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教学,是依托网络和语音实验设备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对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的概念和意义,探讨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的优势和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文化素养为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布鲁姆的教学目标新分类,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听"与"说"分离教学并不能立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在当今的视听说教学实践中,大部分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视频播放及主题问答等方式,将课堂的重心放在了听力训练上,并未真正做到"听"与"说"两种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训练。针对目前视听说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视译训练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方法,分析了视译训练与视听说课程结合的优势,并对引入了视译训练法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高校及社会对学生大学英语视听说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要作出创新变革,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网络平台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认可,基于网络平台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始不断冲击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网络平台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听说交际能力。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类别,较适合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也符合近年来的改革方向,主题鲜明、精炼短小、适合传播,符合信息化环境的时代要求。教师更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学习制作内容精良的微课程,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早已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库建设,也已经成为高校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随时性、移动性等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举措,所以大学英语视听说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应该借助网络平台大力推行。本文阐述了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视听说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内容设置原则以及现实意义等,以期为构建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理论指导依据,进一步优化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打开了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新一页。本文主要论述了影视材料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互动立体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在一个由学生、目的语和环境为轴的三维立体结构中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英语视听说互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讨,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新型教学模式的框架,证明了这种模式在视听说课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杨春睿  程志江 《现代交际》2013,(12):255-255
目前,军校学员在一、二年级普遍学习基础英语,不涉及军事英语。笔者认为,可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增加军事英语的材料,这与基础英语教育并不冲突。本文主要从军事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军事英语与基础英语应该进行有效衔接的层面上提出:在第一学期的视听说教学课堂上,可以适当使用军事英语的音频材料,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员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也能够让学员尽早地掌握更多的军事英语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在第三学期学习军事英语的课程时,做到有效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黄艳丽 《现代交际》2013,(9):251-251,250
由于受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远远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本文试图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落后的原因基础上,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在听说教学上,如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师生角色、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有待研究。结合大庆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初步探索"课堂面授+网络自主"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英语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则是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效体现。如今,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将推广和改善"在线写作教学"作为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在线写作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明确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并强调了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文章试图从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模式特色、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几方面探究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以期对各大高校的英语网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的编写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内容之中,即课外阅读课程化。1+X阅读模式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运用现代教学技艺又是实施1+X阅读的有效手段。针对运用现代教学技艺实施统编教材1+X阅读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导家长实施"和大人一起读";运用信息技术,实施1+X阅读;利用课例教学引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1+X阅读。  相似文献   

15.
马裕华 《职业时空》2012,(9):102-103,106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够走出国门深造,然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成为留学生最大的障碍。开展好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跨国文化背景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应试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视听说课程的优越性,并探讨了视听说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各个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的主要教学科目。对于大学的英语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英语口语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口语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语言交流,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尤其的重要。而且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是否切实推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进一步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整体上来看,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分为课堂教学体系、网络自主学习以及监控体系、网络测试体系、学生档案袋评价体系。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四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育虽然取得了和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已有的"2+1+X"的授课模式、"抓大不放小"的编班模式、学分分置的管理模式、1:8个性化辅导模式,提出了构建多口径、个性化、分层次、分系列的大学英语"专业平台教学体系",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编写针对性的教学泛读教材和教师辅导教材,组建相应的教师教学团队并开展师资培训,实现平台教学体系的灵性良性运转,进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深化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因此,网络在线课程成为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的一种必然。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介绍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旨在探究一种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民办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改变了大学英语传统课上的教学模式。根据200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应注重网络学习资源的运用,侧重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的新模式。如何保证网络学习平台的有效利用,如何将网络学习平台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新型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促使多媒体设备逐渐进入各大高校校园。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走进大学英语课堂,影视材料作为辅助语料在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而且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