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对象,由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是纷繁复杂的,主体审视、改造客体的角度又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就为我们对认识客体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多年来,学术界对认识客体的分类及其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有的把客体分为物质客体与精神客体,或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  相似文献   

2.
论认识客体     
认识客体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深入探讨认识客体范畴的内涵与外延,阐明认识客体与认识对象、实践对象等对象范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揭示这些对象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中所蕴含的复杂的认识论问题,对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重要意义。一、认识客体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对认识客体范畴的探讨,还没有在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有关哲学  相似文献   

3.
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主体是构成认识系统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都渗透和贯穿着知识的作用。知识作为认识的对象,反映着认识客体的本性;知识作为主体结构,包含着认识主体的要求;知识作为工具,则是连结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的中介。研究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离不开研究以工具为中介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在工具、主  相似文献   

4.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知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析认识和综合认识、抽象认识和具体认识等等。但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主体以实践为中介,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过程。主体反映客体,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客体被主体所反映,转化为主体观念中的内容。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表现为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认识活动的信息中介李家芝在市场主体的各种认识活动中,市场认识客体并没有直接进入主体,而是以信息的形式进入主体的头脑,主体正是通过对认识客体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获得经验性或理性的知识,才在思想上掌握了客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认识主体认识客体...  相似文献   

6.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体反映客体的一种观念活动,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由多种活动和功能集合起来,并产生一定结果的动态系统。人类认识活动客观上存在着“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的三者统一结构。近年来,在认识论领域,对主体、客体及其关系问题研究较多,而对认识中介问题却较少论及。认识中介应该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对象。列宁曾明确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事物进入人们的认识领域,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些认识客体具有各种各样的特点,有的客体在空间上或时间上极为遥远;有的客体由于范围太大或太小,或它存在和发展的延续时间很长或很短,以至于难以被观察到;有的客体由于其物理属性,直接实验不可能;有的客体由于其价格昂贵,直接试验经济代价过高;如此等等。认识客体的这些特点,再加上人们各种认识条件的限制,迫使人们用模拟方法来研究客  相似文献   

9.
物质客体的属性要阐明物质客体范畴,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属性范畴。这里所讲的属性就是物质客体的属性亦即物质实体的属性。不可能有脱离物质客体(或实体)单独存在的属性,属性总是属于实体,刻划客体特征、特性的东西;同样客体(实体)也不能脱离属性而存在。人们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客体的属性。莱布尼兹说,凡物莫不相异,即宇宙间没有任何两个全部属性都相同的客体,这可以算是一个定律。全部属性相同的客体就是同一个客体,所以,认识了某一特定客体的全部属性,也就是完全认识了特定客体本身。属性范畴对物质客体论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这里。关于属性范畴,已有许多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形式逻辑从概念的内涵上,数理逻辑从谓词或命题函数的形式上,辩证唯物论从质、量等范畴上讨论属性范畴。  相似文献   

10.
论述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是人的认识创新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认识主体为认识创新明确了方向,认识主体的意识创造性是认识创新实现的灵魂。认识客体是认识创新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客体对认识创新具有制约作用。认识工具是认识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桥梁,认识工具的价值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认识工具的创造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成果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1.
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然经历从自然物质世界到人和社会自身,再到人类精神的客观产物的变化过程。科学技术是人类精神的客观产物,越来越成为人类认识的主要客体,这正是客体自身否定之否定逻辑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清醒认识和主动把握认识客体向科学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相互依赖的基本范畴。在当前的认识论研究中,关于“认识主体”的探讨非常活跃,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比之下,“认识的客体”却似乎受到冷落。这种主体与客体研究的不平衡状况,不仅影响人们对认识过程的探讨,而且也势必影响对主体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认识的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在史学认识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史学家和作为认识客体的客观历史本身,构成了史学认识的两极。两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史学认识的发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它要回答作为认识客体的历史是什么?其构成和内容是什么?还要回答作为认识主体的史学家如何构筑自己的认识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认识方式,达到对被认识客体的认  相似文献   

14.
对认识实际发生可能性的讨论,过去仅限于“具体”这一层面。须知具体客体的存在,要以无数构成要素为前提,所以认识必须要深入到客体的结构中剥离出要素,并加以认识,最后才可能综合要素,形成对具体客体的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新贡献杨宁主体和客体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认识史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而展开其内容。”①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人类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史的一个核心内容。一般认为,哲学认识史的实际过程,是从客体入手,进而...  相似文献   

16.
在认识论中 ,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中 ,除了主体的本身素质影响对客体的认识外 ,认识方法的转换在认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认识方法的转换包括 :环境的转换与变易、物质工具的转换、认识框架和意向的转换等等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主客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过去,由于对认识主客体缺乏研究,因此影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入发展。近几年提出并探讨的认识主客体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们切不可抹煞它的积极作用。但在前一个时期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对认识主体的研究,而忽视对认识客体的探讨。实际上,认识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因此,要将关于认识主客体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必须要加强对认识客体的研究。本文试对认识客体的涵义、类型、特性等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符合论”与方法论诠释学 符合论的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它的基本思想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客体相符合,如果相符合,则认识为真,否则为假。符合论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存在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自存的客体;二是存在具有认识能力的主体;三是主体能够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去认识客体,即主体的认识、思想能够与客体相符合。这也就是罗蒂所批判的传统认识论的基础主义和表象主义。不管是主体符合客体(传统符合论)还是客体符合主体(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符合论的关键都在于确立符合的标准,即衡量认识正确性的标准,而正确性的认识就是真理。可以说,近代哲学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其实他们所寻求的就是正确性,“即如笛卡尔,谈的虽是自明性与确定性,实则仍是正确性的一种变式。”即正确性垄断了真理。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确定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满足了认识主体需要的属性,使由此肯定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