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9月11日,由怀化市兰花协会主办、叠翠兰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年怀化市首届兰花文化旅游节暨叠翠兰亭中秋赏月游园活动"在鹤城的叠翠兰亭举行。怀化地处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地,是我国兰花的传统产地,现有兰花品种120多种。其中雪峰山区野生雪峰兰花为世界独有品种,屈原涉江怀化溆浦时就留  相似文献   

2.
丹青踏歌     
正缘分的奇妙之处在于,即便你想了她很多年,也未必得见一面,而缘分到了,便会一下子贴近了。丹青,就是这样踏着歌向我走来的。丹青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东北角的小镇,是隐在山谷中有着兰花气息的苗家姑娘,内敛羞涩,秀丽烂漫,在四月里,以肆意的春光迎客,以一条清澈蜿蜒的丹青河牵引着走向她的人们,以她柔和、清丽的姿容让人从城市坚  相似文献   

3.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 念想     
周末, 我去养老院看望母亲. 她正与几位老人打麻将,一群人围着"观战". 见我进来,忙起身,连连说:"大儿子来了,大儿子来了."满脸笑意,领我走向她的房间. 房间南北通透,陈设简朴. 屋角放着一张棕红色的小方桌,中午吃剩的菜有序地摆在桌子上. 两把小靠背椅紧靠桌子两边, 床贴着靠卫生间的墙角, 白底兰花的被子叠得整齐. 阳台朝南, 放着一组大衣柜.阳光从窗外进来,照亮了半间屋子.房中有台台式的电风扇,是母亲从老家带来的唯一家当, 母亲说这是一个念想.一台平板电视机,挂在正对着床的墙上. 母亲爱看戏曲频道的节目,看戏是她的爱好.  相似文献   

5.
<正>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有一座寺庙具有浓郁的中原风格,尤其是其精美的早期壁画遗存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游人驻足。它就是夏鲁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1世纪初,吐蕃贵族后裔介尊·喜饶迥乃创建了夏鲁寺。当时,他为了学习佛法,便拜求法回来的洛顿·多吉旺秋为师,并帮其修建了西藏佛教后弘期日喀则地区第一座寺院坚贡寺。寺院落成后,介尊还想拥有一座被称作是“我自己修建”的寺院,于是呈给老师洛顿一支填满黄金的箭,希望在老师一箭射程处修建一座自己的寺院。洛顿允诺,箭发,  相似文献   

6.
感受都市     
<正>朦胧的细雨雾一样地笼罩着这个都市,昏黄的街灯幽远而孤独。周末的傍晚,我伫立在宿舍的窗前,眺望街上匆匆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汽车,好像望着荧屏上的世界,遥远而陌生。 曾经,我对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充满了期待和幻想。从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就飞到了上海。想一睹东方明珠塔的丰姿,想体验长江入海的磅礴,想感受南京路的繁华,想沐浴外滩的现代气息……一个僻居湘西山区的少女,凭着有限的想象力做着无限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石仁 《中国民族博览》2022,(6):41-50+218
<正>保庆先生的书法作品选——《抱清集》即将付梓。一天,他将集本清样置于我的案头,属我作序。我一时感到愕然。本人系一普通学者,且已赋闲,对于书法艺术,虽有心仪,却无实践,偶有所议,亦纯属纸上谈兵、眼高手低之言。但细思之下,这倒也符合他为人处事的一贯风格。保庆先生素性简朴,  相似文献   

8.
<正>怎么也没想到,就在我打算把那束已近尾声的鲜花扔掉的时候,发现了新的生命迹象。在那枝渐枯的百合花上顶着一苞花蕾,在众多已谢的花朵中挺立着,像一个歌手,等待着时机一展歌喉;也像一位舞者,祈盼着大幕拉开,上演一场精彩的独舞。  相似文献   

9.
敦煌石窟为观察南北传密法互动的重要窗口,中唐榆林25窟正壁的主尊代表南传中印胎藏及佛顶尊胜系"毗卢遮那佛"的仪轨,而其榜题"清净法身卢舍那佛"及本窟四壁的造像则表现北传华严密法的主尊,两者在本窟的对应关系,开启了尔后南、北两系密法的互动。本窟正壁的"毗卢遮那八菩萨造像"源出盛唐善无畏所撰《尊胜佛顶修瑜珈法轨仪》,而由不空在《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中加以简化而成,成为敦煌石窟尔后"佛顶尊胜"一系造像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广角镜     
我国最大的铜佛在西藏我国现存铜佛像中最大的一尊,并非是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大铜佛,而是西藏日喀则城西扎什伦布寺的大铜佛。人们进入大殿,迎面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镀金铜佛,它头戴会冠,身披袈裟,盘腿打坐在巨大的莲花座上,慈  相似文献   

