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伦理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贺尊  汪小勤 《江汉论坛》2003,1(9):37-39
本文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入手,阐释了“和而不同”是伦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前提;伦理学中体现经济学思想、经济学中反映伦理学内涵是伦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中介;伦理经济学作为伦理学与经济学融合的产物,其价值就在于改善经济决策的伦理质量。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偏爱于纯粹的数学模型或中性的分析工具,而应把伦理学方法“皈依”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去解决当前信用缺乏、价值判断缺位等实际问题,为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伦理指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逻辑起点的“经济人”和“道德人”概念 ,是基于人性假设的理想类型 ;“道德人”和“经济人”理论上的疏离不仅带来了理论范式上的歧争 ,更严重的是 ,由此带来的制度安排也有悖于行为主体的真实选择 ;经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应在原来假设的基础上各取所长 ,这样才能较真实地反映人类行为的多层面相 ,进而不断优化现实中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方向瞻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科斯搭建起法律经济分析的桥梁后,谈判分析范式因其能够将法律经济分析统一在效率主题下而成为主流分析范式。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博弈分析提供的特定环境下主体间互动的分析框架更适合进行法律分析,博弈分析成为新的主流分析范式。但同时,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挑战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理性选择假设,现实性更强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正在形成中。那么,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何在?从法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依赖于理性选择理论这一基础理论的进步。“理性”概念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精炼,形成“新理性选择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引导法经济学将向更加实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乐 《理论界》2011,(5):89-91
摩尔是20世纪元伦理学的开创者,其伦理学研究方法以直觉主义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以伦理语词、概念、判断及其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对传统的规范伦理学的批判为切入点,以"自然主义谬误"为其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契机,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完成了西方伦理学和价值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伦理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思维向度、研究方法、价值功 能、理论视野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对伦理学应当以什么为逻辑起点来构筑自身 的理论体系理解不清,价值呈现不明,致使伦理学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伦理学应 当以对人性的正确分析为逻辑起点,既注意行为的如何,又注意行为的应当,这样才能既有 利于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又有利于引导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使伦理学真正成为“行动的艺 术”。  相似文献   

6.
经济伦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新 《云梦学刊》2004,25(2):30-31
经济伦理学是当前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体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和融合。就目前国内外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经济伦理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使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得到深化,领域得以拓宽,方法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中之 《河北学刊》2001,21(3):24-2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潮流。作者认为 ,在 2 1世纪中国 ,围绕着遵守基本经济活动规则 ,道德手段的调节比过去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框架。正确分析“国际接轨”,更好地与国际经济伦理学界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国传媒经济研究正处于百家争鸣的起步阶段。笔者针对周鸿铎教授的观点“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认为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与进路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讨论一个研究对象必须把它置于恰当的学科话语框架内才有意义。研究指出:传媒产业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应是传媒经济研究的两个主要范式,而选择媒介产品作为研究起点是最佳的进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伦理与西方中心论——发展伦理学的一个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身份并不是西方中心论的必然条件,但目前的西方发展伦理学在本质上仍是西方中心论的."神圣古希腊"是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作为一种自我中心论、种族中心论,作为西方历史、精神和逻辑优势论的统一,西方中心论是对东西方关系、西方文化自信的扭曲反映.没有对西方中心论、种族中心论的超越,也就没有发展伦理学的真正合理化.对"发展"本身、"伦理"本质及"学科"建构方法进行深层反思,是发展伦理学超越西方中心论的重要知识基础.确立全球视野、推进感性交往、加快自身发展,是应对西方中心论的重要实践路径.在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也要避免走向东方中心论或其他类型的自我中心论、种族中心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16日,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际,广东经济学会、华南农业大学、《学术研究》杂志社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研究院在穗联合举办“新制度经济学南方论坛暨《新制度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制度经济学》一书,与会者对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框架、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入的分析探讨。一、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框架。