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大有取代传承千年的人工翻译之势,但机器翻译缺乏语境顺应、语气和感情的适切表达、文化立场的准确传达等语用功能,而这些功能是人脑分析和判断的强项。对于职业翻译者,只有人脑和电脑相结合,才能实现"新时代"翻译的高效和优胜。因此,提升翻译人员的"互联网+"翻译工具使用能力,对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下,机器翻译(MT,Machine Translation)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机器翻译便捷迅速,但是缺陷过多,翻译质量长期以来几乎没有显著提升,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凭借翻译记忆核心技术,极大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首先回顾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历史,其次列举了两者的优缺点,最后对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翻译方式在未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上应相辅相成而不能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3.
机器翻译在计算机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其理论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而语料库的发展给机器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的机器翻译便一跃成为主流。通过对机器翻译的理论支撑和发展历史做以综合概述,然后运用机器翻译工具——谷歌翻译进行实例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了机器翻译相对于人工翻译的不足之处,但也展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贾珂 《现代妇女》2014,(7):285-285
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有着天然内在联系,二者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方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美学对翻译都有一定借鉴意义,尤其是文学翻译。本文通过我国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翻译美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探讨翻译美学研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意义。翻译美学极大的推动了文学理论以及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其自身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归化与异化之争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理论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这种争论主要是从传统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的探讨。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翻译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之中。后殖民翻译理论可以为我们探讨归化与异化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语言在现代化过程中沉淀了一种不平等的中西话语权势关系,这与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视角探讨在中西不平等的话语权势关系以及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翻译问题上应采取的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对贸易各方运用商务英语进行交流的标准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通常,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特征与一般的文化交流翻译应用存在差异,前者对信息语义转述的要求极高。基于此,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过程当中。实践证明,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是极为可行的。本文就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实际应用及意义进行深度探究,剖析功能翻译理论于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翻译实质是译者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相应选择的活动。用该理论解释商标翻译实践,可以发现商标误译主要是由于商标译名在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等三维乃至多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程度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复杂的交际活动。翻译首先要完成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在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语言隐含的文化因素。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问语言提供了存在的条件。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文化都具有起独特性。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的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及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本文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在翻译中作用展开讨论,强调了与语言相关的理论及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翻译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更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两个因素,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与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试图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旅游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以探讨旅游翻译的有效途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旅游翻译实例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将社会推入E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技术革命,许多传统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包括翻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CAT技术的逐渐成熟,很多人担忧人工翻译是否会被机器取代。汉语言博大精深,尤其是文学中的诗歌翻译,人工理解并翻译或只能转译其中七八分神韵、意味,更不用说机器翻译。翻译是个古老的职业,随着时代发展可以借助科技力量与时俱进,但并不意味着人工翻译就必然被机器翻译取代,机器翻译亦不可盲目纳用。  相似文献   

11.
闫旭  赵善青 《公关世界》2024,(4):157-159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翻译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场景越来越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作用和原理,以搜狗翻译为例,对比搜狗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从而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搜狗翻译在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具体翻译实践操作中合理的使用方式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翻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交际,传递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研究翻译活动主要是为了使译文传递的信息与原文更贴切,使原文读者、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达到共鸣。从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因为译者翻译文章是非常繁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解码","重新编码"等就能够完成的。当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在翻译人员的大脑中运行时,翻译者潜意识地解码,编码,使翻译的文章不但满足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且又迎合了读者的期待。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即是认知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框架"之一。因此,我们只有在框架理论的前提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才有意义。本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出框架理论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指引影响着翻译过程,最后结合文献、所学教材及平时的翻译经验,总结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冬梅  周丹萍 《现代交际》2014,(10):199-201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与多数大学生实际翻译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翻译教学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实践教学中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受试大学生进行对比翻译教学,得出提高大学生翻译水平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费米尔提出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目的论。该理论指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了译者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翻译活动的指导,从而指出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根据译文目的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初雪燕 《现代交际》2010,(7):124-125
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把性别研究的视角引入了翻译,然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烈主张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做法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些偏激。"双性同体"的提出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指明了方向,引导女性主义翻译健康发展,也为整个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导着翻译实践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一种重要渠道,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仍然长期处于边缘化,未能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并且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改善。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提高高职院校翻译教学,这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作为目标,不仅仅停留在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盲目的翻译实践练习上,鞭策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带入了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探索和思考中,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历史由来,实践策略及研究范式等几方面对其做一概观描述。  相似文献   

18.
多模态研究已成为近二十年来跨学科性的热门研究话题,但以其理论框架或相应成果介入视听翻译,特别是具体性实践研究较少。2015年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英国)出版的《环球视野下的视听翻译》兼具把握业界研究动态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述—评"为目的,先概要综述视听翻译研究现状,然后根据《环球视野下的视听翻译》框架,从视听翻译质量、翻译受众、专业实践三个维度评介。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特别是在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为基础,立足于他的美译观,客观地介绍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并具体分析他中译英作品里的典型例句,最终得出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五美"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评价理论的三大系统之一的态度角度出发,来探讨译者与电影台词翻译,目的语观众之间的关系,通过评价理论来衡量电影台词翻译的译者态度对于翻译实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对于评价理论中态度系统三个分支的把握有利于电影台词翻译质量的高水平保证,更能促进基于电影平台的文化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