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敬艳 《现代妇女》2014,(7):274-274
翻译的转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上,一个是语言上。根据文本的功能与目的,原文本是以传递各种信息、侧重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型(informative)文本,主要在于将作者叙述的历史信息,以及作者对曼彻斯特历史的看法传递给读者。所以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上,对原文翻译尽量遵循忠诚的原则,保持历史事件的客观性。而本文将主要集中探讨微观层次上的词法与句法的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2.
语词显化是针对汉语中一些概括性极高的精练的表达而采取的符合英文行文规范的显化策略,也是职业译员汉英翻译时常常出现的翻译策略。研究大学本科学生汉英翻译的显化策略,有助于从大学本科学生的视角丰富"显化假说"理论的文献;从教学层面上而言,提高语词显化策略的使用频度和完善显化策略的使用技巧,有助于培养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汉英翻译的显化意识,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国之间医学的交流和合作与日俱增,基于此,医学翻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然而,医学翻译要求高、难度大,译文质量难以保证。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以原文与译文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对发生在译文句法层面上的转换过程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并引导译者系统研究母语与第二语言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差异,由此降低母语与外语间发生负向迁移,为医学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使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来,语言层面等语内因素是中西翻译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语外因素对翻译的控制和影响越来越受到翻译研究者的关注。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的概念,人们对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本文旨在指出,在研究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时,必须对意识形态的概念、总体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影响力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找准角度对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对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定位及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应用翻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力求以发展学生翻译能力为中心,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对实用性文体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际转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翻译转换的概念是由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在其出版的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本人旨在分析卡特福德转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主要选用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的翻译实践中的相关例证,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方面来探讨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由此应运而生,那就是——商务英语翻译。本文要谈论的就是现代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高校都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商务翻译》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理论水平,特别是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翻译能力,使学生了解更多商务英语相关词汇的翻译以及相关的翻译技巧;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并提升自身的商务翻译理论水平,为将来可能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翻译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笔者根据目前所在学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尝试在商务翻译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翻译能力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及广告翻译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日益重要。然而,广告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广告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那么传统的翻译原则将不再完全适用。由于广告的目的性极强,因此,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本文在阐释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针对广告翻译的本质和特殊性,阐述了广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他对人们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到国际条约的翻译,再到身边外贸,广告的翻译,无不彰显着翻译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介绍,揭示翻译过程中翻译转换的必要性,本文将从结构转移的角度出发,探讨结构转换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信息转换成译语信息的思维活动和符际活动。翻译思维是语际的思维、转换的思维。翻译的过程包括原语理解、语际变化、译语表达。思维的转换贯穿翻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研究中以英语翻译为核心,分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的转换,提出有效的翻译技巧,使源语言作品符合中文表达方式,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中,作者注意到汉语文言文和英语语言就形合和意合而言差异显著。参照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提出的"逆转换"翻译路径,作者建立一个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转化的模型,且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汉语文言文的英译转换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翻译形式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但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源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概念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应翻译的情况,即词汇空缺的现象。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空缺实质上是文化的空缺在词汇层面上的反映。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拟对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把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文化外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被称为"逆向翻译"。然而,许多人对逆向翻译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因此,需要对正向翻译和逆向翻译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逆向翻译"是中国文化翻译的必然选择,应培养更多有双语文化背景的译者来介绍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活动也不断增多,语言就成为最重要的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英语作为各国交流的桥梁,对经济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促进更好地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商务英语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需要高职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学会更多的翻译技巧,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本文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高职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以及高职商务英语的翻译准确度控制进行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翻译研究近几年逐渐开始关注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性相关的问题成为翻译理论界探究的新课题。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以翻译选择适应论为基础,确立了"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为理论框架,解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当今国际各种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翻译的重要性则越发突出。但始终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确切的翻译标准。本文就翻译的标准进行了具体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颖 《现代交际》2011,(5):40-40
本文主要研究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现实中的应用问题。作为一个研究翻译的工作者,首先应该区分翻译与翻译学。很多人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主观地认为翻译即是翻译学,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点。通过学者的研究,认为需要甄别翻译与翻译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翻译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体,它涉及语言学、文艺学、心理学、信息论和数控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英语翻译是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其中,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由于翻译对象的特殊性,对翻译的技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要求出发,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技巧以及今后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