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1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分析1.城乡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城乡差异明显自201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延续了这种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当前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折,就是自201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快于GDP增长.2014年全国GDP增速回落至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仍达8.0%,如果减去人口增长因素,则可认为人均收入增长比人均GDP增长快1个百分点左右. 这里还有一个农村快于城镇的状况.201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2%,比城镇快2.4个百分点,而这一状况已持续5年之久.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积极变动,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发展经济要抓环境。环境不优,无异于自断前程。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全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让外商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1—6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3.2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亿元,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1亿元,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亿元,增长3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1.6亿元,增长16.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2014元,增长13.6%。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连年攀升,截至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1万亿元,达到217885亿元人民币。分析其增长成因,有助于促进我国资金的有效利用。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①租金效应;②居民收入;③实际存款利率;接着针对我国储蓄的三种因素影响分别从整体与阶段性角度进行了检验,得出收入效应与租金效应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利率效应始终处于不显著的地位。针对检验结果,我们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量快速增长。本文以1978一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根据趋势图拟合出与之相似的指数回归曲线,然后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分析和识别,找出适合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量的指数回归一ARMA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从理论上讲,如果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很高,物价上涨很快,居民就会减少储蓄而把持有的货币购入实物保值,或进行投资(投资收益率大于通胀率),特别在通胀率高于储蓄利息率的情况下,居民更不会把持有的货币放入银行。 但是,在1994年的中国,在通胀率明显大于储蓄利息率的情况下,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与高储蓄同时并存的现象。1994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6300亿元,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时,1994年的通胀率达20%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3年期、5年期、8年期的定期  相似文献   

7.
居民储蓄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甘肃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选取变量数据,构建关于影响整个城乡居民储蓄的理论函数和计量经济方程模型表达式,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实证检验,确定建立模型的合理经济意义和真实性,综合上述分析,提出针对整个居民储蓄规模和储蓄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储蓄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让中国经济陷入了高储蓄低消费的不平衡困境。本文针对我国高储蓄的发展模式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以及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冲击国内消费降低目前过高的储蓄率,从而改变目前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局面,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居民储蓄是一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居民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经济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居民储蓄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的资金供给状况以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表明,居民储蓄存款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资金供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正>居民储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人均储蓄超万元,告诉了我们什么? 今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截止到2005年12月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4105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万多亿元,居民储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统计显示:居民储蓄每增加1万亿余额的时间在缩短。2001年 8月底,全国储蓄余额才突破7万亿元,仅用4年4个月时间,储蓄余额就翻了一番。从7万亿到8万亿,9个月增加1万亿,而去年一年就增加2万亿,其中2005年1月和5月两个月,每个月净增余额达1200亿、1500亿。  相似文献   

11.
最新的统计表明,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跃上了8万亿元的新台阶。可以说明国民的富裕程度有了再一步的增进。但数字的背后还意味着什么呢?这里不妨做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分析。一、储蓄增加,消费不振。储蓄的大量增加实际上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振。2001年中国的GDP继续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而居民储蓄则达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显而易见,老百姓不愿多花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强化投资、储蓄的重要作用协同并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713个观测值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协同效应、中介效应,分析人口老龄化、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而储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会因储蓄增加而减弱,而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也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增强;第三,人口老龄化与储蓄通过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持续演绎着涅槃重生的华彩乐章。1978至2007年,经济总量增长71倍,投资增长702倍,社零总额增长71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7倍和32倍。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证明,只有开放才会进步,只有开放才能发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10,(9):5-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10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有所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指出,2010年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可能会增多。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针对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服务业范畴的金融业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山东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山东省的储蓄转化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金融农业贷款没有发挥增加农民收入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伴随着居民不断增长的收入水平,目前还有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存在城乡居民之间。本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策略研究这一话题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策略,旨在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据广东省农调队对全省30个调查县256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2002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8%,比2001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见2月12日《南方日报》)。在近年来广东省农民收入增幅长期徘徊不前的背景下,这个3.8%的增长数字来之不易,令人鼓舞。 然而该调查同时显示,去年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中等收入以下农户群体人均纯收入减少,高收入农户群体人均纯收入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监管当局权威人士近日表示,预计到2001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83%,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1,(49):18-19
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