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宁波要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基础性的工作首推海洋管理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宁波海洋管理制度建设的着眼点应放在海洋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建设、海域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建设、海洋倾废及油污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城市品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的品牌形象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知名度、吸纳能力、竞争能力和交换能力。从品牌的角度分析,城市的发展应从政治、经济、交通、旅游、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定位;指出通过构造知识强市、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和文化强市发展城市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地方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以及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载体 ,地方高校在“文化强市”中的支撑作用。指出 ,“文化强市”不仅是经济形象 ,更是文化形象 ,文化的繁荣更能促进经济的繁荣 ,而地方高等教育及其载体的地方高校则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是实现“文化强市”战略的主力军 ,它通过文化培育、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提升地方品位 ,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地方综合竞争能力。总之 ,它对“文化强市”的支撑作用是任何领域都不可替代的 ,它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苏州具有 2 5 0 0多年的历史 ,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为苏州文化强市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苏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 ,构建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努力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5.
张亚培 《国际公关》2023,(4):113-115
南阳建设中医药强市,不仅是建设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南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南阳在建设中医药强市方面存在的独特优势,并对南阳今后中医药的发展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南阳中医药强市建设,使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带动南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始受到关注,通过构建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20项指标以及海洋生产力、海洋科技和海洋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在2000-2008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趋势是上升的,海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海洋生产力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与根本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则是加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海洋经济发展重要论述提炼和总结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习近平在各历史时期对海洋经济的重要论述,围绕论述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核心内涵、实践价值展开研究.习近平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核心内涵包括向海而兴的发展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思想、陆海统筹思想、海洋经济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等方面内容.习近平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回答了如何看待和发展海洋经济、如何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如何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相辅相成、如何与世界一道发展海洋经济等重大问题,体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在海洋经济时代,要发展海洋经济,使我国变成海洋强国,必须培养国民强烈的海洋意识。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提倡和发展海洋文化教育是关键,其中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海洋类高校对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与周边国家和海洋强国相比而言,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我们应该及时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海洋意识,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约束下为实现海洋沿岸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和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身就是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参考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沿岸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海洋沿岸地区的区域特色,构建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多维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为进一步探讨海洋沿岸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奠定基础,为海洋沿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检察机关服务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应立足以预防犯罪为先导,构建高效的海洋经济职务犯罪预警机制。本文从检察机关构建海洋经济职务犯罪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出发,围绕海洋经济职务犯罪预警机制的内涵和原则,提出对海洋经济职务犯罪要进行全方位的介入预防,建立事前预警指标体系、事中预警信息系统、事后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遏制职务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结构、规模、增长速度决定税收结构、规模及增长速度。近几年,舟山市税收收入连续快速增长,增速在全省各市中名列首位,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经济大市的建设。为此,有必要对舟山市近年来税收收入与经济结构作相关性分析,从中探讨当前舟山市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关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战略规划作为大学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方式,对促进大学的发展举足轻重。地方高校的战略规划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中寻找切入点。以江苏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规划为蓝本,地处江苏北部沿海重镇之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以促进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己任,积极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努力探索以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为发展目标的战略路径,在苏北地区成为具有较为鲜明的海洋特色、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高校。  相似文献   

13.
开发海洋经济,首先要解决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开发地居民生活福利这个理念问题,并且要正确把握不同于陆地经济的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浙江若要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就要着力发展海洋服务业.这是使社会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契机,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准,包括解决沿海渔农民转业转产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东方大港,竞争东北亚枢纽港地位的需要.海洋服务是全面开放式的服务,发展海洋服务产业需要基地,而舟山市有良好条件成为浙江国际海洋服务基地的核心.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需要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经历了率先发出“向海进军”号召、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庄严宣告海洋强国建设三个阶段。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创新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等。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在海洋强国建设“目的性”上做到了为国富强与为民谋利的统筹;在海洋强国建设“方法论”上做到了矛盾论和系统论等方法的统筹运用;在海洋强国建设“治理观”上实现了国际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统筹。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区域意义——指导有关沿海省份创建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意义——强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世界意义——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海洋文化是发展舟山海洋经济的需要,是建设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应将海洋硅谷工程、海洋城市形象工程、海洋旅游工程、海洋文化产业工程列为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海上苏东"发展战略,对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连云港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明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连云港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对连云港现有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拥有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基础、海洋环境及海洋科技条件,以及制约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提出了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实施"科技兴海"等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经济载体具有涉海性、多样性和承载性等特征.江苏海洋经济载体建设相对其他发达的沿海省市还有较大的差距,江苏在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抓港口、港城、园区及沿海城镇、各类要素平台等载体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使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江苏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海洋经济是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和分析连云港市海洋经济的组成及发展现状,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了连云港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针对连云港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改善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连云港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和优势,探讨了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即海洋渔业发展与经济效益关系;沿海产业项目选择与经济发展带动能力的关系;临海工业发展与海洋资源生态保护的关系;临港工业及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滨海旅游与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