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主要来自唐代的六胡州,以及随沙陀部落东迁之昭武九姓和回鹘败亡后降唐部落被安置在代北的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沙陀崛起代北的主要军事力量,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建立、演变与昭武九姓密切相关。所谓“沙陀三王朝”其历史是沙陀突厥与昭武九姓共同活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有关沙陀族遗民的流向及其活动情况 ,史多乏载。笔者认为 ,沙陀族解体后 ,其族人大都散居于辽、宋、金、夏境内。流入辽朝境内的沙陀人 ,除部分被并入契丹族外 ,大多数仍居住于代北等地 ,并保有“沙陀三部落”建制。辽亡前 ,他们徙居于宋并州一带。宋朝境内的沙陀人 ,绝大多数来自于后汉、后周和北汉 ,其中有不少是沙陀世家大族。他们在宋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因立有汗马功劳 ,故大都拥有各种显爵。金朝境内也有沙陀族遗民。说丰州汪古部人是李氏后裔为“伪托” ,实际上只是一种猜测。流入西夏境内的沙陀人数量当也可观。“昔里钤部”先世 ,有可能是李克用叔父李友金  相似文献   

3.
有关沙陀都督府、沙陀族共同体、沙陀族姓等问题 ,学术界向来说法颇多 ,这些说法与历史事实多有出入。本文依据史料认为 :唐初西域地区并无沙陀都督府建制 ;构成沙陀族共同体的基础是“沙陀三部落” ,不能把早期的沙陀突厥与尔后的沙陀族视为一体 ;沙陀族除沙陀三部落外还包含有其他民族成分 ,学术界过去只将李、刘、石三姓视为沙陀族姓与史实不符。沙陀族姓是沙陀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回纥人、粟特人以及鞑靼人只是沙陀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沙陀的族源 ,沙陀的族源是西突厥别部处月部中的朱邪部落。朱邪是沙陀最早的部族名 ,永徽三年后文献中始以其居地“沙陀”名之 ,贞元年间沙陀人离开沙碛 ,史书恢复“朱邪”的名号 ,于是朱邪成为姓氏 ,沙陀成为族名。沙陀金山卒于开元二年之后 ,而不在之前。沙陀人早期居地当在金娑山之阴、蒲类之西 ,《新唐书·沙陀传》记载有误。在唐、吐蕃、大食、回纥四方角逐中 ,沙陀基本上是与唐、回纥联合 ,共同抵抗吐蕃  相似文献   

5.
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是指从唐末以来兴起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以沙陀三部落为核心,融合奚、突厥、回鹘、吐谷浑、鞑靼等所谓五部之众以及汉族等多种民族成分在内的军人政治集团。这一集团是唐末李克用太原割据政权和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三王朝以及北汉小朝廷统治的主要社会基础。本文对这一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土族李土司远祖系突厥沙陀种,沙陀酋长朱邪赤心为振武节度使,子李克用为唐雁门节度使,后进晋王。李克用于李存勖为后唐庄宗。庄宗存勖死,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即位,是为明宗。明宗即位前夕,李克用之嫡子嫡孙有的被杀,有的逃入阴山。辽金时以白达勒达名字出现。及至蒙古兴起,黑达白达合二为一。元朝廷以西宁洲为李克用后裔驸马昌吉之分地。昌吉死,无嗣,其弟脱脱木耳袭。元亡明兴,脱脱木耳之五世孙李南哥归降,是为土族之李土司,并衍生出沙陀后裔三李土司。  相似文献   

7.
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冲 《民族研究》2004,(1):67-71
通过对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所作的考证与分析 ,作者认为 ,沙陀突厥东迁全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东迁始于贞元六年 ( 790 ) ,系自北庭一带迁往甘州地区 ;第二次东迁之途曲折艰难 ,先于元和初年 ( 80 6 )自甘州南徙“河外”地域 ,继而于元和三年自“河外”东迁归唐 ,循西倾山而东 ,走洮水谷地 ,转北而趋石门山 ,款灵州塞 ,抵达盐州境 ;第三次东迁则极顺利 ,起自盐州 ,东经夏、银二州 ,渡黄河 ,赴陉北云、朔二州地界  相似文献   

