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群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变得更高。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无论是在职人员的工作之余还是老年人退休后休闲时间的娱乐活动,都是用文化来满足精神需求。而美术作为群众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娱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项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自娱自乐,还适于群体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所以,为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美术活动应该更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活动产物,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在不同的时代中,群众文化艺术的特点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地得到了满足,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精神领域的需求,群众文化艺术的综合实践恰好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社会群众的业余生活。对此,文章就综合实践群众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展开探究,以期能推动群众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认识,重视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既包括物质生活的质量条件,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条件,如文化、娱乐、社会、人际关系……它是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足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艺术来说,生活如同大河的流水,对于生活来说,艺术就是水流翻滚的波浪,艺术的源头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母体。生活给了艺术生命与力量,所以,艺术也是生活的反映,同样,现代艺术设计也影响着我们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使得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它的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就当前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讨论它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从而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人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6.
群众文化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性的兼具文化性以及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在新时期下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具有多层次意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供给个人以精神丰富和满足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1993,(Z1)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必然的趋势。城市日益成为市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生活、工作、学习须臾不可稍离的载体。据此,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如何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课题。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要十分注意发挥城市自身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则是实现上述功能不可少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8.
任致远 《城市》2011,(2):3-8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建筑装饰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物质越精神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拥有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它也反应这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在功能上,既有实用性强的艺术类型,也有纯粹的欣赏性的、表现艺术精神理念和形式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装饰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是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彭建胜 《职业时空》2008,4(9):184-184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诞生开始就发挥着一般文化的共同职能,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物质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但是相比之下,精神文化生活却比较匮乏,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急需寻找一种途径,去填补自己的精神生活,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而体育的健与美、肉体与精神的浑然一体、完美统一的文化传统,符合了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指出,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的运动技能、知识、运用能力,还要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对青少年体育审美的研究,有着实际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当代青少年体育审美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美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装置艺术是人类思维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需求,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当前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开始不断追逐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这为装置艺术的发展以及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自由的艺术创作法则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模板和空间,有效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新颖的艺术体验。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装置艺术具备可行性,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保证应用效果,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研究融合原则,积极设计相应策略,以确保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小亭 《现代妇女》2014,(3):220-220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统称,它既包括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文化产业活动,也包括满足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的文化产业活动。  相似文献   

14.
钟昆廷 《现代妇女》2014,(5):358-358
广西钦州的坭兴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文化源远流长,它将日用与艺术结合为一体,内容深刻而丰富,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协调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历史文化,它所具有的极高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物质横流的21世纪,人们物质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后.开始对精神文化充满了欲望,不止在旅游休闲是选择人文精神旅游.在室内装修设计上也提高了文化精神品味。环境艺术之室内设计虽是以艺术环保为主,经典艺术为辅的艺术设计理念。但是室内设计的点线面体各个要素结构填入人文要素.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21世纪的发展,传统的舞蹈艺术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加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当舞蹈艺术意外地邂逅新媒体技术时,一朵新的艺术火花绚烂绽放,这就是新媒体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7.
//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干部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较好的保障,老有所养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干部进入“双高期”以后,年龄和身体因素使老同志生活空间不断缩小,人际交往逐渐减少,空巢家庭、  相似文献   

18.
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结果。人类社会经历了由温饱、生存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求旅程,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要求交替提高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在人们所提及的环境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迫使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艺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基本条件,也艺术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当环境艺术的各门类艺术,每时每刻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所面对的是艺术活动为我们提供的艺术产品。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对环境艺术化处理,也就是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艺术性,认识尚不完整,一提艺术品,不免就只与绘画、音乐、戏剧相联系,尚不知自己也处在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之中。环境艺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十分充裕,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扩大,突出表现在家居环境、办公环境方面,上世纪80年代群众所追求的方便、实用不再是家居、办公环境的设计主流,舒适、美观、艺术观赏价值等方面的艺术追求成为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花艺软装作为当前新兴的一种室内装饰方法,它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艺术追求,本文就花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做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住,作为人们最基本和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以满足保暖和安全性能为最低标准,提升到建筑不仅用来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追求建筑的形式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是对建筑设计的更高要求.建筑设计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建筑设计艺术是建筑设计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