真正主题是宣扬具有启蒙思想色彩的“至情”说 ,此说是对汤显祖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玉茗堂四梦》特别是其中的《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四梦》中思想艺术造诣最高的要数《牡丹亭》,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同时趋于成熟的作品。《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取材于前人笔记和话本小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