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据《水衡记》中记载,南梁时期有位画家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久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者皆在。”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姑且不说,但它所给人们的艺术启示却是很值得玩味的。画龙,为什么点睛即飞呢?顾恺之说得好:“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  相似文献   

2.
文眼,即文章之眼,以眼睛来比喻散文中的精警语句。它是作者在艺术构思中对全文的题旨进行的高度概括与反复炼意,是立意的灵魂和炼意的升华。这正是陆机所云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中的起“警策”全文作用的、“居要”的“片言”。许多散文名篇中都有意设置文眼,巧用文眼会收到以下的效果:一、巧设文眼,可使文章结构严密《陈情表》中李密立足一个“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字来陈情;《捕蛇者说》中柳宗元围绕“熟知赋敛之毒有胜是蛇者乎”的“毒”字来立意;《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则紧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3.
“文眼”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凝聚点,是全文的脉络枢纽,起一动万随、制约全篇的作用。首先,“文眼”是文章的主题所在。抓住了文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所以,’‘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6,是精心安排的“慧眼”或“节骨眼”。如果把文章的线索比作人体的经络,那么“文限”就是人体的穴位。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得很清楚:“余调服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服,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神光”,就是主题思考;所谓“照映”,就是照映主题思想,使文章的主旨一下光明透亮,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  相似文献   

4.
凡文章,包括古文在内,都有“文眼”。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文眼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牧《阿房宫赋》的文眼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  相似文献   

5.
创造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小说当然也有意境.正如叶朗先生在论小说美学时所指出的:“凡是艺术,都要创造艺术形象.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意境.而在小说、戏剧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典型.但是诗、画和小说、戏剧可以互相渗透.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东北女作家萧红,勇于打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以其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意境,主观抒情的色彩和绘画美的特点,在现代小说园地独领风骚,显示出女性作家“越轨”的笔致和“力透纸背”的内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最具代表性的。本文试从微观和中国传统美学角度对这两部小说加以论述,进而认识其散文化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方法:“文眼导读法”实验对象:淮北煤师院附中高二理科班学生.具体做法:①分班对照;②抓“课眼”、找“文眼”、析“字眼”、列“板眼”.实验效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如何把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其猜想能力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已成为数学教改的主要课题、齐智华老师在文[1]中提出了“数学猜测”的教学构想,我们指出:“数学猜测”教学是融启发式和发现式于一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指导思想。笔者在高中尝试了“数学猜测”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谈点实践中的体会,以期批评指正。1激发猜测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猜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布鲁纳主张学生采用“发现学习”,波利亚呼吁…  相似文献   

9.
有人从钱梦龙同志那里得到启发,总结出了“导促法”教学。怎样“导促”?我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教师要定向引导。学生接受知识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引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吸收进程。在课堂上,教师松散性的言语必然带来学生的零乱性思维,这样知识的吸收就会不成系统,不利于大脑的识记。而大脑的识记最佳效果是有逻辑联系的知识整体网络,如若不是,那么识记效果也就会相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一课书的“结束”环节与“开讲”一样,十分重要,它既有小结全文、系统知识、提炼规律、积零为整的作用,又有复习旧知、启迪新识、指导应用、用知练能的效应。因此,教学时应精心设计,因课而异。常用的“结课”有以下几种:一、点题式。即学完课文后,再回到题目上画龙点睛,让学生由文到题,深入理解课文。如《高大的背影》一课。题目就点明了课文的中心。运用“点题式”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题目中‘高大’的含义是什么?”(这里不是指三轮车工人的身材高大,而是指乐于助人的品质高大。)“课文为什么不写‘身影’而写…  相似文献   

11.
本课教材为《童年的发现》(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十一册).下面是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改革可谓百家争鸣,活动作文、趣味作文、游戏作文等等都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成果。而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作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世纪钟声之后,大话之风突如其来,风靡大街小巷。对于传统经典读物的戏说、改写,一时蔚为成风。它们在文化类型上属于“大话文化”。太话文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对经典的改编和戏说,从其创始人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到最近出版的林长治的《沙僧日记》、《Q版语文》。  相似文献   

13.
“虎”这一意象,无论其作为善的代表,还是沦为恶的象征,在韩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都举足轻重。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它又与古朝鲜和中国古代的地理位置以及民众的图腾意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说语言的规定性、优势与特质、发展空间诸方面,对小说语言魅力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密度”管见周红阳迄今为止,学校教学仍是一种高效率的认知活动。我们可以在短短十余载内,总揽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文明,这是其他各种认识活动望尘莫及的。而学校认知的具体形式是课堂教学。它能以区区光阴完成对苦心经营数日、数月乃至数年的文化精品的知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修辞学现代衍进的典范形态,图像修辞不仅体现出其理论延展的族群特征,同时也赋予争议已久的“图—文”互文以合法身份。以“图—文”互文的修辞视角审视明代小说插图的文本实践,在剖析小说插图三种基本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小说插图“图—文”之间的阐释、批评、预述与时空并置关系,这不仅是对小说插图“图—文”互文实践的深度确证,对当代视觉语境中的“图—文”争议乃至视觉叙事本身无疑都具有一种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女作家小说创作管见王凤莲当新时期文坛上的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景观的时候,台湾岛上也举起了新女性主义的旗帜。今天,在我们对海峡两岸已经定格为历史的女作家的作品予以反观和比较时,不期然地发现了在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地域环境等方...  相似文献   

18.
判文与小说     
判文由来已久,先秦断狱之词为其始,于唐大盛,成为兼文学性与实用性、融"立功"立言"于一体的特殊文体。从形式结构、主题及其题材的选用等方面影响后世小说的创作,另外判文的真实性、时事性、肯定性以及教谕性对小说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综观唐以后小说对判文的继承与发展,它呈现出由单纯形式结构的因袭到主题、题材的继承和发展、由形似到神似、由实用性到娱乐性渐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自新门》载晋周处翦除义兴之虎、蛟而改过向善一事,其中有“山中有邅迹虎”一语,而“邅迹”一词,历来未得其解而存疑。 查各本此处之注,或质言“意义不详”;或转引刘孝标引《孔氏志怪》云:“义兴有邪足虎”而疑“邅迹”即“邪〈斜〉足”,并云“邅 ”有迟回难行之意;或引《晋书·周处传》释作“白额虎”;或谓“邅迹虎即有斑纹的老虎”。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班级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学生,即灰色学生,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中分析了灰色学生教育中的种种误区,灰色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因,并探讨了灰色学生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