11.
宁民 《中国民族》2014,(10):31-31
王兰花,今年62岁,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居民,"王兰花热心小组"组长,曾在裕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了20年。20年来,王兰花一门心思扑在帮助社区困难群众身上。2004年,王兰花从居委会主任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人退了,思想觉悟可不能休息"。2005年,在当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由4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  相似文献   

12.
收养豺孤 当我掮着猎枪啃着鸡腿转过一道山弯,一眼就看见有只小豺孤零零地站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下。这是一只还在哺乳期的豺崽子,绒毛细得像蒲公英的花丝。我急忙扔了才啃过两口的鸡腿,卸下猎枪,哗啦拉开枪栓。我知道,豺是一种母子亲情极浓的动物,母豺总是警惕地守护在幼豺身边,一旦发现自己的宝贝受到威胁,会穷凶极恶地扑过来伤人。我端着猎枪等了半天,也没见母豺的影子。倒是这只小豺闻到了烤鸡腿的香味,不断地翕动鼻翼,咂巴舌头,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瞅瞅我,慢慢朝地上的鸡腿走过来。这时,我才看清,小家伙瘦骨嶙峋,肚子瘪得快贴  相似文献   

13.
正久雨初停,我漫不经心地在边城公园里独自转悠。树儿、草儿、花儿,连着天地,都是潮潮的、润润的、净净的,真是别样的清新。空气触摸着我的肌肤,感觉到从里到外浸透了丝丝凉意,沁人心脾。一个人无拘无束地置身其间,享受着这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多少忧伤,多少哀愁,多少烦恼,尽皆忘却。独自神仙似的悠哉游哉,什么样奇妙的灵感都涌上了心头。我默念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相似文献   

14.
残佛     
<正>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没有了头,也没有了腹,莲台仅存盘起来的一只左脚和一只搭在脚上的右手。那一刻,陈旧的机器在轰隆隆价响,石料场上的传送带将石头传送到粉碎机前,突然这佛石就出现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襄着,模样丑陋,这如同任何伟人独身于闹市里立即就被淹没一样,但这一块石头样子毕竟特别,忍不住抢救下来,佛就如此这般地降临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本人在学习研究中国宗教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家庭中,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信仰呢有,这就是尊天敬祖。  相似文献   

16.
<正>初识王跃文,是在5月份的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笔会上,笔会选择在我的家乡湘西召开。我们住在永顺县被称为“芙蓉镇”的王村一家叫“听涛山庄”的宾馆。那天会议还没有开始,我出门的时候见省里的几个作家在宾馆门前正围成一圈站着聊天,基本上是王跃文说,大家听。王跃文个子不高,穿着一双白色球鞋,显得很壮实。王跃文很好认,一个是书上印着他的照片,二是他右眉根上的痣实在非常显眼。第二天我们没事串门,串到了王跃文住的房间,他那里聚了一大群人,我就坐在他的床上,听他们天南海北地闲扯,末了,我叫张家界的作家吴雯给我们照了一张合影,就算认识了。三天后笔会转到花垣县古苗河风景区开,从永顺上船,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圆圆的蓝色头顶,宽宽的脑门,长长的睫毛一开一合,眨巴着金灿灿的眼珠,红红的如意鼻,鲜红阔大的嘴巴,一对寿桃耳时不时地扇着,憨态可掬。这就是湘西凤凰纸扎艺人聂方俊扎的狮子形象,这可爱的灵兽诱惑着人们的感官神经。探寻它的主人,亦成为我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龙艳 《民族论坛》2010,(6):56-56
<正>我被眼前的这部大书惊呆了!全书共8卷,厚厚的10册,400多万字,堆起来,约有1尺之高———这就是2009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石启贵先生遗著《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我以膜拜者的心情翻阅着这本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巨著。  相似文献   

19.
<正>一花开遍地,熏风萦绕。湘西凤凰山江集市,人流如织。两排木板铺就的摊位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银饰,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如一条银色的长龙蜿蜒地卧于人头攒动的集市中。循着这耀眼夺目的光芒,我找到了此次的  相似文献   

20.
两法师     
正在到功德林去会见弘一法师的路上,怀着似乎从来不曾有过的洁净的心情;也可以说带着渴望,不过与希冀看一出著名的电影剧等的渴望并不一样。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先生,我最初知道他在民国初年。那时上海有一种《太平洋报》,其艺术副刊由李先生主编,我对于副刊所载他的书画篆刻都中意。以后数年,听人说李先生已经出了家,在西湖某寺。游西湖时,在西泠印社石壁上见到李先生的"印藏"。去年子恺先生刊印《子恺漫画》,丏尊先生给它作序文,说起李先生的生活,我才知道得详明些;就从这时起,知道李先生现在称弘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