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表现为:重视"双基"训练,忽视个性化学习;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忽视感性素质开发;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现实生存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文化自闭与文化迷失中曾出现了偏颇与失衡,又在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发展与超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立在对民族课程文化认同与认知的基础上,在面对时代与社会剧烈变革的反思中,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课程文化比较与借鉴中进行的主动探索、自主适应与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2.
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羁绊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第一次综合科学课程实践到本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综合科学课程,我国综合科学课程走过20多年的历程。笔者通过对东北师大附中、浙江等地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进行考察,认为评价体系、教师素质、理论研究、社会环境等是制约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从创建与综合科学课程匹配的评价制度、增强科学教师素质、增强综合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寻找社会的支持等方面促进当下《科学》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高校历史专业经历了一场"史学危机",这场危机推动了各高校历史专业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课程改革。改革的特点是:增加开课的领域,新开设的课程往主题化、专题化、跨学科方向发展,宏观世界史或全球史课程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改革对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又称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该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国家.1999年以后,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一种基本取向.后来,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也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许多的教学改革.本文就电子线路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职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方案以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真正开始以来,"问题"取向与"主义"取向一直就是学界争论的研究价值选择的问题。该问题争论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应该关注实践问题还是应该关注学科建设问题。随机抽取两个权威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与《江苏高教》(南京),对这两个杂志2010年所设栏目及发文属性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问题"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主流;"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存在着先天不足与种种弊端。由此来看,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应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根本问题仍然表现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学科课程的价值对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动力、指导、规范、调节、发展和创新功能。而社会、个人以及学科课程则是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价值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科课程价值形成中应遵守三个基本原则,即从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辩证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学科课程的价值,以求最大、最有效地发挥学科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本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条件和需要关注与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基于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不断变革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变革主要以早期阅读识字、数学、科学为重点,加强课程领域的改革,促使课程内容的变革顺应时代潮流,使其更加科学化、实用化,贴近社会和儿童现实。课程内容在"发展取向"和"学业取向"之间不断摇摆,最终趋于整合,并向更为实质化的阶段发展。这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庸哲学是儒家学派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对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启示在于:"和谐"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创生"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执中"是课程管理的理想境界.从中庸哲学探讨课程改革问题对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日常生活"叙事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寻找"日常生活"进入女性文本的艺术路径,考察其存在形态和本质含义,对评判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思想与艺术得失,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对象,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则是人们研究课程的基本理论视角。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课程的研究主要在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进行,社会学视野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与人们对学校课程的不同认识有关。论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课程的来源、课程的决定、课程的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家重新省思自己对学校课程的看法,并建构出对学校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给数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数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1)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新一轮课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世界兴起了新一轮政府改革运动,对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内部流程、外部关系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本文以20世纪 70年代末(1979年)以来三十年为研究时间段,以主要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来龙去脉,具体分析其起源、指导理论、发展走向等,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特征,以对中国当前的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国家兴起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热潮。欧风东渐,直接影响了1930年代中国的城市变革即市政改革运动,汉口市政当局效法欧美,数易规划,制定并初步实施的汉口分区规划,使汉口城市空间布局按照现代方式得以重组,从而奠定整个20世纪汉口城市现代化基本格局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后,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和前七次改革的不同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如何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了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五反"运动的研究逐步展开,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版了一批相关研究著作等成果。学者们对"五反"运动的发生原因、政策和策略、目的和影响以及运动之后的工商业政策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当前,学术界对"五反"运动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应在研究的深度、角度、资料等方面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25年来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思想观念上,浪漫主义的参与制式的大众民主价值取向转变为现实主义的公民和社会自由价值取向;在政治权力上,“中心权力”逐步被分离弱化,形成权力相对分散的结构体系。今后政治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是进一步限制和规范“公权”——政府权力,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社会学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和课程论的一个领域,正逐渐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期间,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制度、课程政策、课程文化、课程知识、课程中的性别等问题,其中,对课程知识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又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学科,对科学课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很少.赵长林教授敏锐并兴奋地"嗅"到这一极具意义也极富挑战性课题的价值,对科学课程及其变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审视,其开创性成果--新著<科学课程知识观的重建--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3月正式出版,从一定意义上讲,该著作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对科学课程进行社会学系统研究的空白,成为了该领域系统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体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所在。文章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混合化的特征初步显现。混合化实际是全球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混合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美国课程范式实现了从"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的转变,实现了以原子论、程序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博比特课程理论和泰勒原理,向以整体论、情境主义和关注社会历史意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课程理解理论和实践的转型。这一转型的实现是美国课程实践适应美国社会进步与教育变革的结果,它赋予了新兴的课程史研究以更为明确丰富的学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