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制度、机制的形成和企业行为有重大影响。处理好劳动关系的核心是明确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当前理顺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应主要做到;要高度重视劳动关系问题,从宏观、微观角度充分认识理顺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劳动者的权利,井真正落实;要囊好地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主体、客体和政府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即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强化政府在协调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责任;培育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组织.  相似文献   

3.
《云梦学刊》2013,(4):103-103
《劳动伦理研究》(夏明月著)由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12月出版。该著在系统论证劳动及其伦理向度、劳动伦理的历史嬗变、劳动者伦理和劳动关系伦理等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应用层面研究了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揭示了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路径;在对当代劳动伦理的特点及模式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完善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试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它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忽略劳动关系转向重视协调劳动关系、从人治模式转向法治模式、从重视企业利益转到重视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利益,最终使企业实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余兴全 《南方论刊》2011,(1):82-83,9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①"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本文就如何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体面劳动是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关键环节,在人类尚不能实现自由劳动的情况下,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乃是体面劳动,所以,体面劳动被视作国际公认的劳动者基本权利。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中还存在诸多妨碍体面劳动实现的因素,同时,实现体面劳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法律保障,以及政府、企业、劳动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协作,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概念是构筑劳动法大厦的基石.中国理论与实务中对劳动关系概念的表述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故建议将劳动关系双方主体表述为“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从属劳动构成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所以劳动关系概念应体现其本质特征.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工主体之间因发生从属劳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在事实上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有偿劳动。其构成要件为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劳动者事实上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且已有劳动给付行为。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雇佣关系以及档案(保管)挂靠等关系是有区别的。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保护是劳动法研究领域中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邯郸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邯郸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研究邯郸市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邯郸市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依据问题从政府、企业、工会及劳动者四个层面提出构建邯郸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勇峰 《理论界》2012,(4):68-70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企业集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统一管理或控制是企业集团的根本法律属性,体现在劳动法领域,企业集团劳动关系就表现出比单个公司劳动关系更为复杂的特点。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专门针对企业集团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使对相关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存在严重缺失。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企业集团的法律特点,应通过立法对企业集团劳动关系予以特别调整。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本文由此引出了对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为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优良契机。基于此,文章介绍了HR转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了HR转型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的影响,探究了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教学现状,论述了HR转型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丁丽 《北方论丛》2015,(6):98-102
中国的劳动立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北洋政府时期。这一时期,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了工厂法、矿山交通劳动法、工会组织法、劳工福利法等方面的法规。这些劳动立法,从理论和制度层面上来讲是一大进步。然而,北洋政府制定劳动法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抑制工人反抗,调和劳资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并未想从根本上改变劳工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及其社会地位。因此,北洋政府时期劳动立法的实施成效欠佳,其制度的建设意义远大于对工人保障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蕴哲  高景龙 《河北学刊》2012,32(3):243-245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劳动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行为,不以对方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解除不当,就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破坏合同的效力和尊严。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劳动合同的辞退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特点和劳动关系,认为现阶段私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居于从属地位并受国家法律的制约和控制,但是仍然具有强烈的自私性。现阶段私营企业的职工既是雇佣劳动者,又是国家的主人。私营企业主与被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是:政治平等的新型雇佣关系,劳资两利。其次,对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文章认为(一)必须坚持党的性质、纲领和共产党员的条件;(二)必须信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三)要严格考验;(四)私营企业主入党审批时要避免干扰。最后,在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权利和党的依靠方针上,文章提出在国家政权组织机构中应增加工商联人数和重视工商联团体的作用,并且必须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6.
江永众  叶倩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40-42,107
目前国内外绩效申诉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而关于绩效申诉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则更加缺乏。绩效申诉是实现企业绩效管理公平性的重要保障,是劳动争议企业内部调节的重要机制,对企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构建科学的绩效申诉处理机制,我国必须推动企业确立兼顾效率、公平和发言权平衡的劳动关系管理目标,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申诉处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绩效申诉调解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由流动的空间,与管理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反差。在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所必须凭借的权力与资源利用上,劳动者阶层处于弱势地位,其行动包含自尊与忍耐的双重矛盾。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的劳动者阶层具有深刻的双重性。在貌似矛盾与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主人翁”与“劳动者”之间,存在许多理解误区。面对国有企业内部阶层分化与社会阶层定型化的客观现实,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国有企业改制中产权先行、劳权虚置的改革逻辑引发了劳动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劳动者作为个体面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时有心态异化之虞。欲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产权与劳权的和谐共生,政府需要对国有企业产权运行做出创造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冠军 《文史哲》2006,1(6):146-15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转向”中向前发展的。从历史的维度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进程中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马克思从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到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并超越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第二次是马克思从对工场手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机器大工业中劳动价值关系的探索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萌发。第三次转向是从对“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物质生产领域”中劳动价值关系的考察,到对“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①中科技劳动价值关系的研究的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法上的所谓劳动,乃是劳动力所有者在与资本所有者订立用工契约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前提下,按照契约约定或用工者及其代理人的管理指令所从事的具有人身隶属属性和协作分工性质的相关工作或活动。它具有劳动内容的约定性、劳动活动的内部分工性、劳动成果的分配性和劳动保护的强制性等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单位制度的基础上依附于国家的传统工人阶级,其计划体制中的权利被剥夺,同时市场体制中的权利远未兑现,利益受损的工人以集体抗争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强烈的不满,在此过程中工人阶级开始获得自主性的权利意识并成为劳工力量重建的重要资源。劳工力量重建既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内部整合过程,也是一个工人与国家之间关系重构的过程,而两者的相遇则孕育着国家制度成长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