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在全国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形成制约和障碍,积极促进和帮助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的转移、分流、分化进而实现其充分就业对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隐性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流与分化,应该积极推进制度变迁,深化农用地改革,正确选用农业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人力资本量,改善人力资本约束,十个指头弹琴,多渠道分而化之.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来源,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文章在对南阳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劳动力本身、制度和土地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深刻论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农业建设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消除制度障碍、深化农村改革和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农业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1996年和2006年全国两次农业普查结果揭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变化: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化处于“倒U”型波动态势,波动幅度大;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显著: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供给主体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力军,劳动年龄外农村劳动力成为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属于总量过剩型,自然赋予对农村劳动力供给本土吸收能力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影响并不显著;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动机来看,家庭收入与消费因素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河北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快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富裕劳动力就业,对于保证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和谐河北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谷燕燕  高邦森  高培元 《理论界》2009,(10):179-180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停滞,目前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发展中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促进工农业产品交换,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发展、就业、消费的良性互动,是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合理剩余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存在不合理剩余。农业还很落后这是事实,新的农业生产类型需要开发,需要劳动力。但农民面临各种困境,对农业缺乏积极性。要正确区分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原因,采取适合当前农村形势的措施,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 300万人,农业劳动力1 300万人,但其中却有400万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结构,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促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并使之充分就业,这对于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正经历一个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和快速的转移就业引发了重构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提出了在首先解决当前已经凸现的严重问题的同时,应该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总体模式和长期规划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同时,本文分析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模式选择问题,提出并简要论证了从长期政策发展目标上看,应该选择构建统一的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乡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改变我国现存的二元结构的巨大动力源,是一个融理念、追求,需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社会变移,因此它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长期性.借鉴国外经验,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地方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日益显现.本文指出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造成农村妇女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强,土地成为妇女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社会保障,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妇女的家庭与社会经济地位.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不仅有利于缓解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趋势,而且在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男女平等、构建村庄秩序与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最后,文章提出了在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背景下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当代我国农业劳动力变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三次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着重就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论表明:农业劳动力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25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基本不再从事农业,25~35岁年龄段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女性化"趋势不断强化,尽管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低于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的状况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已经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其中持续而稳定的新成长劳动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为了推动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需要根据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特性进行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提高,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41.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预期收益、城镇化水平和非农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管理思维、管理方式的进步,奉行科学发展观,顾全大局,积极应对,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能够通过专业化分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扩大就业门路,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它还作为现代农业和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枢纽,通过产品加工促进工业化,间接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交易机制促进市场化,间接驱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而保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有效性.据估算,1996-20016年农业产业化年均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740.93万人,约占同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规模的11.32%.  相似文献   

15.
马海涯 《兰州学刊》2010,(12):221-224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对加速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平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流动状况地深入分析,阐述了制约平凉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农业边际劳动力低下甚至为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狭小的耕地上,出现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只有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特点是在数量上供远远大于求,在质量上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变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非农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农民创业和劳作的意识较弱,因而还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冬眠劳动力。加强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冬眠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培育冬眠劳动力的创业意识等,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冬眠劳动力,使冬眠劳动力不因气候的影响而赋闲在家,而且可以扩大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例,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在对呼和浩特市农村转移劳动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问题.调研发现,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在逐年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总体水平低,克扣和拖欠工资现象比较突出.制度匮乏、政府行为不当、企业垄断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禀赋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合理分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加快和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序;完善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现代化内容组成部分 ,城市化水平标志着现代化发展程度。因此 ,农村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