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是王金华教授继<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论纲>(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纵向看,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的;横向看,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时期时代理论的精髓.这也正是作者独到选题的价值和基石.  相似文献   

2.
选本选源是操选政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祖谋是当时占有宋词文献最全面的学者之一,<宋词三百首>的选源既广且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况周颐曾助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他的词学见解通过和朱祖谋的"相与探论"也影响了<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蓼园词选>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本,其论词观念对况周颐影响较大,通过况氏这个中介,也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府论>是洛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下篇更是体现了他建设性的政治思想,对整个世界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从权力的来源、权力形态以及他的劳动产权理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政府的产生、权力配置、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政府理论的核心内容.洛克的政府理论在整个近代政治思想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西方的政治变革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严羽的<沧浪诗话>可谓是一部继往开来的理论著作,作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理论,如"妙悟"、"取法乎上"等,对中国古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沧浪诗话>中包含着辨体的思想,体现了作者明确的辨体意识,<沦浪诗话>中的辨体理论是我国古文论中辨体理论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陆云龙与晚明小品文选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云龙评选的<翠娱阁评选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是第一部明人选评明人小品文的总集.陆云龙编选<翠娱阁评选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等文集时,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其对散文有四个明显的要求:第一,奇;第二,强调率真;第三,简洁短小;第四,追求淳厚.陆云龙的小品文选评,就是一个接受、宣传和倡导小品文的过程,也就对散文的革新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儒家<诗>学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源泉.从最初在形式、内容上的攀附<诗经>,并利用孔子删诗的问题为词辩护,到从理论根基、审美原则、诠释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吸收<诗>学理论,清代词学理论的构建受到了来自儒家<诗>学话语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动因有词体本身"尊体"的需要,也有词学构建者经学背景的因素.<诗>学话语的渗入,虽说成为主流经学意识影响词学的重要方式,但也客观上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丰富了词学理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词论的儒家化也从根源上导致了晚清词学的衰落.  相似文献   

7.
叶申芗<天籁轩词谱>吸收万树<词律>和官方编纂<钦定词谱>的优点,在编纂体例、选词等方面体现出其不一样的词学思想,为词谱音律艺术的大众化做出了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公文文体辨析理论的出现,当以蔡邕<独断>、刘熙<释名>为滥觞,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为发展,任昉<文章源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为高潮.公文文体理论也是这一时期公文理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冰山"理论体现了海明威的艺术创作论,体现了一种省略主观表现和隐藏思想主题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其代表作<老人与海>的时代背景、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这一重要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僧肇之<肇论>一书的编排结构历来颇有争议,而所有这些争议的根据乃是基于对<肇论>的逻辑结构的不同把握.从逻辑学的角度对<肇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解读,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僧肇在<肇论>中所展现的思辨深度,从而也必将使我们赢得一个解读<肇论>的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方式.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在僧肇的佛学思想系统内呈现为对"同一与差异"这一逻辑思想的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宋诗百一钞>版本众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的出现是乾隆盛世文化在宋诗选本领域的反映,也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的必然结果.<宋诗百一钞>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诗学思想一方面受格调派影响,主宗唐,另一方面又对宋诗体派流变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其近唐远宋的诗学思想主要通过差异化的诗史叙述得以实现.另外,认为它选诗"从理学标准"的传统看法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以"味"论诗.而以味论词,则始于金代元好问.元氏在<遗山自题乐府>中举出黄庭坚的<渔夫词>和陈与义的两首<临江仙>,作为有味词的代表作.这三首词经过详细分析后,就不难看出元氏所谓"词味",指的是含蓄委婉地包含在词中的深层意思,要细心玩味才能理解.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与<老子>有着明晰的渊源关系,其在道论、无为论、修养论上既继承了老学的基本内核,又在某些层面超越了老学的理论范畴和思维视野,体现出<淮南子>对老学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宋翔凤以《公羊》解《论语》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翔凤是清代常州学派的中坚人物,以庄氏真传说<论语>,著<论语说义>.宋氏认为<春秋>微言莫备于<论语>,故<论语>中的"大义"也须从<春秋公羊>中求之.这不但为常州庄氏的<春秋公羊>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是古往今来众多<论语>著述中最别开生面的著作.本文从著作缘起、研究方法、学术特色等方面作了得失评说,阐述了其人其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阮籍<乐论>和嵇康<声无哀乐论>同为正始时期探讨音乐理论的名篇,前者主张原始的和谐,后者主张自然的和谐.这两种和谐理想均受正始玄风的影响,体现了阮嵇的人格追求.阮嵇和谐理想在魏末的政治环境下必然破灭,他们的消亡预示着士人群体的全面俗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词论批评晚于诗文理论批评,因而受到诗文理论批评的影响和启发,并随着词学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古代词论批评主要体现于词话、词集序跋、词集评点、论词诗词等形式中;古代词论批评具有鲜明的形式特点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刻揭示<书谱>接受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运用通变思维,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鉴赏、批评和运用三个层面,论析了<书谱>对书法艺术审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深刻阐释和准确把握,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一篇轶文--<论基督教的艺术>的写作与思想,从一个侧面探讨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踪迹.本文认为从<论基督教的艺术>这一视角来看马克思关于<论基督教的艺术>的主题的观点经历了三个阶段:批判宗教就是批判现实;批判宗教是批判现实的理论基础;批判现实才是真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塞涅卡(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是古罗马尼禄皇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剧作家和修辞学家.他一生勤于著作,给后世留下不少文化遗产,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有<论发怒>、<论善行>、<论幸福牛活>、<论短暂的人生>、<论心灵的恬静>、<论慰藉>、<论仁慈>以及<塞涅卡书信集>等.他的这些哲学著作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调--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闺秀词话>是一部收录宋至清代尤其是清代女词人生平与词创作的作品.除了少数几篇涉及宋、明女词人外,所收录的超过4/5都是清代女词人,因此,可视为"清代闺秀词话".<闺秀词话>反映了清代闺秀词春色满园、冠绝千古的盛况,对研究清代闺秀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价值主要在三方面:一、地域文学、家族文学价值;二、清代女性词史价值;三、清代女性对词境的开拓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