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芳 《齐鲁学刊》2004,(5):154-156
新时期女性写作在自我的行为规范、情感理念、生存困境及其解决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充分验证了女性自我对男性中心文化的反抗、无奈和绝望,其对女性自我精神困惑与分裂的展示是女性自我救赎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反传统"是鲁迅自由意志的高峰体验。鲁迅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思想家,以生命主义去阐释鲁迅的反传统,既符合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逻辑,也符合生命主义文化的理论实际。鲁迅反传统的关键在于发现"仁义道德"吃人"。"吃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单纯的理性判断,而是一个充满着自我生命体验的意象,是少年鲁迅"吃人情结"的升华。它既揭示了人的存在悲剧,又高扬着"反抗绝望"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3.
《野草》是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诗话抒写,是反映鲁迅意志和"野草精神"的独特诗学文本。鲁迅的人格与意志、黑暗与虚无、绝望与孤独的情绪都得到了象征性的隐喻书写。《野草》所反映的鲁迅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不仅仅是作者生命个体独自一人的,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广阔而深沉的精神现象———坚持追寻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意志,坚定地反抗现实层或思想层的绝望。孤寂与绝望的美学蕴藉,是生命个体独立桀骜的不屈品格,是号召千千万战士砥砺坚强的人格意志为精神之自由独立而奋勇抗争。  相似文献   

4.
<野草>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之诗.通过<野草>的创作,鲁迅探求和追寻着生命的言说.这种"反抗绝望"的生命言说,既是鲁迅个人生活和经验的产物,也是鲁迅在孤独乃至绝望的境遇中,对自我心智的一场考验,是鲁迅在彷徨中求索,在孤独中反抗的艺术见证.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海派文学的生成是与某种自由而商业化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相链接的.在新的文化时空中,新海派女性散文作家以自己的书写形式和精神姿势,行走于时尚与世俗、当下与过往之间,言说着关于城市、关于女性、关于自我生命的种种存在.尽管新海派女性散文尚不具有深度写作模式的分量,但其作为"城市的心灵",自有文学和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霓 《学术探索》2009,(2):17-21
现代工具理性文明对个体精神的物化作用催生了审美现代性,其思想的核心是,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反抗作用能使个体产生一种内驱力,去质疑现代异化文明,寻得精神救赎并重新确立自我。然而,审美现代性把启蒙现代性置于绝对对立的位置,缺乏合理性;发轫于现代性中的审美主义却要消解现代性,否定了自身的存在;审美主义变成“精英”空谈,陷入固步自封、“自恋”的怪圈,丧失了对大众的救赎功能;艺术的泛生活化和货币化颠覆了审美主义艺术救赎的主旨。这就注定了审美主义无法实现救赎,现代人在寻求精神自由时无奈地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表明了人是自我生成、自我创造和自我否定的存在者.因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可能性的无限展开.以往一切社会由于只是实现了人的某种可能性,人便成为了"某种人"而不是"人本身".由实践观所形成的正义社会是"无元价值"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每个人的自由不是自由主义式的"相互并列"而是"互为前提".自由就是"无元价值"的平等,平等就是"无元价值"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立人"是鲁迅始终如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中间物"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要途。在对"立人"思想的建构中鲁迅展现了强健而独异的文化个性气质。其本质是在"立人"引导下对古今亦然的奴役关系和权势力量的拒斥。其表征呈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一种浪漫化激进的个性气质或虚无的激进,它以"进化"的择优精神,通过强化生命意志和个体精神来对"无物之阵"进行"绝望"的"反抗";其二是忧愤深广的虚无主义个性特征或激进的虚无,它是"转化"的"中间物"的那种"彷徨于无地"的精神焦虑,鲁迅从"虚无"出发看到了生成"实有"(希望)的可能,从而为"反抗绝望"提供了前提和意义。在此意义上,虚无的激进和激进的虚无,本身就是一个有关"中间物"命题。  相似文献   

9.
自由理念和纯粹原则的"实在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先验存在形式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和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可能性的前提:首先,这样的"实在"不可否定,它是"自我"与世界如此被区分的必然;其次,这样的"实在"就是人的"此在"过程的真实,它不但是自然的,而且是自由的;第三,这样的"实在"含义区别于普通理性下的经验对象存在,它是关于智性存在的肯定判断,是关于纯粹概念自身非经验进程的确实发生.总之,这里的"实在"是作为纯粹形式规定的存在,它因为理性的实践或意志而将自身的"实在性"必然地转换到被规定的自然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10.
重构史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料作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本身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既定的单纯的存在,它无法主动向历史学家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史料只是在做着一种自我游戏或语言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史料并不涉及任何历史事实。正像语言并不对应于事物一样,史料也并不对应于历史。作为语言,史料的起源与构成,都仅仅意味着它只是以一种语言的方式在进行着某种自由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人的"存在"过程一定是一个行为的过程,即"实践"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区分,而且提供了两者联系和统一的必然条件.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和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道德主体,其本身就具有以自身为目的的纯粹意愿和自由.自由的理念将自然的人引向了自身作为智性的存在,从而呈现出人作为"存在"的真正意义.自由或自由意志所提供的是关于纯粹原则的本体理念,自由的原则或道德律不仅是纯粹的,而且是"实在"的,它一定要通过实践的理性体现在人的行为中,从而使得理性规定的纯粹性和决定性成为某种"客观"的存在.只有人"存在"的过程才能通过实践的理性将纯粹理性王国的真实引领到自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政府精神是政府自主性的体现,是作为主体的政府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积极认可.政府精神的主体是政府实体,这个实体是政府组织与公务员的统一体.政府精神不是单一的某种精神,而是多种精神的融合,主要体现为自由与权利精神、民主与法治精神、正义与公平精神、责任与服务精神.政府精神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内在的各种精神要素有机统一,相互融合.自由与权利精神在政府精神中居基础性地位,民主与法治精神是政府精神实现的保障,正义与公平精神是政府精神的最高范畴,责任与服务精神是政府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国内译学界对操纵学派理论在局部存在着某种片面化甚至机械化等令人忧虑的误读倾向,它忽略了该理论本身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严肃而深刻的探讨,也导致部分具体研究根据某种既成理论套路对史实加以主观裁剪,忽略甚至扭曲了世界或中国自身文学史与翻译史中诸多关于译者反抗和颠覆操纵的鲜活事例,从而失去进一步探索译作复杂的生成机制的可能。本文以一篇具有一定误读代表性的翻译史研究文章为引,深入文学与翻译史内部,探讨一种机械的误读是怎么产生的;从此延伸开去,本文进而走向操纵学派理论本身,在反观国内可能存在的接受偏差的同时,通过理论文本的精读考察操纵理论的全貌,以期对历史与理论形成一种更深刻的探寻。  相似文献   

