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学德育应当如何改革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才能适应大学加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已成为德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德育首要而根本的任务就是培育以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和爱国精神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 ,这是大学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最好体现。大学德育的变革离开了这一点就是“错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反常行为的报道很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精神问题,由此,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在大学德育中凸显出来.大学德育应重视精神教育,应树立培养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取向,应分层次、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方多元文化、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应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对策,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知耻:大学德育底线伦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海燕 《学术论坛》2007,1(2):41-44
知耻是大学德育的最低层次底线伦理,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大学德育必须以耻感教育作为基准和出发点。文章从当前大学德育中知耻教育的缺失原因剖析,通过追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探讨知耻底线伦理意蕴,指明知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优秀品质及激发其精神动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知耻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变迁社会中大学德育的价值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传 《江汉论坛》2007,19(2):121-124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使命和大学育人原则的时代解读和庄严承诺."德育为先"中的"德育"不是"先"和"后"的时序性概念,而是价值性概念.本文从价值学依据、结构学、比较学三个维度解读了大学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生命力在于精神存在,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的最高表现形态。大学精神的本质属性有三大特征,即大学本质性的集中体现,大学价值性的体现,嬗变性与普适性的二维性。当今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只有正确处理好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道"与"器"、古与今、共性与个性、墙内与墙外五大关系问题,大学才能彰显大学精神,才能恪守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企业选用人才的首要素质条件不再是个人专才,而是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与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大学德育的新考量.如果大学德育还停留在原有的理念和体系,培养的人才也许还没有被选用就已遭到无情地折旧.大学是现代文明的轴心,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有基本的精神共鸣和文化认同,大学德育必须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要素,致力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大学仪式为大学德育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是高校全员化立体化育人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大学仪式的德育功能分析着手,在归纳解析不同研究视角中大学仪式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利用1500多份问卷调查产生的数据和结构式访谈记录,深入探讨了影响大学仪式德育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历史根基薄弱、文化内涵不足、人文关怀不够、顶层设计缺乏等问题,尝试重新构建有效实现大学仪式德育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主张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实现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立志、克己、内省、涵养、主敬、格物致知等。总结朱熹的德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德育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与新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一所新建大学只有适时提炼和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能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大学的职能.大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体现,是青年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有利师生对人生价值的认知和践履,是丰富、提升大学文化历史价值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人类成果,一种思想宝库,其历史价值将超越物质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周家华 《云梦学刊》2012,33(3):123-126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责任能力。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面临重要的时代课题。根据时代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要围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同时也要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四个教育模块为切入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邹长青  周伟 《学术探索》2014,(5):147-151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体现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理想追求及核心价值的独特气质。大学生品格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塑造大学生良好品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我国大学精神的回顾为经,以大学生品格教育在我国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纬,探析大学精神在构建大学生品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大学德育环境建设,是增强大学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的道德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是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基础。大学德育环境的构建历史性地表现出时空性、主导性、主体性、生命性等实践特质,具体体现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画龙点睛的校训、高雅的人文环境、师生的平等互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教育有着理论意义上的德育效应,在辽宁省高校又有着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为此,探寻一条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和加强德育的可行路径已成为现实必然。作为课题的最后一个部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实践操作的层面具体指出了辽宁省高校应积极关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实践环节,进而才能踏上一条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可行之路,实现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和加强德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德育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度过了许多年代,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知性德育进行"讨伐",认为我国高校中存在道德下降的现象是由于知性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提出新的德育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以知性德育与活动德育有机统一,来解决当前道德时效性低下的问题,共同促进新时期下的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佩琳 《云梦学刊》2007,28(1):130-132
高校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加大培养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机制,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彭亦兵  刘亦工 《云梦学刊》2010,31(5):118-121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深入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德育工作中的功能,积极探索强化高校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办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大发展。本文在浙江树人大学本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民办本科院校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部分向民办本科院校过渡的民办专科院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对德育教育懈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刚 《云梦学刊》2002,23(4):99-100
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大学生对德育教育懈怠的现状,积极地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客和形式的研究,对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