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蒙抗战的战略意义及其对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的促进罗宏抗日战争胜利距今已过去了五十个春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绥蒙①抗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直接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②而载入史册。绥蒙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领导抗战...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不仅中国军队为抗战尽了最大的努力和牺牲,而且还有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在华日人反战成员,他们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克尽自己的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支队伍虽然力量远远比不上中国军队,但是在瓦解日军以敌制胜上却是一支不可代替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正义行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斗争的勇气和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半个世纪过去了,追忆原在华日人反战成员们的正义之举,我们不得不将这一切归结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日本战俘的优待和改造政策,这在人权史上留下了值得回顾的一章。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在全  相似文献   

3.
《新学术》2007,(1)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所导的军队经过艰苦卓决的战斗逐渐地俘虏了一批日本士兵。在日俘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交往,互相了解,从而成功地教育和改造了不少日俘。改造后的日虏成立了反战组织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彻底打败了妄想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日本帝国主义,并发展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结束,还发展为数千年来剥削阶级统治中国社会的结束,建立了消除剥削和压迫的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些伟大的转折是怎样得来的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了包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在内的全国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战争开始的一年多的时间中,日本把国民党政府作为主要作战对象…  相似文献   

5.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面对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处理内外事务关系的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推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但这一政策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探讨这一政策的转变过程,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攘外必先安内”的本质和进一步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中日关系史和国共关系史。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曹力铁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场战争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不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而是中国共产党,是中...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本文谨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重大作用进行论述,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促成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唯一取得胜利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战的最前列,担负着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高举抗战大旗,以民族大义为重,动员全民族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武装斗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正>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全国人民支持、配合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了极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就是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到抗日战争胜利,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由各抗日阶级、阶层、团体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民族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今天,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空前的关头,中国各阶级、政党和团体以各种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共赴国难的政治态度。但在怎样抗日的问题上,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认真分析了日、英、法、美和苏联的不同对华政策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必须发动、团结和组织一切抗日力量,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幻想英、美等国制裁日本,调停中日战争,另一方面,害怕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害怕革命力量的增长会动摇自己的反动统治,因而,制定了一条由政府和军队抗日的战  相似文献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现代化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徐秋花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策略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紧急关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三区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纪念三区革命运动爆发五十周年纪大椿1944年11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最后胜利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在这时,中国西北边疆的新疆伊犁地区人民,在同是反法西斯同盟国苏联的支持下,爆发了反对...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三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史学论著对此论述语焉不详。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抗战时期中共重提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原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根据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核心,它摆脱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由于有了三大政策,便产生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西北回族的政策和回族人民的抗日爱国活动高占福,李荣珍一、抗战时期党对回族的政策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初步实践“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主张和号召下,全国很快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二一”运动中的大学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二一”运动是我们党所领导的一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它继承和发扬“五四”、“一二九”运动的光荣革命传统,当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在国民党统治区后方的重要城市昆明,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喊出了全国人民的呼声,点燃了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烈火,把斗争锋芒指向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和美国政府助长中国内战的帝国主义政策。这一爱国民主运动立即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在支援昆明学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共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共同特点郝承敦1937-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和1941-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抵抗德意法西斯侵略的运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南两国相距遥远,其历史和国情也有较大差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9.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打击下,国内外的敌人曾认定中国共产党要彻底失败。进入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在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奇迹般地渡过黑暗,不但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而且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根据地政权去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沟通与人民的情感,密切同人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人民支持政权的积极性,使人民与政权共存亡,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结晶和典范。所以,研究和探讨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经…  相似文献   

20.
论抗战初期蒋介石内外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激起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进步的政策和措施,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抵抗,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