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美新批评从属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本体论是理论基点,文本细读是其主要方法。新批评作为一种鉴赏方式在文学批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东西方诗歌的解读和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赵丽华的诗歌在文坛曾掀起轩然大波,本文借用新批评的鉴赏方式对赵丽华诗歌进行文本细读获得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林原 《现代交际》2013,(10):61-61,60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承载着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来解读诗歌,可以更深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及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尽管新批评在文学批评中过于强调文本的重要性,忽略了文本以外的因素,而遭到了后来诸多文学理论流派的批判。但是,作为新批评主要的文学阐释方法,文本细读应该在我们的文学批评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发挥其作为文学阅读基本方法的作用。通过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呼啸山庄》的主题,读者更加容易把握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论语》研读教学中应当秉承"精读""细读"原则,对文本中内容层层研究、慢慢品味,分析语句之间内在联系。《论语》作品微言大义,往往能够以简单的语言表述展现深刻的哲学内涵。通过分类细读、情境细读、拓展细读等形式对《论语》文本进行探究,以朗读、分组讨论、场景再现的形式,提升《论语》学习质量,是当下高校开展《论语》研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纳博科夫是一位有着流亡经历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一种思乡情结。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等方法,分析其小说《菲雅尔塔的春天》中的乡愁意蕴。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批评和教学里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小学课堂中,频繁出现学生普遍抵触历史经典性作品,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细读对英美历史信息文本的案例分析,用文本细读这个阅读支架对鲁迅等一系列历史经典作品进行深度细读。  相似文献   

7.
《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该诗从很多方面反映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主题和艺术特征两方面来探讨《情歌》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英美新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三十年代在美国成形,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顶峰,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式微。新批评曾经对西方的诗歌批评产生重要影响,进入中国后也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批评工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中美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来看,中美文学中的诗歌大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诗篇的地域性,可以很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地方风土人情,更好地中美文学的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中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和美国诗歌《海湾圣诗》等几部作品为典型,以期在诗歌的鉴赏基础上,掌握中美文学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创作于2500年至3000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全部305首诗歌作品中,有两首是较为集中地描写美女的。摘选其中一首诗歌,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女长啥模样,如何穿着打扮,也可以了解当时的人们有着什么样的衡量美女的标准。先请其中一首,《鄘风·君子偕老》: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余元琴、李金鑫;河南省石群良;江西省刘显烟;贵州省王广田等诸位诗友:今天,我又给大家介绍我国青年诗人徐俊国的一首诗。徐俊国,1971年生于山东平度,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已经在数十家刊物发表诗歌400余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青年文摘》《诗选刊》等转载。他还获《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刊物的诗歌大赛奖。  相似文献   

12.
《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作品。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宠儿》的翻译策略和特点,分别对潘越和雷格的译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在对《宠儿》这部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是采取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北岛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代表诗人,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如《回答》等。《回答》发表之前有一个前身《告诉你吧,世界》,北岛几经改稿,终于把这篇震荡人心的作品公之于众,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了他那一阶段的情绪和同一时期同类人的感受。这是一种由私人话语场向公共话语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窦娥冤》是一部伟大的具有悲剧精神的戏剧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篇优秀的诗歌文本,蕴藏着诗性品格。本文将注重从悲剧精神和诗性品格这两个层面来剖析《窦娥冤》,以发掘它文本背后的一些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1980年,《诗刊》以"青春诗会"的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孕育于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江河作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却没有单纯沿着"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的朦胧诗特点进行创作,他的政治抒情诗具有激昂英勇的大我英雄主义精神,诗歌呈现出独树一格的"朦胧"。  相似文献   

16.
诗歌具有音、义、形、境四个创作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设计诗》一书,论述其如何以"形"来表现诗歌的其他三个空间:音、义、境,进而阐明书中运用了"平面设计"这一媒介对"形"进行表现,最终说明《设计诗》一书中体现的诗歌和平面设计的融合,肯定了视觉诗这种新颖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是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列宁称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母亲》是高尔基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也是无产阶级工人形象的代表,本文将通过分析作品《母亲》,来对高尔基的文艺观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专业特殊性要求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叙事医学着重培养的叙事能力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最佳体现。英美影视文学中的医学叙事课程是一门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叙事医学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及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三大板块。其中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选取诗歌中的生老病死、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长篇小说(节选)中的叙事闭锁这三个主题进行文本细读。英美影视中的医学叙事主要通过"电影赏析""人文讨论"及"反思性写作"等一系列课程设计,在虚构作品的情境训练中,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刘丹 《现代交际》2014,(11):53-54
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既是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又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大师。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从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入手,对"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等诗学理论和他的新批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进一步阐明了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在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