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竹诗翰卷》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归庄赠给友人路安卿的遗墨。此书画卷师法宋遗民郑所南之"无根之兰",绘"无坡之墨竹"寓意不认当朝的遗民情怀;所题越游诗九首未收入《归庄集》,诗歌表面吟咏游玩山水,实际是告诫勿忘国耻,寄望中兴;卷后附顾炎武的题识寓人琴之思。该书画卷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还是归庄、顾炎武、路安卿三人易代之际在历史朝代的夹缝中惺惺相惜、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评《中国词学史》扬忠完整而科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的研究,即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历代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研究之研究,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归庄(1613~1673)是清初著名的遗民文学家,擅长书画。他的诗文已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整理出版了排印本。尽管整理者广泛搜集归庄的诗文篇什,但仍有遗漏,笔者在康熙年间陆次云编辑的《皇清诗选》中发现了一首不为排印本《归庄集》所收录的归庄佚诗。这首佚诗题为《次答陈皇士怀  相似文献   

4.
胡宏的文学思想基本受其理学思想影响,信奉“斯文”即“斯道”,认为斯道即尧舜孔孟之道,斯文的重点和目的在于道之传,而不在于文之饰,论文尚道、尚实,反对空言,极为轻视鄙薄词章之学、诗赋之艺。  相似文献   

5.
张伟  杨峰 《东岳论丛》2023,(8):12-18+191
昆山本《归先生文集》是归有光文集现存最早的刻本,由归有光的儿子子祜、子宁编辑,其弟子王子敬等仇校。自康熙年间钱谦益、归庄对此本颇加訾议后,它一直没有得到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昆山本的初刻本成于万历元年,刊刻比较完善。它之所以受归庄等人诋排,最主要的原因当出于门户之争。此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归有光及相关研究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对李贽思想的接受过程是中国文学思想近世化演进中的一支重要脉络,"五四"则是这一演变脉络中的凸现环节,而周作人的文学思想又是立于其峰颠的典型个案.本文通过分析周作人对李贽文学思想的接纳、变异这一个案,探讨李贽思想在被接受过程中的演进轨迹,并认为周作人的文学观来自西学与中国传统,而传统多于西学,传统中又以李贽的影响最为有力.李贽的人学观直接促成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李贽的文学表现童心说,促成了周作人文学是人的自然天性表现、且以表现之自然为美的文学思想.周作人发现了李贽人学思想中的现代性因素,并用西方科学化、人本化融释李贽思想,使之在周作人这里进一步世界化、近世化了.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学界普遍认同明代遗民归庄是一个"坚守遗民立场的节士"。但是,爬梳历史材料,却可以得出一个与所谓的"共识"不太相同的结论。顺治前期,归庄恪守遗民立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庄的政治态度出现了变化。他由一个坚定的明朝遗民形象,悄悄地朝一个忠实的清朝子民的立场嬗替。对南明王朝的失望以及清朝对儒学的推崇,对文化的封锁,还有他本人经历鼎革后人生观的转变等等,都是造成归庄立场嬗替的原因。归庄的转变实际上正代表了当时遗民们意志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经学思想涉及到某些文艺问题,其中有创见或新意者,是他的“《诗》无达诂”说和“中和之美”说.“《诗》无达诂”严格说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思想,而是“物莫无邻,察视其外,可以见其内”、“见其指者,不任其辞”的经典解读方法.它对于文学思想的价值,是给文学阅读活动提供了认识上的重要启发.“中和之美”说对先秦儒家的“中和”思想作出了新的解释,董子把它纳入到顺天法地、天人相应的思想体系中,由天地具有“中和之美”而落实为人的修心养性功夫.因此,“中和之美”说也并不是本色的文学思想.但是,由于它涉及到了人的情感,认为怒、喜、忧、惧皆宜“反中”,就包含了人的情感应当如何表现的问题,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新出土文献为孔子文学思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思路、新方法,对研究孔子文学思想的内容、体系和历史定位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孔子文学思想的认识,使之呈现出独立性和系统化的特征,既能与其"礼乐"思想相衔接,也成为中国文学思想在春秋时代已渐趋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潘水萍 《殷都学刊》2011,32(2):81-86
周作人之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把儿童文学纳入新文学的宏观建构中;二、对"言志派"与"载道派"两大新文学源流的批判性反思与鉴照;三、潜心于"冷落冲淡"与"逸趣横生"的散文风格创作实践。概而论之,周作人之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强而有力地标举和昭示着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应当在"古典"与"现代"的持衡中获得新生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1.
"人事"一词在沈从文文论中出现的频率之高,使用范围之广,意义指向之含混与多义,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是一个也许最能传达出沈从文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承载其非主流文学思想的关键词,它联结着沈从文创作与思想的各个重要方面,从中可以发现沈从文文学思想的独特表现形态和充分个性化的艺术运思方式.  相似文献   

