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秀媚 《城市观察》2009,3(3):140-14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广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需要。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广州还应强化区域文化中心的地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巨大的经济市场前景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已严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和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要求。本文从产业需求入手分析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产业需求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华 《城市》2009,(5):46-48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新一代战略产业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于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在新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旋风.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创意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有创意的地方必定有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创意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相似文献   

4.
汪菲 《城市观察》2014,(3):97-104
基于纽约、伦敦及东京三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走出了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更多关注城市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的全面均衡发展,关注文化创意的传承与演化,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多样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创意区域拓展化等方面。期冀国内城市在创意产业发展中也积极促进园区与社区的互动,把园区建成子区域文化中心,吸引普通居民的广泛创意参与。  相似文献   

5.
赵讷  汪明峰 《城市观察》2016,(3):144-155
伦敦是世界上公认的"创意之都"。从1998年伦敦政府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至今,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并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上海首批创意园区挂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在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选取伦敦和上海这两个国际化大都市,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其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海及其他城市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吉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出发挥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构建冰雪经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高校为依托发展校园后备人才的发展构想,最后结合吉林资源,提出以创意竞赛产业和体育创意过关类节目发展吉林体育文化产业,以推动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上升到"功能分区"的战略高度,建立文化创意功能园区,例如天河区主导"软件新媒体"产业发展,海珠区主导"影视会展"产业发展,越秀区主导"动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荔湾区主导"设计工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打造区域创意之都.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因此,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动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经济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以“创意经济,领航中国城市发展”为主题,会同海内外著名创意产业研究专家,就中国创意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支持和保障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风靡全球,如今已成为一种主流经济模式,被各国家广为讨论、接受并实施。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的出现强调了人的创造力,强调了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意产业有两个部分,一是创意,二是产业,其中创意作为核心内容来带动产业的发展。汽车造型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最高研究对象之一,已成为制造业的核心推动力。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研发的进步,汽车在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设计创意的好坏对品牌的建立至关重要,从而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海波 《职业》2012,(24):143
动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创意的结合,体现了文化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是知识经济与创意经济的核心。由此衍生出来的动漫娱乐文化产品,深受社会大众喜爱,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动漫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形成的产业经济,必然要用经济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投资来实现产品和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有组织的活动.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要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论、生产要素和结构,以及在资本投入和产品中涉及的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组织资本.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通过文化资本投入而生成的生产和运营的产业,其资产的评估和测量也应以文化资本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仇悦萍 《现代交际》2012,(12):21+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本文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作用,结合吉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跃升发展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齐勇锋  陈曼冬 《城市观察》2011,12(2):167-173
加快澳门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澳门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的战略抉择。本文就澳门博彩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以及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战略意义上看,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城市发展实际看,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3条可行性路径:一是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二是资源开发,文化演绎;三是建立旗舰项目,实现综合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创新: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可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创意可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文化创意可拓展产品的市场;传统产业可运用创意思维实现产业创新;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5.
文化经济和信息的发展催生了文化创意这一产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创意这项产业在高等的美术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如何增强文化创意这一产业在高等美术的教育里面的含金量,本文觉得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展开一系列的讲座;增设有关边缘学科的课业;加强美术的理论课程的重视;在相关的技法教育中强化文化创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是后工业时代信息经济发展背景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摆脱对物质资源的依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结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与载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产资料。如何融合时代特征,有效地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资本,是当今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视角,就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对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广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解放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造成了影响,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和谐互动,是学界当前重点关注的课题。立足于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影响,探讨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可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创意经济(Creative Industry/Creative Economy)或译“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日益相互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些新的业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并且这种融合正在逐步由自发走向自觉。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影响,利用环境分析的PEST工具,从法律与政治、经济与信息、社会与人文以及技术与产业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所处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