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自珍思想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家世与思想渊源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龚氏是浙江的右族,“簪缨文史”,累代仕宦。他的本生祖父禔身是个举人,过继祖父敬身是个进士,都在北京作过官;敬身后来由礼部外放,官至迤南兵备道。父亲丽正在嘉庆初年中了进士,供职礼部,外放官至苏淞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外祖父段玉裁是赫赫有名的文字学家。龚自珍十二岁就开始从外祖父学习《说文》部目,可谓学有根底。他很有才华,少时所作诗词文章“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外祖父却担心浪漫的诗文有害于学问功名的“正途”,特别告诫外孙要读经治史,“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但龚自珍以后偏偏走上了名士的道路,三十八岁始中进士,后官宗人府主事、礼部主客司主事,仕途蹇滞,潦倒终生。  相似文献   

2.
龚自珍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平和思想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玪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生于府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的官僚文士家庭。伯祖父名敬身,字屺怀,号瓠伯,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官至迤南兵备道,著有《桂隐山房遗稿》。亲祖父名禔身,字深甫,号吟臞,乾隆三十四年会试中正榜,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臞山房诗》。父名丽正,字赐谷,又字赐泉,号暗斋。嘉庆元年(1706)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诸书。母名训,字叔斋,贵州玉屏县知县、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龚自珍幼年好读《梅村集》、《方百川遗文》和宋左彝《学古集》,“三者皆于慈母帐外灯前诵之。吴诗出口授”(《三别好诗序》)。在优越的家庭教育下,龚自珍从八岁至少青时  相似文献   

3.
在清代镇江府的文化版图上,金坛段玉裁氏族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段玉裁幼时跟随父亲读书,后师承著名考据学家戴震,在朴学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段玉裁及其子女均能文,段氏外孙龚自珍既是著名的今文学家,又是颇负盛名的诗人.段玉裁氏族在清代学术文化史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释“家”     
商代甲骨文中有“家”字。 “家”之所以为“家”,《说文》勰释说,是因为“家,居也。从宀,豭省声。” 对于这个解释,段玉裁早就表示了异议。他说:“按此字为一大疑案,豭字省读家,学者但见从豕而已;从豕之字多矣,安见其为豭省耶。何以不云叚声而纡回至此耶?” 段玉裁的怀凝是正确的,他的反问也是有力的。但是,他在问倒了许氏之后又提出了自己的假说,这假说却也是错误的。他说:  相似文献   

5.
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连绵词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玉裁的连绵词观主要反映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一书中,段玉裁认为连绵词的构词特点主要表现在二字成文、双声迭韵、单呼累呼、拟音等主要方面;他还认为连绵词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因而连绵词在语言的历史演变中产生出各种变体;对连绵词的训释,段玉裁认为连绵词不能异训,不能分训,不能因形求训。段玉裁的连绵词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于古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已经重印发行。这部书是训诂学和文字学的重要著作,而段氏在注文中引用了一些四川的方言和名物以印证古语古事物,是其特色之一。本文仅就此一特点,略作介绍,并对这一训诂方式在训诂学上的源流和地位略加申说。 段玉裁,字若膺,一字懋堂,江苏金坛人,生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在他的一生中,自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近十年的  相似文献   

7.
乾隆元年(丙辰)春,郑板桥赴北京试礼部中式成进士后,第二年方南归扬州。在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做了些什么?从已出版的郑板桥诗文集、年表等各种资料中,我们只知道他在这段时间里写过一些赠答应酬诗,如《赠瓮山无方上人》、《赠图牧山》、《赠胡天游弟》及呈诗执政、与伊福纳兼五游西山等。如无事羁绊,仅因交往应酬而留驻北京一年多,有那个必要吗?何况他在进京赶考前一年已与十七岁的饶氏有约,考后回来要纳她为妾。因此,正如他雍正十年中举后第二年却不进京应试——因患大疮,去小海外祖父家养病——而留下一段行踪的空  相似文献   

8.
释洞过水     
《释洞过水》曷为作也?为《记洞过水》而作也.《记》两收戴段二家之集,今先明作者,以理误编之惑;次释水名,以订俗说之诬.段玉裁《经韵楼集》(道光元年刊)卷七有《记洞过水》(代寿阳令龚导江),《戴东原集》卷六亦有《记洞过水》(己丑代),不云代谁;惟“从者应日昨雨盛”,段玉裁乾隆壬子《覆校札记》出校语“本作雨甚”,段集正作“雨甚”,以此为异,余文悉同.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公元一七六九年)下云:“是年作《记洞过水》一文,自注代寿阳令龚导江.”又谓《戴东原文集》亦有之,“一字不异,未知段作或戴作.”寻光绪壬辰张煦监修本《山西通志·山川考》“入汾四水·洞过水”未录龚导江《记洞过水》,注云:“案此记乃戴氏震作,见东原本集”,不云段作,亦无疑辞.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下不云作记,乃于“三十五年庚寅”下云;“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导江)《记洞过水》一篇”,与戴集注“己丑代”者有一年之差,今  相似文献   

