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秋琴 《现代交际》2012,(6):250-251
互联网作为一种高速信息传播工具,凭借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即时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就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产生初期,一些人就认为它将带来一种赋权效应,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革新,自媒体应运而生,其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的特征将互联网赋权效应发挥到最大。自媒体赋权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前所未有地觉醒,为大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资源和规则,以及迥异于日常互动场所的自我展演空间,为大学生赋予了第二重身份——数字化虚拟身份。然而,大众文化裹挟下的自媒体赋权具有虚假性和失控性,由此建构起来的大学生虚拟身份与既有现实身份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与冲突。双重身份的并行导致大学生陷入价值选择迷思,双重身份的冲突致使大学生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双重身份的博弈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份建构的二重化旨归在于促进大学生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双向融合,引导大学生在身份焦虑的克服中获得人格健全,帮助大学生在虚实和谐的身份经营中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轻媒介是指相对于台式电脑等应用限制相对较多的传统互联网媒介,使用起来更为灵活轻便和高便携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兴互联网访问媒介。当前轻媒介在高校中已经成为比传统媒介更为重要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轻媒介可以极大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前互联网轻媒介环境下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刘玥彤  徐晶 《公关世界》2023,(18):102-104
网络文化是文化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一种综合体,随着新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影响范围广,快速多元,功能性强等一些新特点。大学生群体深受网络文化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着手,分析研究基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有效策略,以期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网民综合素养,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依托互联网技术,诞生了大量无纸化形式,例如:无纸化办公、无纸化阅读,这些新兴事物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国内居民的视野、实现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作者在本文中将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阅读模式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效使用互联网工具帮助大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微博以其实时性、便捷性、简易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互联网高地。"90后"大学生普遍利用微博获取信息、交友聊天、求职应聘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重庆6所高校483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对"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最大的是微博的兼容性,其次是微博的导向性和便捷性,微博的简易性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层面做好微博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微信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大学生群体思想比较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微信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甚至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单地调查和研究大学在校生的微信使用情况,就微信对大学生活的不良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然后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我向性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向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本研究对327名大学生的我向性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我向性总体状况偏强;大学生我向性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个性、偏执、专业、躯体化、强迫、年级等六因素对我向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阐述了我向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了关于大学生我向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时代下,以多元化、大众化、交互性强为特点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个体心理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自媒体的概念与特点出发,分析了其给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理念推广、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等角度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日益完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晓刚 《现代交际》2014,(4):232-233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的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政工作者需正确认识,合理引导。本文通过论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人们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挑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莉 《职业时空》2009,5(12):148-149
互联网在高校的日益普及和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是网络失范行为,严重地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从大学生上网现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有着整合和发展社会各领域资源的强大优势,对高校教育领域同样有着重大影响。高校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契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使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这一课题.在对以烟台大学为样本的调查进行分析后,可得出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满意和满意率较高、大学生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互联网利用存在较多问题等五个结论.由此,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基础和前瞻性三方面导入,我们提出了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秦冰馥 《现代交际》2013,(1):256+25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微博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和冠之以"微"命名的事物的蓬勃发展,使中国进入"微时代"。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们已经率先与新时代融合,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对他们价值观、交往行为模式、心理等的影响日益扩大。作为高校教育者,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在"微时代"下的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学习和社会参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该群体的网络越轨行为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影响其网络越轨行为的主要因素。对3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个体因素中的性别、年级和网络规范认同以及外部因素中的同学群体、互联网社区都对大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有显著影响;而个体因素中的政治面貌、计算机网络水平和外部因素中的家庭、社会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以及近年来网络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化生活的主体。随之而来的网络舆论已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深入分析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着重从网络舆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原因,网络舆论的双重作用,以及如何克服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也推到了一个新的进程上,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都需要进行重点培养,文章就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问题和措施做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将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网络借贷应运而生。但是这种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诸多隐患,大学生盲目地超前消费、不良网贷平台非法经营等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也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应采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健全网络监管机制等措施,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也是对于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革新,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层次,也对21世纪的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覆盖面更加广泛。借助微博、微信、论坛、知乎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则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知乎、各种门户网站等媒介,就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就业政策、涉及学校和自身利益的事件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诉求,进而对政府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21世纪的大学生,尽管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激情高涨,但仍然存在盲目参与的情况,在参与过程中,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明显,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存在不理性行为。为此,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互联网平台都应采取有效办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强网络监管,加强对各大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