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北方言现象中有诸多是运用动物隐喻的形式来完成的,借用了动物形象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气息。通过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引用到东北的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出现频率高的动物基本有虎、鹿、熊、狗、狼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各种鸟类,不难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与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以萨满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民间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形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表面上是语言现象,其实是深厚的东北文化的表层体现,是起源于萨满文化的神话体系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东北文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物隐喻类型、隐喻意义及语义路径来源。  相似文献   

2.
莫娇 《现代交际》2014,(12):57-58
本文从东北方言中动物隐喻类词汇的界定、构词机制、构词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四个方面展开论证,对东北方言的动物隐喻现象进行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3.
就山东方言而言,莒南方言属于山东东区方言的东潍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莒南方言的实地调查,在与普通话句法相比较的基础上,描写与普通话不同的莒南方言比较句,揭示莒南方言比较句的句法特色,丰富莒南方言比较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亲属称谓词"是具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称呼的用语,具有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功能。文章对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查,并且将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用法进行历时的对比,并进一步研究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近年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本文就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东北方言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对东北方言类节目应采取的态度等问题做简单讨论,揭示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并肯定了东北方言节目对方言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和田方言中两个体助动词"qop-"和"tur-"所表达的各种语法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并试图与现代维吾尔标准语中的用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而在兰州方言中"把"字句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含义和规律。所以本文便是以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兰州方言中的处置性"把"字句、非处置性"把"字句、"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以及对其疑问句的研究,从而整理归纳出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用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却像一种"非主流"元素在媒体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从小品相声、音乐戏剧到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方言都有占有一席之地。在方言疯狂涌起的浪潮里,陕西方言火爆银屏的趋势愈演愈烈,在媒体中分外流行。陕西方言能够在媒体中如此火爆,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而且与陕西方言鲜明的地域特色、陕西方言本身独特的魅力有着深刻的联系。但方言节目的风起云涌,势必会出现节目泛滥、质量过低、使用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能让陕西方言在媒体中健康持续发展,又不影响"推普"政策?坚持创新、扬长避短、严格自律才能经受国家政策、媒体竞争和受众需求的三重考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深度探讨了自贡方言与其民俗文化之间"你侬我侬"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彼此推动发展的势态也显而易见。不言而喻,自贡方言在其中"获益匪浅",并源于其"民俗文化"留下的印记衍生出了自我的"独特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其与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二是自贡方言对民俗文化的承载,形成了"大三绝",三是其受"混合型"民俗文化影响使形成了自身语音、词汇、语法上独特的体系。正是在彼此这种"你侬我侬"的关系中,自贡方言与民俗文化正在迈入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交际用语中常用"二"表示"傻"义,在使用中逐渐被共同语所接受,但语义来源不清晰。通过对《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43个地区方言进行考察,"二"表示"傻"主要分布在官话区,统计分析各方言中单字"二"的含义,用"二"表示"傻"的语义来源可能是由"二百五"简化而来。与"傻"相比,"二"的"傻"义贬义程度低。  相似文献   

11.
敬嫒 《现代交际》2015,(2):28-29
东北方言中"没(méi)"的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没(méi)"相同,均表示对"有"或"存在"的否定,相当于"没有",但由于四声别义现象的影响,东北方言还存在"没(mèi)"这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在语境中表达不同于"没(méi)"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东北话专业八级口语考试"视频中有关于"没"字的语段进行分析,总结"没"在不同语音下的语义特征,以进一步了解东北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兴区是北京市下属的一个区,在北京城的东南。本文选取大兴区七个乡镇作为此次大兴方言的调研点,开展方言田野调查,从而得出大兴方言的语音系统;运用实验语音学理论,通过南开大学的"Mini Speech Lab"软件对大兴区不同发音人的声调进行录音,并以此直接作出大兴区七个调查点的阴平声调格局图,重新思考大兴方言所在的方言区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芦韩娇 《现代妇女》2014,(3):130-130
对非方言区的读者来说,许多明清小说对他们的阅读多多少少会造成一些障碍。一些方言词汇对他们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楚详细的释义。宁波方言里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和古义。而在古代文献特别是明清小说中能找到宁波方言的许多词汇。宁波方言里有些词与普通话同音同形,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这些词不能望文生义。下面将从《三言二拍》中撷取一个较为典型的宁波方言词语"昼"对其进行释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红楼梦》中"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这句话中的"动"进行考证,并结合河南省济源方言中的"X动"结构来对其进行释义。文章还对济源方言"X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充分证明"动"在此处就是"……的时候"的意思,《红楼梦》中对"动"的校注"热闹的戏","量词,一次大场面的戏"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杨爱红  石绍军 《现代交际》2010,(11):110-111
方言说新闻是目前各地电视节目中比较独特的形式,有着其特定的受众群。方言新闻具有它生存的优点:从它出现到生存下来的原因看,方言新闻节目有着广阔的市场,方言新闻的节目有生存的条件;从内容上看,方言新闻节目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方言新闻有其优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方言新闻感染力强;方言新闻在形式上活泼自如。同时,本文提出方言新闻节目有其生存的瓶颈及对待这些发展瓶颈可以采取的一些对策。希望通过对方言新闻生存空间的全面分析,给这类节目的发展一些启示,为电视事业的繁荣增添一抹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湘乡方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与分析。同时将湘乡方言中的代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代词用法进行了比较,突显了湘乡方言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本山春晚小品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北方言热的出现。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的使用为其小品增色颇多,主要表现在小品语言对东北方言语音、词汇、句法的纯熟使用上。从语音使用角度看,平翘舌不分,说话常带儿化音,声母"r"读成"y"是典型现象,这使得表达变得俏皮、可爱,富有幽默感;从词汇角度看,词语表达直接是最大的特色,跟对方关系好,说话就特别亲切,称呼对方为"大哥、大姐",跟对方关系不好,说话就夹枪带棒,讽刺力极强,体现东北人的直爽与豪放。感叹词使用是一特点。感叹词依赖于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感情。亲属称谓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能显现东北方言的亲切与朴实。单音节词"整"在东北方言的不同语境中具有多个意义,丰富了语言的内容;语法角度的形容词重叠使用也颇具特色。AABB重叠式的形容词读起来节奏感强,也易于被观众所记住。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方言中存在的语言使用现象"中意"或"钟意"进行形、音、义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能达到确定方言本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现代妇女》2013,(11):180-181
在汉语中,成语是极具生动力以及富含凝聚办的表达力极强的固定用语。汉语成语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而凝炼出的智慧结晶,因此,包涵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汉语成语中,使用动物名称的成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同一种动物寓意着不同形象的现象,这就给翻译此类包含有动物名称的汉语成语带来了一个难题。是传达中华文化保留汉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还是顺应西方文化替换汉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呢?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就这一现象进行阐释以及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杨芬 《现代交际》2014,(10):65-66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本文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了解释,然后分别针对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