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财经报道的新闻标题中。本文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对财经报道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的分类进行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财经领域下的抽象概念,培养隐喻认知思维。  相似文献   

2.
日汉语中惯用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而隐喻是惯用语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也是当代语言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抽取了日汉语中含"马"的部分惯用句,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其中的隐喻机制,发现"马"的隐喻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共通性来源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融,差异性则是受到不同民族历史、思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语法隐喻作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在广告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对实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运用语法隐喻理论分析英语广告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以期丰富对广告语言的研究,并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语法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使隐喻研究发生认知转向,政治语篇中的隐喻认知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治语篇,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在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视角下,考察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喻的认知模式,阐释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特征,为政治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隐喻修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语歌曲中爱情的隐喻进行分析。从而可知概念隐喻不仅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到爱情歌曲中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它更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建构语言的认知机制。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料库中韩国语"??(信赖感)"相关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了"??(信赖感)"建筑隐喻的构成及其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隐喻不只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因此译者在处理隐喻的翻译的时候,实际是需要面对目的语和原语的概念隐喻和由此衍生的语言隐喻两个方面。在此框架下,对《苗族史诗》中的隐喻及其英译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苗语中包含了很多概念隐喻及其相关的语言隐喻,译者Mark Bender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保留其隐喻结构,以达到最完整的传递这部少数民族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汉语表达中有许多与味觉词有关的表达。除了最基本的表味觉感受,味觉词的使用还延伸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基于语料,本文将在认知隐喻视角下分析味觉词"甜"的隐喻映射特点,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甜"有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用一个范畴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范畴的概念。颜色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其他认知域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习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提升其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用语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其中有暴力语和非暴力语,它们或多或少地涉及疾病隐喻。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及其映射机制,结合桑塔格的疾病隐喻对近些年来的网络用语进行研究,着重对比分析了疾病隐喻在网络暴力语和非暴力语应用中的异同。研究发现,疾病隐喻在非暴力语中的主要作用为缓和气氛、增添交流乐趣;而在网络暴力语中,疾病隐喻的使用加剧了人身心健康的损害。从根本上讲,疾病隐喻的网络化让疾病本身被贴上不必要的道德标签,偏离了其现实含义,故人们应自觉维护网络文明,抵制网络暴力语的传播,让疾病回归其本意。  相似文献   

11.
林薇 《现代交际》2010,(11):72-73
概念隐喻在人类的语言中无处不在。各种形式的概念隐喻构建了房地产市场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更准确地表达了抽象的房地产市场,让人可以方便地理解和接受信息。本文试对概念隐喻在房地产市场语言中的应用进行收集,并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科技语篇中.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科技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从而揭示其在英语科技语篇中的功能,认清概念隐喻的类型,提高英语科技语篇的写作及其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隐喻现象,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关注。本文以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政治新闻语篇中不同类型的隐喻,并揭示了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Lakoff和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Charteris-Black批评性隐喻分析的方法,利用SegTag分词软件和Antconc词频分析软件识别《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种类型的隐喻,进而进行隐喻阐释和隐喻说明,并对政治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拟人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戏剧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然而,传统的拟人研究只停留在语言层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认知功能逐渐为人所熟知。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一些学者认为拟人是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典范,拟人和隐喻都是基于相似性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本文提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静态映射,两个域都会出现,而拟人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动态映射且目标域不会单独出现。  相似文献   

16.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语义的基础,是隐喻的本质。隐喻的映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把握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隐喻。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内外的隐喻知识的掌握及认知情况,并重点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隐喻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动词隐喻的认知方面。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概念隐喻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同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介绍概念隐喻理论为切入点,从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其功能就是把人类陌生的事物映射到陌生的事物上,从而对新事物产生新概念。"脸"、"面"作为人类最熟悉的事物之一,在构造新概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隐喻的理论分析,探究了英汉语中对"脸"所衍生的隐喻概念。  相似文献   

20.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