9.
阮元与段玉裁之恩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观阮元与段玉裁交往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恩"是主要的,"怨"是次要和局部的.阮元对段玉裁这位长辈是很尊敬和信任的,对他的学问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段玉裁的角度而言,他与阮元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他对阮元的最大不满在于段氏认为自己在参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写工作时,扮演了"为人作嫁衣"的角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段玉裁在编写《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时实际担任"总纂"的重要功绩,但也不能因而否认阮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的古声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起古音学的发展,不能不提到段玉裁。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当时就被“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然而,这仅仅是就他的古韵分部而言。至于段玉裁的古声类观,不是无人提起,就是被人斥为“不憭古声之故”,而“闇于双声”。这都是对他的误解。段玉裁在《答江晋三论韵》书中曾经指出:“古之双声,非今三十六字母之声;古之叠韵,非今二百有六之韵。”可见他对古今声类的不同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段氏生前并无专书专文论及古声类学,他对古音声类的看法,大都零星散见于《说文解字注》中。本文即是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冀图以此揭示段氏在古声类学上的一二用心。  相似文献   

11.
语源是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即命名的根据.有时为了弄清某些训诂上的疑难问题,需要从语源上求得彻底的解决,段玉裁在注释《说文解字》时正是如此,因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段玉裁的语源理论是在他的训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例如他的“声义同源’说。“声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段玉裁的生平,刘盼遂先生早有《段玉裁先生年谱》一书详细记述,其他同志也有过论述。这里仅就段玉裁家世作一些考实。 段玉裁雍正十三年(1735)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三代庠生的家庭,为金坛段氏百三公第十八世孙。段氏在金坛是望族。当时金坛有一句俗语:“于王新发迹,虞段旧人家。”因为金坛有四个大家,即于、王、虞、段四姓,“科举莫显于于氏,文献莫盛于王氏,而皆敛手推虞段为望族。虞兴于明初,段氏种德自宋,绳绳六百年。”(王鸣盛《段氏家乘序》)大约在南宋高宗南渡时,段氏百三公由河南迁居金坛,为金坛段氏始祖。百三公“为人厚重,力学,慨然怀范文正公不为良师即为良医之志。”(毕沅《段氏重修家乘序》)他终身以医为业,救济世民。他临终嘱咐儿子段康年曰:“宋室日促,非可仕时也,惟医可托迹耳。”  相似文献   

14.
<正> 康基因(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他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苦读不缀,於乾隆十八年乡试中举,二十二年会试中进士,即被分发至江苏任知县。以后二十年中,在江苏、两广任知县,同知,最后升至知府。乾隆四十三年,他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表现出来的哲学观点和思想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段玉裁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古代学者,他对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谬论的批驳,对朴素天道观的阐述,对语言文字理论的观点,以及重视实践,不迷信古人的态度,表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他用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观点来研究词义的演变发展,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方法解释词义的方法,以及他常用的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表现出他的辩证法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同时指出段玉裁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重视同义词的辨析与比较,他辨析的重点是同义词在运用中的“同”和“异”。辨析时,他采用一定的程式,一定的术语,使同义词的分析程式化,一目了然,清楚明白。段玉裁是常常采用“浑言”与“析言”对举的方式来辨析同义词的。“浑言”是笼统地  相似文献   

17.
乾嘉年间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全盛时期,那时,群星灿烂,相映生辉,而段玉裁则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他以自己优异的学术成就,在我国语言学史上闪烁出不息的光芒。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或懋堂),江苏省金坛县人。段氏一生著述甚富,代表作是《说文解字注》,音韵方面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六书音均表》中。他不但在文字训诂方面贡献很大,而且在古音韵学方面也有所发明,著名的“同声必同部”理论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下面试就有关这一理论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段玉裁一生校订古籍数十部,具有丰富的校勘实践,对校勘有着独特的认识,并曾与另一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展开过持久的学术论争,留下了十多篇校勘文章,被誉为"理校"的巨人。本文以清代学术为背景,结合段氏的学术理性、知识结构等,探讨传统文化语境下段玉裁校勘学的特色,认为清代学术范式要求他以"求是"为目的,规定了他的校勘目的必然为"定是非",段氏的校勘理念导致了他采用"改字"的处理方式,而段氏的学术素养、创新精神,也将理校推到了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9.
段玉裁的方言调查伴随着他的游宦生活;段注引用方言材料并指出其具体属地,旨在说明字词的形、音、义及其关系;段玉裁的方言研究注重目验和历时、共时的比较,其材料及方法可供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钱沣,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生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通政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他为人清廉刚正,不畏权贵,为海内钦仰,且擅书画,工诗文,为清代云南一大家。但是,他在生前对自己的著述,不甚存稿,仅手订过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