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展开调查,并运用Logisdc多元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程度较高,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筹资期望和运作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2011年对甘肃省会宁县1 042个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新农保忠诚度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客观因素中,农民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干部身份对忠诚度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年龄越高、身体状况越好对新农保越忠诚,相比群众,干部更忠诚新农保;主观因素中,农民的养老风险认知,对新农保的重要性认同、满意度、信任度和了解程度均对忠诚度有正效应。提高农民的忠诚度有助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度、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制度有效实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推动下,镇江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民众参与率,但在政策的理解与宣传、执行机构的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从政府角色定位、农村经济发展、执行机构完善和监督体系完善等方面去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黄闯 《南都学坛》2010,30(4):130-1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新旧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的良性发展就要尽量避免旧农保的制度性缺陷,其中重要的就是政府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坚持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机制以及要妥善的处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及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进入议事日程.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情况,南通市农调队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目前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整体推进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536位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人的收入水平仍然是制约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这一因素的制约力度将越来越弱,而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以及制度执行的规范和安全将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村老年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稳定、持续供给的养老金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实施的瓶颈,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学界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的筹资模式存在筹资标准低、比例不合理、增值保值难等问题,认为应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的养老金筹资模式,并对如何顺利实施该筹资模式的具体途径和措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机制创新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以账户体系作为载体,以融资机制作为核心.政府兜底筹资机制设计保证了制度的强制建立:柔性资金配套机制则具有激发潜在投保人尽力参保的诱导功能.养老制度转换中的利益补偿具有年龄上的对称性特征.资产证券化不仅拓宽了农保资金来源,也为实现代际养老资源互补转移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10.
将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特殊商品,以制度需求方——农民的消费决策行为为视角,实证分析了制约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人均可储蓄收入是农民参保决策的经济基础,但与经济因素相比,非经济因素在农民参保决策中的作用更为关键。这些非经济因素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设计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捆绑等,它们使不同群体形成了有差异的参保决策过程;另一类是认知方面的因素,如对干群关系认知、对村干部信任、对新农保的了解和满意度等,它们通过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信任和预期,从而影响农民最终的参保决策。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增强农民参保积极性角度提出完善新农保制度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存在筹资比例不合理、筹资标准过低、集体补助缺失、投资渠道单一、缺乏合理的筹资机制等问题,从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将国有资产出售和国有股减持的部分收入转化为农村社会养老基金、农业补贴转移基金、扶贫资金的“社会保障”化、以税收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费改税”,实行养老保险免税制度、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福利彩票、向农民工雇主单位征税、基金增殖收益等方面探讨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途径,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中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促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由区域试点推广到全国。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老年人口激增,尤其在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农村居民养老难的问题.由此国家出台新政策,在全国部分地区设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以期解决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养老难的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运行期间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其实施方案也存在政策的缺陷:中央财政按东部和中西部划分的财政补助方式虽有一定依据,但并不合理,尤其是对东部地区部分省份不公平.应通过构建地区"农村养老负担能力指数",科学地对各省、市、自治区予以分档补助.新农保制度的账户设计,在缴费环节、基金管理以及待遇给付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进行相应的政策改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很不健全,农村老人的养老前景堪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形成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在内的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但是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却被排除在养老保险法律体系之外.广大农村人口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的边缘,这显然是不符合公平原则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从法律上对农民提供物质帮助,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落实财政补贴机制.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制度模式,并通过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性地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州市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以及闽侯县的部分个体工商户参保意识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工商户的参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且主要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养老保险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养老保险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提高养老保险参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养老保险的宣传,开设个体工商户参保便民窗口,助力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农保试点的经验与问题——基于三省六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三省六县新农保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实态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新农保试点工作中在政策宣传、政府补贴、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经验,分析了新农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着捆绑政策不合理、综合配套措施与服务滞后等问题,提出应逐步取消捆绑政策,提高未来养老金待遇水平,推动新农保配套措施,实现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口贫困化严重、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原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必要.目前各地试点采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符合社会保险的价值取向、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有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也存在各级政府责任不明确、缴费基数确定方法不规范等问题.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级政府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分配、规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档次确定的方法、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加强基层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