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有两大基本生活需要:一是饮食,人类靠饮食来维持生存;二是男女,人类靠性以繁衍后代。每个人都是父母性生活的产物,绝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要结婚、性交、生儿育女。可是就是这么一件最自然、正常的事情,由于千百年来的历史偏见,被扭曲成迷雾重重、神秘莫测、混乱不堪的东西。自然的却变成神秘的,正常的却变成诡异的,公开的却变成下流的,快乐的却变成痛苦的。人类的知识现在已经进入太空和宇宙,但是在性的方面对自己还远远不够了解,所以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素说过,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0世纪,笼罩在许多知识领域的乌云都被科学驱散了,但是最后一片乌云还笼罩在性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一是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重视语言运用能力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二是要移情于教,寓教于乐,实施情感教育,让教与学获得更大成功.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于自然世界和人本身的认识深度。人们渴望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又为大自然的深奥莫测和难以抗拒的规律所震慑,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不可超越性。对于自然和现实的困惑,人们需要得到心理的平衡和心灵的安慰。当人类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之时,宗教就以其至高无上的信仰而在人们的意识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碰撞、交融,以致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原始的部落与氏族,就已存在着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宗教对人类的这一精神生活作出顺应的反映,使信仰者得到更大的愉悦。同时,“宗教往往需要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以美的内容和形式来强化人们的信仰。伊斯兰教吸收了早期阿拉伯人的审美观念、态度和情趣,并从理性上深化,以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支配着穆斯林的审美心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伊斯兰美学思想和伊斯兰文化艺术。 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是神的独一,认为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世界的主宰。作为人的个体是安拉的赐予,人在安拉的前定之下有充分的自由。伊斯兰教把无偶像崇拜作为审美的基础,而意志自由的人,则是绝对的观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思想的积累,经验的总结,并且不断提高的过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要有自己的专业,教师不是万能教;教育教学要学会沟通;教育教学需要活学活用的知识,需要构建适用的知识体系。在教育教学的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教育的信仰,并努力追求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心理美育是关于人的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全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它自然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心理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又必然有自身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蒋翠华  董红燕 《职业》2016,(15):56-58
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与班主任,我们从事的是"有温度"的教育事业,应该帮助学生走出沼泽与困惑.本文就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因为心理疏导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与教育手段,它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心理疏导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作为老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8.
利用各种废旧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的玩教具既能节能减排、废物利用,又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玩具观。自制教玩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在自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在充分的活动中得以满足,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一个成功的自制玩教具,必备的因素有合适的材料、巧妙的设计方法、严谨的教育设计策略和可操作的教育措施。自制玩教具的设计要因材施教,能充分发挥教育优势,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需求加以巧妙设计,有效利用其教育因素开展教育活动,以更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通常把"教育"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其实,它包含"教"和"育"两重含义。"教"是一个多音字,读jiāo时主要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者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一系列的施教活动和做法,关注的是知识获取的多少、技能技巧掌握的程度如何。教(jiāo)重在教书,就是教孩子学会求知。  相似文献   

10.
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三个支柱;第一是学会学习,即具有理解力、分析力、知识系统化能力、创新能力等;第二是要学会共同参与,现在很多科研工作都需要不同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因此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精神;第三是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程兆宇 《现代交际》2014,(12):181-181
在当前时期,体育教育学与训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技术乃至战术,来提升本身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教学与训练一定要服从于教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教育人,给社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所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具有时代特点的方式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国锐 《职业》2010,(14)
一、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金工实习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金工实习教学是为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金工实习教学在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四、我们需要一种高效的猎取智慧,能够使在信息和知识丛林中,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知识不仅需要智慧来"纠偏"的,也需要智慧来指引人们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高效。以智慧统率知识,并不是不重视知识,恰恰相反,还要求我们对知识进行更有效的猎取和运用。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势必会成为一个低效的人。而有智慧的人,却可直接地当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并因此而得到最理想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晔 《职业时空》2008,4(9):214-214
素质教育是一种动态的终生教育观,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它既强调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又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旋教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既注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更注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它还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5.
建树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在生存发展的环境长河中,一个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大课题。我的研究遵循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环境)基本关系的理论,结合感性自然界来探讨这个问题。一、要建树环境生存意识。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回顾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认识论的环境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深刻地蕴含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对环境具有依存性。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它不断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类也不断地从自然界汲取生存所需的物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人与生物圈"的课程新体系。因此,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使中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做到学生行为和环境相协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门类的剧增,人类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也日益丰富。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必须代代相传下去。但是要把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决非一件易事,它既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过程的心理规律,又要懂得增进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方法。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学习方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效率的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导,让学生既能“学会学习”,又能“会学习”,达到教与学双方统一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职教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取其广义,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21世纪即将来临,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职教课程该如何改革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课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僵化的,它通过不断地改革获得发展并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相应地培养人才的课程当然也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校教育通过学科教学将学生需要的学科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审美能力、生存本领等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如同电脑的程序一样刻到学生那一个个精密的大脑中,本文探讨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愿意接受学科教学传授的知识和能力,找寻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到了年底,又成了一些社工离职的“狂欢季”.社工为何流失?是因为薪酬待遇、职业地位,还是其他?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社工离职,或许能解开一些迷惑.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客观地说,当前社工的工资水平还是可以保障基本衣食住行的,因而其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可以满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