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微媒体的信息渗透挑战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防御能力。网络微媒体具有信息主体的泛化、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即时化、信息方式的生活化等特点。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正视微媒体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挑战。积极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密切关注微媒体平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排查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险情,携手联动多部门,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程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免疫力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的政治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的冲击,高校理论学习社团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理论社团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方面的意义的探究,进而分析理论学习社团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具体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为理论学习社团在活动设计中能够做到主题明确、把控精准,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路径探索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并统摄其他观念和各种感性图式的具象化过程,它将抽象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具体为可视化的形象,并逐渐地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使人们的日常实践被普遍支配。当今时代的西方意识形态就是以生动化的影视形象、具体化的商品物体和差别化的价值符号等具象化的方式来实现对人们生活的微观渗透,这种微观渗透力量通过可视化、立体化的具象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如何应对和清理西方意识形态的具象化渗透,将成为当代青年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增进我国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认知认同,关键在于谨防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引起的破坏颠覆活动。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是"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崇的有着严密的组织运作,其实质是美国冷战思维和政治价值观的网络翻版,是美国国家利益和霸权主义在网络上的延伸。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对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产生重大影响。只有消解美国"网络自由"议题,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才能规避美国"网络自由"渗透风险,提升我国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和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是否认同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隐蔽性、时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必须辩证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所产生的影响,努力探索如何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前卫大学生视后现代为时下“一大景观”,进行盲目效仿.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为认清其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客观评判其双重效应,我们应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继承传统美德,实施文明守纪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与冲击,我国社会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在不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背景中,个别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逐渐严重,价值观也逐渐扭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置疑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将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期望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中西实力对比势差导致了中西"文化势差",这对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重大挑战:西方理论的"神化"导致大学生思想的西化,西方思潮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认知的混乱化、西方文化的强势化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削弱化,西方价值观的泛滥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西式评价的圭臬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弱势化。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应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存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的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标准改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政治安全离不开核心技术与高水平人才的共同保障.高校作为孕育高水平人才以及研发科学技术的重要场所,加强其政治安全教育尤为迫切.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肩负着强国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学生作为政治安全教育的重要受众,提高其政治安全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安全观教育研究,对增强大学生政治安全意识,积极应对全球化形势下资本主义各方面渗透坚定意识形态以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现实情况出发,着重探讨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以加强习惯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等为重要途径,通过"听说读写、耳濡目染"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正面临着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纠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准确指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可能逐渐偏离,甚至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调查了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同时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影像建构出大学生的消费者、服务者、普通人形象,却在悠远的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实践的转向、新媒介、城市空间等面向中被当代大学生解构和重构。这三个面向统合在青年亚文化中。并为大学生进行自身形象的视觉建构提供了技术和思想准备。政治话语与娱乐诉求的分离、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与商品利益的幕后操纵所形成的合力,询唤着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表现者和身体抵抗者形象的视觉建构:时尚的区分与整合功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同时内生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而建构身体抵抗者形象。抵抗的实质其实是大学生与媒介和商品合谋,当代大学生的视觉建构与大众媒介的商业利益相互邀约、彼此验证,携手建构出媒介暗自得意、大学生自觉另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整体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导向性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青年的优秀代表,其政治取向、价值取向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以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通过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削弱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降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整合力,并进而影响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安定。因此,必须从意识形态安全、国家软实力等方面考虑,重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方面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抵御消费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全球化日趋加剧,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实现了全球化相融合,使得当代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获取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进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学阅读是大学生建立自我认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借通过阅读手段来开展工作,结合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网络安全的核心要义之一,更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网络时代最为直接的体现。自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对中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危及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当前,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尚存在着各种问题亟待解决,理应采取相应对策以保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高校校园,若高校教育者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导致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下逐渐丧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本文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入手,进一步提出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不利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玉倩  韩秀兰 《现代交际》2024,(2):104-111+124
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网络圈层在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威消解、主流意识渗透受阻、教育环境构建困难等困境。对此,高校教育者应基于圈层发展特点、主流价值教育及舆论战场主动权等多方面协同推进,破解圈层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及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