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男人的书"。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社会下的男权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对女性人物的负面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虽然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性主义已经萌芽。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丹尼尔·伍德瑞尔的小说《冬天的骨头》以女性的视角,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美国底层社会的蛮荒与韧性。小说以女主人公芮寻找父亲为主线,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自由"的主题,塑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愤青的变迁     
一、一无所有:“愤青”的古典时期 愤青,“偾怒的青年”的简称,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指欧美左翼文化运动中的叛逆青年。这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自我解放运动,在美国,与反越战的和平运动和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合流,改变了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在欧洲的巴黎、柏林和罗马等地,  相似文献   

4.
苏熠慧 《社会学研究》2016,(4):218-241,246
本文对"交叉性"理论的起源、流变、基本方法、发展趋势及运用于中国本土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此理论是在美国民权运动推动下对"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在反思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对包括性别在内的各种范畴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分析。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包含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三个阶段。本文还提出了此理论内部的矛盾,讨论了将其引入中国的必要性、局限以及可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战火刚刚停歇的时候,正是美国小说发展的时候,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女权主义也在不断膨胀,有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也在迅速发展,主要是在描写女性的权益与意识,包括女性身上的独特魅力,《小妇人》就是这些女性文学中的代表。这本文学著作就将诠释19世纪美国社会中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本文同过《小妇人》中四姐妹的性格特点这一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王娟 《现代交际》2015,(2):61+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声音     
01 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02中国社会当前的思想分裂,很大程度上是利益的分裂。处在中国社会中心或靠近中心的人,主张稳定。远离中心甚至被边缘化的人,希望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从而创造他们走向中心的机会。别忽视边缘,给后者融入主流的机会,稳定才会长久。  相似文献   

8.
刘福音 《职业时空》2008,4(8):21-22
高校女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女性群体。她们的整体素质较高,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较强,有着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学校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较多的女教师常年超负荷甚至带病坚持工作,难得有闲暇时间休息,部分教师出现了亚健康状态,甚至已经处于某种疾病的边缘或早期状态。  相似文献   

9.
语言性别变异体现词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也反映社会心理。探究其研究现状可为语言学发展提供构词法、语用的借鉴。"娘炮"是现在社会上的一部分带有女性气质的男性群体的指称,也同时代表了一种个性意识。从"娘炮"一词的相关情况和与"女汉子"的"对称"与"非对称"情况可发觉社会话语导向与男权意识的"指挥",窥察到古代女性地位受到压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要:新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女性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潘向黎作为新时期女性作家,她始终以“轻松和谐”的社会女性观,关注女性如何以轻松的姿态面对人生,以和谐兼容的方式生存,从而促使女性在生存艰难与精神痛苦的双重压力下优雅地飞翔,坚守和谐的社会两性观,确立了一条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共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平安朝时代,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不断觉醒的过程,平安朝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体现在爱情婚姻上,她们要求美满专一的爱情质量,努力摆脱作为工具的附属地位,显示了女性个体意识的自觉觉醒。平安朝时期是日本文学的一个繁荣期,也是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一大高峰期,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女性个体意识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是一位能够驾驭多种题材、始终充满活力的具有丰富潜力的女作家。她的"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表现了对男性中心的性观念的颠覆,是女性意识觉醒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标记。"三恋"中,她把性爱置放在婚外恋关系中探讨女性身体欲望,让性爱回到自然状态中寻求一种两性的平衡,从而完成了对浪漫爱情叙事中无视女性主体感受的爱情神话的消解。  相似文献   

13.
杨丹 《现代交际》2010,(8):105-105,104
“政治正确”起初用在政治领域,之后逐渐演变为语言文化词汇,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产物。本文阐述了“政治正确”的涵义和来历,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歧视现象,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导论 关于自1968年以来发生在美国的变化,已有不少专著提到,每一本书差不多都用文献证明了肯尼迪时代与里根时代不同的社会特性与政治风格。一般都认为60年代是一个大多数美国青年与自由主义、政治问题以及社会变革紧相联系的时代—植根于二战后的“贝贝布莫”(战后出生高峰时期的一代),民权运动,越战以及大学改革;而80年代的里根时代则是相对的保守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希望维持现状的导向。里根时代不再像60年代那样骚动不宁,它却孕育了某些社会的趋势:对政府的不信任,公共责任与公民意识的下降,对消费主义和物质成功的膜拜,以及美国人的…  相似文献   

15.
外籍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无国籍者等边缘群体问题,是在海合会国家独特的历史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经济待遇差异化、社会阶层固化和主流文化语境的排斥,构成了边缘人问题产生的社会情境.边缘人问题导致海合会国家社会出现身份认同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就业竞争以及经济"失血"等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外交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及扩散再次将边缘人群体置于险境,给海湾地区社会埋下了诸多隐患.为此,海合会国家已通过控制边缘人数量、推行劳动力本土化政策以及改善边缘人工作环境等举措,对相关问题进行治理.边缘人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及民众的多重参与,只有将边缘人问题的治理纳入科学、人性的双重轨道,才能实现海湾多元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期,我国涌现了大批伟大的女政治家和领导者,"女性参与"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历史证明女性领导者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岗位中加大女性比例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女性职业对社会和团队的作用,总结出增加女性职业比重的必要性,对当今行业中女性存在的不公平对待现象进行阐述,从政策支持、社会认可、意识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68年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8,又称《公平住房法》)是林登·约翰逊政府在"伟大社会"期间出台的一项重要法案,对保障黑人购房自由、促进种族居住融合有着积极意义,是黑人民权运动中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是"联邦政府通过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参与住房领域各集团提出行为准则要求的法案,它是联邦政府在住房政策态度上的一个质的转变"[1]。本文试图从《公平住房法》出台背景入手,力求证实本法案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民族及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女性教育质量对女性素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体系中女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为了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树立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由于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对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以及男女平等现代性别观念夹缝中,当代女性极其容易在这夹缝中迷失自身意识与自我满足,因而社会性别意识及女性意识教育的推动对当代女性价值体现具有重要的重要。本文站在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传统社会、民国时期以及现代社会教育女性教育进行分析,并对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不公平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冷冻卵子作为一项辅助生殖技术,正成为国内外适龄婚育女性解决生育问题的选择之一,但对于女性跨境冻卵的实践、冻卵的动机及影响还缺乏研究.根据在线社区56位女性书写的"冻卵笔记"和15位适龄婚育青年的深度访谈发现:大多数用户将冻卵描述为一种都市中产的"身体消费",象征着女性能重建主体意识并获得更大的生育自主权;女性选择冻卵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既带来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衍生了"城市病"。城市在发展中产生的"城市病",其防与治必须依靠市民主体,通过提升市民素质来完成,这应该成为我国实行有效城市治理的基本理念。市民教育和提升市民主体意识参与城市治理,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和各市的市情,从提升市民对城市治理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把城市看作是一所大学并加强社区教育功能、把市民教育更好地纳入国民教育、强化中等收入阶层市民主体培育和以城市文化凝聚市民主体精神中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