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保证,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社会性别因素,提出了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开发女性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性别回归”背景下,以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恋悲剧为个案,反思了当前的女性学教育:不可以按照推崇传统性别文化的标准来建设女性学,而应当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使女性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缩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促成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女性人文贫困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关注。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弱势群体脱贫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女性贫困化程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对贫困的研究却缺少分性别的统计资料。无视性别的统计忽视了女性贫困现象的特殊性,因而也无法揭示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的程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背景下,有必要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状况,揭示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的特殊现象,提出基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女性反人文贫困建议,以实现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脱贫,以性别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妇女的命名有其特殊的发展过程。姓名中的女性气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文化赋予的,女性气质名字的从无到有反映了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刻影响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先秦时期的社会性别文化尚未建立,妇女称谓与命名主要是标明她们的生理性别及附属于男性的社会身份,并不具备女性气质;两汉时代,随着以儒家纲常为核心内容的性别文化的建立,女性气质的名字开始凸显出来;在魏晋六朝时代,社会性别文化已经确立,女性气质的名字成为妇女命名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分析侨乡女性创业的动机、创业分布领域、管理模式、家庭与事业之间关系等现状,指出女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女性创业者心理误区等问题,提出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观,发挥妇联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大对女性创业的扶持力度,探索促进女性创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女性创业激增成了国际性潮流的背景下,从性别视角观察女性创业的一般过程可以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下,案例显示女性创业的动机呈现出较强的生存驱动性,和她们的西方同行相比,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下,中国女性的创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模仿和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寻父和男性社会身份构建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主题的《汤姆·琼斯》反映了在十八世纪英国这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仅仅作为他者的生存状态。她们的社会性别由以男性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的父权制文化塑造成型,折射出一种失衡的社会权力关系。女性被动地接受着她们的社会性别,在妥协和反抗中挣扎。本文从母亲形象的缺省,对索非亚和莫莉等两极化女性形象的分析入手,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这一典型的社会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8.
自编自导的"女性电影"经常会表现出文化传达上的孤立和边缘,由女性小说改编的女性电影,表现出了性别文化向大众化表达迂回靠近的努力,而女性小说与男性导演的合作更可能走向性别文化表达的和谐与整合。以目前"共读"研究重整合的思路,关注并赋予女性小说影视生成的价值和意义,寻找影视媒介传达性别文化的有效路径,打开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随着职业地位的提升和拓展,中国女性管理者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并具有一定隐蔽性。女性管理者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应将两性平等意识及策略吸收和纳入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政策方针中,建立和传播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摒弃社会文化中守旧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定位评判,消除两性对立的思维模式,鼓励和支持男性的理解参与和两性间的通力合作,最终达到全社会共同建构一个鼓励多元化表达、包容理解且尊重差异的和谐共赢的话语机制。同时更需要女性自身的配合和努力,建构和分享属于女性的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媒介下的女性创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女性创业中的新议题、新形势、新作用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女性创业群体开始崛起,打破了以往传统经济领域女性高管及创业者在场缺席的角色状态,网络空间女性的话语构建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女性数字创业的商品化、空间化与结构化的现状背后,反映了女性对数字资源存在接触与享有不均、数字空间身份标签偏低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为了弥合数字性别鸿沟,应普及女性的数字科学素养与创造女性就业、创业的氛围。数字技术克服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以更低廉的成本与更高效的产出进行媒介变革,抓住时代的机遇就能够释放数字时代的女性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提出,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也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采用SWOT分析法,概述了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新的形势下,滨海新区旅游业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从而避免资源浪费;要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合作,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环渤海旅游圈;要大力研制开发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业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促进滨海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VAR(vecfor autoren ression)模型Johansen极大似然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一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但现阶段的滨海新区还处于自身的增长阶段,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凸显出来;二是环渤海地区对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山东和辽宁地区与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思维和领导力作为事物发展的重要智力引擎,越来越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威力。因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已不同于2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和10年前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所以在总结借鉴两地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发展思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进行的大规模建设,决定了对传统的思维和领导力必须进行更新和完善。新型的思维和领导力将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是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也是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保障工程。为了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平安建设,作者对该区创建“平安泰达”活动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推进滨海新区平安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三张网建设,健全完善滨海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滨海新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挑战,各类型功能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因此,构建与实施滨海新区现有的农用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掌握滨海新区现有用地状况和未来合理使用土地的必要手段。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农用地发展的特点,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一套滨海新区农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两大类指标。同时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做出定量评价,旨在推进滨海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的科研绩效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往的研究理论中推演出工作满意度与科研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工作者实际工作状况调查”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提高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的科研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滨海新区的功能区建设与产业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深圳、浦东明显不同的是,天津滨海新区是在原有的若干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原本已有一定特色的区域,在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呈现出较为突出的产业集聚优势后,如何做到既保持功能区特色,又能够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和整体协调发展,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滨海新区的发展,将对天津城市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城市格局将发生一次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将呈现崭新的形态,这是现代社会的一次城市再造。而与城市密切相关的交通在这个再造过程中凸现出其重要作用,一体化交通体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措施和主要任务。从我国改革演变进程分析了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背景及其基本内涵,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结构模型,并提出了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