8.
武沐  冉诗泽 《民族研究》2022,(1):110-125+145-146
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华大一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少数民族对于大一统思想的贡献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实际上,在大一统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少数民族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魏晋南北朝到辽朝,少数民族在大一统的“共祖异族”理论框架下,以炎黄血脉认同为共识,创建了一个个局部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在金、元、清三朝,少数民族则在“我本中国”的理论框架下,以国家认同为共识,建立了统一(或局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其中,以北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性地践行了“脱夷统华”理论;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沙陀人凭借“政治正统”完成正统建构;契丹人更是在“脱夷统华”理论中增添了“北极之下为中国”的内容,扩大了“中国”的内涵。金朝建立后,多民族的中国观被创建出来,中国大一统思想开始进入“我本中国”的理论进程。元、清两朝都是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者。这些思想的积极影响,最终铸成了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布洛陀神话是壮族早期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神话的演述者有其特定的群体和文化语境。其中,布麽在各种仪式场合上演唱布洛陀经诗,是布洛陀神话叙事的传承主体。  相似文献   

10.
辽朝是契丹人于十一、二世纪在我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多民族政权。在它的境内,除契丹和汉人外,还有渤海、室韦、女真、突厥、吐浑、党项、小番、沙陀、奚、霫等民族。因此,对辽朝内部各民族历史的认真研讨,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对辽代奚族社会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张声震研究员以深厚的民族情结、自强不息的钻研精神,一直致力于广西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和整理,其主持整理出版的《布洛陀经诗》、《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八卷),为开展布洛陀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2005年以来,由其提议、指导的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已连续在田阳召开了四次,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参加,极大地深化、拓展和提升了布洛陀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土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吐谷泽说、蒙古说、沙陀突厥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于1981年5月编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一书中倾向于蒙古说,这也是五十年代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土族调查组经实地调查和研究编写而成的《土族简史简志合编》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其后,我们没有看到有份量的具有论证意义的文章,但在1982年11月出版的《土族简史》中不知何故,突然换了一种说法,认为土族与历史上的吐谷浑有关。这以后,《辞海·民族分册》、陈永龄编《民族词典》等…  相似文献   

13.
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桂西和滇南一带壮族民间一直流传着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开创农耕、安排秩序、规范道德、构建和谐的神话传说,民间麽公一直传唱赞颂布洛陀历史功绩的经文;一直传承着始祖布洛陀崇拜信仰及祭祀习俗。近10年来,壮学研究者对壮族民间的布洛陀信仰、经文和祭祀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民间流传的布洛陀神话、经诗和布洛陀习俗进行梳理,诠释其中的文化内涵,阐明其信仰的性质、定位与演变,揭示了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对于始祖布洛陀信仰及其文化的面貌。从理论和实践上辨正互联网上所谓的始祖布洛陀编造说之谬论。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家对西太平洋尼格利陀人的遗传源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之所以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是因为遗传资料几乎一点也没有留存下来。自1976年以来,我们实现了对菲律宾尼格利陀人全部居民的遗传研究工作。这一研究工作包括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和从菲律宾各种尼格利陀人和非尼格利陀人中取血样、在日本进行的实验室工作。我们已经从吕宋岛的中西部(阿埃塔人)和棉兰老岛东北  相似文献   

15.
两汉前羌族迁徙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史料论证了羌族由三苗分离出来后,从原居地——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一带——向北、西北迁徙的历史过程,以及这种迁徙对其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文章还对《后汉书》所述“三危”的位置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挥城市功能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沙之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大城市和其它计划单列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1992年,面积只占全国2%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1亿多人口,却创造了3518亿元的国...  相似文献   

19.
《大金得胜陀颂》建碑八百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吉林省扶余县召开。会上就“大金得胜陀颂”八百年间的保护、管理和研究进行了广泛热烈而又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与会的学者都作了发言,讲述了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大金得胜陀颂”碑立石于一一八五年(金大定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通高三米二十,龙首龟跌。正面汉字,碑阴女真文,为追念完颜阿骨打于此地誓师反辽,获胜建金而  相似文献   

20.
莫教秦皇笑后人杨子才笔者去陕西临潼,曾到县城西南洪庆村的坑儒谷凭吊。有关坑儒谷,后汉学者卫宏在《诏定故尚书序》中记载颇详:"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