14.
无论王国维的本真人格论,还是舍勒的精神人格论,皆属情感人格论,都与某种深邃而崇高的情感体验相关。不同之处在于:舍勒的人格概念是一个道德宗教概念,是本质之爱和信仰行为的道德载体;而王国维的人格范畴侧重于生存论意义的本己回归,包括绝望、忧、罪责担荷、自由决断,是为真我生存而筹划的此在。人格之间的世界图像存在差异。王国维推崇本真人格,其心灵结构呈现自然的精神镜像,是对虚无本质和有死性存在予以直观后的决断使然。舍勒的人格论重在构塑神圣价值,而个体人格价值是作为神圣价值的象征而被给予的,是对神圣价值的"分有"。  相似文献   

15.
孙德林 《理论界》2014,(2):143-145
《故事新编》中鲁迅超越了《呐喊》、《彷徨》中"戴着面具的呐喊"和"彷徨于无地"的苦闷绝望,达到了精神自由和语言狂欢的艺术境界,使鲁迅小说达到了新的高峰。精神自由源于作家精神上的自我超越,而民间文化立场的凸现和家庭生活的正常为此提供了基础和力量。精神自由在作品中表现为在思想认识层面穿越古今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在主体精神层面穿越悲剧意识、死亡意识,穿越希望与绝望,以及民间化立场的凸现;语言狂欢具体表现在:语言的结构形式即文体的突破性,语言风格上油滑的哲学意味,抒情赞歌的独特美感对作家自身语言的超越,语言材料上真正的丰富多样性——中外混杂、古今杂糅,雅俗并用及对语言自身的嘲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三元 《学术界》2012,(1):270-273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丰富而深邃,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自由呈现出三种形态:自由精神、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自由首先是精神的自由,自由精神的本质就是真理本身;自主活动是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升,是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等程度的概念,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自由";自由个性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精神和自主活动的最高成果,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把握这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理解马克思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美意识流叙事是在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结构中,中产阶级文学家重新定位自我,在新的历史境遇中开掘出的叙事新领地.作为20世纪初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机器不断扩张以及物化日益加剧的现实语境中的众多反抗性符码之一,英关意识流叙事是上个世纪初中产阶级文学家的一种社会象征和介入行为.本文不是孤立的将英美意识流叙事视做某个个性表达的问题或者纯粹的文学影响问题,而是透过它的显性特征或表层结构挖掘、阐释它的隐义或深层结构,将其定义为超越个别文本或个别作品的一种意义的表达--它既是对英语语言中内在的理性思维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抗和颠覆.又是对日益增长和固化的物化过程的绝望的嚎叫和反抗.  相似文献   

18.
储昭华 《学术界》2004,(4):149-155
本文对伯林"两种自由"理论的真正涵义、所产生的误读及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两种自由"并非平行并列的种类之分,而是自由概念的逻辑层次之别;二者不是相互对峙,而是相互统一的源流关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同样具有自由精神,但作为一种"道化"的自由,其根本缺陷不在于缺少某种类型的自由或自由的某一部分,而是难以开出权利之果.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7,(11):40-46
木山英雄"《野草》论"的核心是要观察一个在写作《野草》之际,仍然未得"呐喊"(战斗)之自由的鲁迅的一场自我重审。时至1924年秋,鲁迅写作《野草》的内在生命契机是要定位不乏犹疑的"彷徨自我",厘定自我内在的存在根据。但木山所看到的《野草》对这一存在目标的完成却是不乏悖论的:直到《墓碣文》这样的高点与深处仍然"没有任何东西完成",但又由某种"最为执著的怀疑"而收获了"在运动着的此刻现在中自立的某种根据",而此一"内在根据"能够令鲁迅进到全面、自由地参与现实生活、置身"战斗者自我"的生存实践之境。与之同时,木山先生亦呈现了《野草》整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围绕重审"战斗者自我"的核心线而往复回环,亦不乏螺旋式上升之势的对极性系列意象(图谱)的象征性展开。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思想史上,思想理论家们竞相探寻“自由之谜”。有人从法律的角度来界说自由,将自由解释为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如孟德斯鸠);也有人将自由看作精神的自由,即精神对自身必然性的认识(如黑格尔)。然而,人是社会性的人,从社会发展的属人状况亦即从人的伦理维度来认识人的自由,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伦理精神,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关于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有一段至理名言:“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的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