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高校青年辅导员群体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他们是新生代教育工作中的领军人物,但是,毕竟资历有限,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其思想上的困扰。针对青年辅导员思想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大部分青年辅导员来讲,他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很多人群的道德缺失,其中不乏一些青年辅导员;再有,就是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有了偏差。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博客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构建符合青年文化特点与网络传播规律的辅导员博客,对引领青年主流价值。构建新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通过分析“90后”青年的思想价值特征与辅导员博客的开设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90后”青年主流价值观下的辅导员博客建设方案,以达到改善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博客水平的目的,使辅导员博客更有效地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成长。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大多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仿,学习与生活场域接近,被誉为大学生身心成长与政治成熟的"第一导师"。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将直接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辅导员的媒介使用习惯符合青年学生的新媒介使用特点,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和互动性。辅导员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提升媒介素养,如加强关注信息专注力、提升信息识别力,提高媒介参与力和提升舆论引导力,在舆论引导、网络思政等方面发挥"人生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大背景下,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意识不到位,高校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应加强交流,提高自身素养。高校应当通过完善相应的教师考评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拓展协同育人的领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探究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职场青年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推进社会发展和提升青年职业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对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山东省X高校的青年辅导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辅导员职场社会适应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长远决策,也是青年学生实现理想、建设祖国的重要机会。高校辅导员作为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学生亲密接触,在培养大学生村官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或缺。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村官时,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联盟,结成一个对子,搭好一个平台,抓牢四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有序发展。笔者通过研读国内外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通过总结与分析,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入手,探讨该群体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与高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栋 《现代妇女》2014,(12):23-24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组成部分,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主体及学生主体的变化,辅导员必须创新工作模式,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质量。本文系统分析了学生主体的个性特征、青年辅导员的利弊以及理工类新建院校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革新工作模式并加以验证,最终总结出以学术会动为导向的辅导员工作模式,阐述其本质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而人的一生。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及其工作效果。教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0.
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培训有明确的要求,各高校积极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当前辅导员培训没有充分考虑辅导员个体的差异,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忽视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当前工作实际,高校应从辅导员个性化的需求出发,建立模块化、信息化和实战化的培训体系。模块化是前提,信息化是基础,实战化是目的。强化"需求端"与"供给端"有效匹配,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的作用,不断激发"需求端"产生新需求,充分调动每一位辅导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真正成为辅导员的内在渴求、提升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为高校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在配备、职能、流动性、考核体系、政策保障制度等上存在的不足,相应的提出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增加辅导员学习交流机会、完善考评制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有等六种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职业倦怠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桔竭”。“职业倦怠”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组织的“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处于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状态。嘶究表明:从职业类别来看,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教师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巨大的社会责任以及较高的公众期盼,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现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本文从辅导员工作特性本身出发。初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工作特性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对如何干预、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长发展指导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时主动摄取、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形成的能力和个性特征,并将这一能力和个性特征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辅导员的相关概念不断推究,在"修身"的基础上从"内修"和"外行"两重向度探究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央"十六号"文件对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更进一步的明确,新形势下其角色定位也更加明朗,辅导员不再扮演学生"高级保姆"的角色,而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心灵导师和生活导师。  相似文献   

15.
钟健雄  杨冠球 《职业》2014,(36):65-66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是辅导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切入"善治"的理论观点,重点探讨工作课程化是辅导员善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朱菲菲  段丽勤  范丽 《职业》2022,(4):58-60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教师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辅导员专业育人能力,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职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工作存在问题和提升育人能力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成为影响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沟通交流方式、健全考核测评体系的主要路径,以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曹珍 《职业》2017,(1):54-55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考量高校辅导员角色,在这里笔者将"应然""实然"与"适然"作为展开研究的三个维度,即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应然"要求——价值之维,高校辅导员的"实然"现状——现实之维,高校辅导员角色的"适然"之策——途径之维.  相似文献   

19.
郑长江 《职业时空》2008,4(3):88-8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辅导员专业化是应时的必然要求。相比教师专业化,辅导员专业化存在自身矛盾的特殊性。辅导员专业化,在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途径上,有它应然的规定与选择。然而,在辅导员专业化过程中,会存在大量或然的挑战与冲突。本文拟探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必然性”,“特殊性”与“应然性”,力求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28日,第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复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至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并在全国各个省市的高校中推广开来。通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锻炼,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能够更加得当的处理各种学生突发状况。同时也为辅导员发展道路与能力要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