新制度经济学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逻辑框架加以整合,才能将新…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伟 《江汉论坛》2008,3(4):10-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需要从"问题"中升华出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论"--马克思主义总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这一科学范式作为明确的理论指导,其主体内涵是通过劳动过程整体历史(演化)观,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劳动过程一价值一资本一市场经济,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内生于历史逻辑过程.这一范式并不意味着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任何的放弃,而是着眼于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具体经济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作为分析范式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转向表征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自觉。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造成的,文明危机的价值忧思诉求生产生活实践的根本变革。从实践哲学维度反思现代生态伦理学理论发展,走出利益逻辑、生命逻辑和生态逻辑道德拓展概念思辨式理论路径,基于“感性现实人”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社会生活,在生态理性实践和生态德性养成中建构生态伦理学价值旨归。可以说,唯物史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学实践哲学路径生成既是现实实践诉求的理论“应然”,也是理论阐释实践的现实“必然”。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它把价值判断和文化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 ,不仅对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动因解释更加全面深入 ,而且对于描述和分析宏观层次上的集体行为和长期选择也有很强的说服力 ;同时还把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分析范式。本文具体阐述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逻辑、理论的界定以及社会资本、有效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对道教伦理思想中基础的道德概念、道德命题和道德推理进行有效的和可靠的理解,有必要运用"做哲学"和"做伦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工作,并以此得出关于道教伦理的知识性结论.做道教伦理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析的方法、解释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注重对道教伦理经典文本中的道德语言进行逻辑的分析和语言的分析,解释的方法注...  相似文献   

15.
1."沟通":经济伦理的研究范式经济伦理作为一个表征经济行为与伦理规范之间复杂关系的边际概念,它所要考察的问题,并不是由其他领域或学科如伦理学带入经济学的,而是经济学在自身发展中必然产生,并且仅靠经济学这门学科自身又无法解答的问题。经济伦理问题滋生的根源、性质及其解决路径决定了任何"应用模式"都难以真正全面奏效。经济伦理作为一个"现代性"问题(万俊人语),就是关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合道德性或道德合理性问题;经济伦理指的是产生于经济活动并用以约束和调节人们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极有必要用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来指导和建立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的比较,提出关于转轨型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7.
纵观虚拟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我们发现,虚拟经济是中国具备自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以实物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对立面,以对全部经济活动重新划分为逻辑起点,准确定义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进行基本的逻辑辨析,有助于澄清虚拟经济研究领域的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虚拟经济研究的出路在于保留其作为中国经济学特色理论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回避与"实体经济"对立所形成的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放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提法,尤其不宜重新定义业已成熟的实体经济概念,而是遵循虚拟经济概念的创新性,作为一个新概念的对立面,重新理性地选择一个作为虚拟经济对立面的新的经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的范式概念是从科学哲学的理论中转移过来的,它保留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的基本涵义。换个角度说,在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研究中移用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意味着我们把经济学实际上界定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把经济科学的历史发展纳入科学思想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考虑。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动态模式可用如下形式表达:原始时期~范式形成时期~常规发展时期~范式转换~新的常规发展时期……这是一种逻辑推理意义上的分析。若将经济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科学来看的话,范式转换的动力又同时来自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社会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换脑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进行范式转换,任何试图以传统理论解释改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燕连福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02-105
中国传统伦理学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反对元叙事模式、反对中心主义的"对话"范式.这种对话范式的核心是事物之间相"交"(交感、交融、交流)的矛盾运动,强调对立双方水乳交融的统一即"通",以达到"和"这种中国传统伦理的最高范畴.由这种"交通成和"、"化生万物"的"对话"范式不仅可以推出宇宙万物运行的伦理秩序,也可以推出人类社会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其为解决目前全球道德危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法与经济学分析范式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形成、运行及效果,是法学与经济学互动融合的产物.跨学科研究范式和法与经济学自从产生就存在逻辑勾连,经济属性、发展本位、效益价值以及限权理念和法与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契合决定了法与经济学分析范式在跨学科研究中的适用.这种适用对于丰富经济学与法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强化经济学与法学的当代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