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很久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的理解有六种观点:消费资料所有制说、劳动所有制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制说、人人皆有的私有制说、劳动力所有制说。这六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存在片面的方面。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股份制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过渡形式,股份制不是公有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黄爱华 《社会科学》2002,1(9):39-42
“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那种只有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共产党宣言》并没有由此否定一切个人财产及个人所有制。因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这一命题依据于否定之否定、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者拥有个人产权所蕴涵的自由意义。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首先 ,它重新确立了劳动的自主权 ;其次 ,广大劳动者而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自己的资产 ;再次 ,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 ,注重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立宏 《齐鲁学刊》2005,23(6):122-124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实质是要建立适应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所有和社会所有完全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是以人为本的;传统公有制实践模式强调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而压抑了个人利益,是以国家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正确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公有制思想的实质,并以此为指导对我国目前实践中的公有制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周淼 《理论界》2008,20(4):27-28
马克思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尺度出发。提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在这一思想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制度基础和路径选择。这一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学术》2007,(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否定的基础上,以适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本文从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个人所有制"的共产主义实现条件这几方面对"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加以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对我国目前实践中的公有制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社会所有制形式的科学设想,辨证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是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的关键。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而充分发展的个人,对私有财产的全面扬弃等,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历史前提。从本质上看,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标志着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8.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所有制变革的一个重要结论.目前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理论运用较为混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发展的现实实践.文章就“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及理论运用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个人所有制,本质上是指生产贷料公有制,同时还包括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这是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体现这一点,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论断,恩格斯也在相关论著中也提出了这一重要思想,但是后人在马恩的基础上去理解和阐述这一重要思想时,却争论不断,因而在笔者看来,要想正确把握马恩的“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一论断,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回到马恩的语境中理解它的内涵;其次,需要把握这一论断的目标;最后,需高瞻远瞩,理清这一论断实现所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我国理论界进行了多年的争论.笔者认为,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建立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可以有国有、社会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劳动者股份所有、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杨娟  曾漆 《理论界》2009,(8):19-20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对其内涵的理解学术界一直难达共识.本文旨在解读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针对文本提出对其内涵的辩证理解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们之所以把重建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的问题重新提出来,是因为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实践已经再也无法回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人的就业已普遍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至今还不承认劳动者具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经济学界对这一理论的解释众说纷纭 ,本文旨在诠释这一概念的内涵 ,明晰它与私有制、传统公有制之间的关系 ,并且指出它的哲学经济学基础 ,从而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的逐利本性推动下,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得到了迅猛发展,进一步破坏了前资本主义那种在狭小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进行的生产方式,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形式被打破了。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把生产和收益结合起来,它是保护私人的、排他性的财产权,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确立使得大规模的雇佣劳动成为现实。雇佣劳动使得资产阶级能够持续不断地从无产阶级身上获取剩余价值,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式得以确立。资本逻辑会把资本主义推向不可避免的深渊,由于私有财产在对自身的肯定同时,使得否定自身的致命因素--无产阶级得以产生,重建个人所有制能够化解私有财产和无产阶级之间不可化解的矛盾,从而确立基于社会财富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试图从中寻找有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或启示,但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析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重温马克思《资本论》四卷,生产劳动的定义是从劳动者对社会生产的关系中得出的。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生产剩余价值和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则受雇于资本的商业劳动和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而从简单劳动过程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仅适用于产品生产的社会。斯密在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时发生了二重性的错误,同一种劳动按两个定义来界定,既可以是生产劳动又可以是非生产劳动。我国理论界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正统”观念,恰恰落入了斯密的窠臼。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核心.由于对马克思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关涉到中国改革的方向,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关注.但在对这一理论的解释上却众说纷纭,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还有人认为个人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为此系统地梳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脉络,揭示其本质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确立个人所有权,是建立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确立个人所有权,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者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结构;确立个人所有权,也并不与发展公有制相矛盾,而是与之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