12.
承弘正诗文复古思潮之绪馀,嘉靖前期的文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顾磷、崔铣等复古派成员将精力转向道学;唐顺之、王慎中等人主张师法唐宋古文,并接受阳明心学影响;杨慎、高叔嗣等人主张师法六朝或中唐诗,追求情韵深远或藻思丽逸之美.他们为文学思想从复古到革新方向的发展作了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13.
康毅 《理论界》2014,(4):131-133
同处轴心时代的先秦和古希腊,在文学思想上有些概念提法是类似的。然而如果突破传统文学批评对文学的本质和形式的研究,从跨学科的角度挖掘各自文学思想发生的根源,会发现有些概念只是表面用词相同,其整体内涵、文学功能和文化影响大相径庭。先秦的文学思想中总是蕴含着对内在生命的关怀,而古希腊文学思想则总是指向外在的真理知识的求索。  相似文献   

14.
梁实秋灵性笔调下的散文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和"气度之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是构成梁实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启了中国20世纪现代散文独特思维与内在情感的审美书写,其丰腴而优雅的文调始终灌注着一种健康人生的旷达馨宁和睿智俊逸的生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梁实秋散文蕴含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的魅力,对于当下建构21世纪中国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有崇尚浅俗的倾向.真诗在民间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创作趋向浅俗,在李开先和徐渭诗中已有所反映;而更多反映此一倾向的,是华善述.他的一千四百多首《杂诗》,似有意探索诗的浅俗化.接着是袁宏道们,诗歌创作信口信手,间杂俚语.此一种世俗化倾向在戏曲中的反映是主张以俗语为南戏,越俗越家常,使奴、童、妇、女易晓,乃为得体.此一思想倾向最突出地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市井小说《金瓶梅》的出现,从题材、人物、语言到它所蕴含的观念及其读者群,都反映了文学思想向着市井世俗的巨大转变.文学思想之此种倾向,与其时之商业环境,与其时之思想多元化,与求真反伪之思潮,与部分士人人生旨趣之世俗化都有关系.求真,故信真诗在民间;反伪,故讲求在心灵中自然流出.讲本色,讲性灵,讲用家常语.诗歌的此种世俗化浅尝辄止,戏曲与小说这方面的成就高些.  相似文献   

16.
艾略特影响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思想,主要是诗的非个性论和形式论。这两个文学思想的来源,可以通过济慈的文学思想而追溯到康德美学的形式论。此外,这两个文学思想还受过其他诗人和文论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新确认、确证李睟光的文学思想是对李睟光文学批评的整合、系统研究的必要前提准备,而性理学哲学思想又是李睟光的文学思想的基础,所以,关于李睟光的文学思想与其性理学哲学思想的关系论证以及确证李睟光的文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就成为李睟光文学批评的系统研究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司马周 《船山学刊》2010,(2):154-156
从陈子昂以雅革浮到韩愈、柳宗元抵轹晋魏这段时间,中唐文风经历了由华靡富艳、艰涩曲奥到朴实庄严、浑厚流畅的飞跃。萧颖士对于中唐文风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研究其文学思想,能探究中唐文风的理论体系。作为常州进士的第一人,其文学思想的变化是整个中唐文风变化的写照,他对中唐文风的形成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9.
宗经与辨体──论四杰文学思想二重特性与唐代前期诗史演进趋向许总一在唐代前期诗歌发展进程中,四杰的文学理沦与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深刻影响。归纳其主要成就与贡献,一是针对唐初诗坛浮靡纳碎的积弊的最初之革新,一是适应建功立业的人生意气的表现的新体之...  相似文献   

20.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观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申为自然奔放的审美风格,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阳明心学继承和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