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作者通过考察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以及他的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见解 ,提出了邓小平义利观的命题 ,指出这是颇具东方特色的古老的义利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评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先秦时期传统义利观.在分析借鉴历史上丰富的优秀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现实.提出了以“三个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新时期义利现的基本观点.阐述了这一建构的科学、性及其含义的规定性、处理原则、行为方针、价值评价和理想人格等。  相似文献   

3.
继"三个有利于"之后,"三个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与发展."三个有利于"侧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又侧重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领导这一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机结合了起来."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必然结果与重大发展.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尚需坚持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清理各种错误的义利观,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义利关系,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上曾经忽左忽右,"重义轻利"曾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重利轻义"又一度使一部分人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利益.实践证明,"义利对立"的观念和实践是错误的、有害的.邓小平理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义利统一的市场经济.提倡社会主义义利观,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促进社会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义利之辩,一直是我国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和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导向,而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则是中国古代社会对义利关系的价值判断,两者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关系。通过对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全面正确理解儒家义利观有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  相似文献   

7.
人们的义利观 ,不仅受到社会根本制度的制约 ,而且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 ,还受到不同的具体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义与利不再相峙对立 ,而是同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两个方面。本文着重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坚持‘义利统一’的新型义利观以及这种义利观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了劳动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的利益关系中的支配和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使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劳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体发展机遇,在社会利益分配中更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全社会劳动者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又利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义利”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关系,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既要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自觉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义利观,其中的许多重要思想至今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旨在对传统义利观加以梳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市场经济背景下适宜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传统义利观之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一种新型的义利观 ,它在义利关系 ;利益实现的目的与手段关系 ;道德的内在精神价值与外在功利价值、目的性与工具性、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是传统义利观的源头活水。无论是孔孟的先义后利和荀子的以义制利 ,还是墨子的贵义兼利和韩非子的崇法尚利 ,它们在当时及其以后的历史命运表明 ,义利观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经济利益及力量对比在道德领域里的反映。总的来说 ,中国古代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那种追求个人幸福、个人利益的义利观 ,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 ,先秦儒墨法家义利观仍然为我们留下了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思想资源 ,就某些方面来说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我党于1996年明确提出建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任务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主要对众多学者讨论过的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出的客观必然性、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综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建构社会主义义利观时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揭示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传统诚信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有着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传统诚信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将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到传统诚信观之中、注入到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之中。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逐渐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20年。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不是完全清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逐渐搞清楚”,都应有准确的理解。“逐渐搞清楚”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成。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才能在实践中继续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树立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必须充分认识党的十五大在思想解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逻辑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一脉相承的联系,二者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关于生产力标准观点的重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都蕴涵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同时,"三个代表"思想也为更好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都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结晶。二者都关注时代的新课题 ,突出强调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及时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人类社会几千年寻求的"如何实现社会正义"的问题,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答案是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中国共产党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必须遵守的法则.  相似文献   

20.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