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中,基于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而且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农产品安全,牵系社会稳定。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维护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增强农业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我们生态和发展空间;要加快科技创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持;要科学地构建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意味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增多,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理念就是生态正义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引领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即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建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组织间、社会组织间、人与自然间、区域间、城乡间协调、开放的生态文化伦理关系、生态政治民主关系和美好生态文明的生活秩序,即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正义秩序.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的建设一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要及时整治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促进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切实体会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化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法治化的相关问题,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法律意识等因素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然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5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恢复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敏感地区农村生态平衡的恢复和提高防灾救灾能力有着重大作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受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20的对生态系统平衡破坏的影响因素已越来越大。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在一些生态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地区,通过人工增殖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并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就能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可再生生物资源的逐步增加,促使区域内生态…  相似文献   

10.
刘媛媛  张睿智 《城市》2014,(6):71-73
正一、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一)形成背景生态城市是由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复合形成的人类理想的聚居模式。近代产业革命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大工业的建立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盲目、无序发展,城市居住环境因贫民窟的出现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日益恶化。为了人类能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下生活,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日益突出,虽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将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民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抱怨不断增多,对于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就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鲁尔区作为曾经的生态环境恶化极其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它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经验是十分丰富和有效的,因此,对于鲁尔区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情景,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本文以农村为背景,以自然观为切入点,基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需要,展开对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法治建设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为实现生态文明,研究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势在必行。调查显示,农民具有了一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但农业环境立法体系有待完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具体行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欠缺,农村环境司法救济有待加强。因此,应采取完善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普法宣传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司法工作等措施,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毛萍 《现代交际》2010,(11):100-101
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描述了澳大利亚一个偏远乡村克利里家庭德罗海达的宁静淡泊的生活,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人类理想生态环境图。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中透露出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提出了一些生态环境平稳和协调发展的新见解,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问题。西方的生态文化思潮早已不断地反思现代的文化观念,寻找回应生态环境危机的对策,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生态学家们非常注重从东方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中寻求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鉴于此,从生态学角度对佛教哲学进行研究,探讨佛教思想中蕴藏的生态观念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文明过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如何解决当前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使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针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辩证关系进行阐述的,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社会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即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美学是一种绿色、向上的审美价值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成为相关领域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针对生态美学也展开了多次探究和讨论,部分研究者认为,生态美学的发展意义在于改变当前人们对自然环境肆意掠取的现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无非是为人们构建一个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友好关系,本文中,笔者立足于生态美学研究实际,以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深入探究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日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对比,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寻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叶,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教育被寄予解决环境问题的厚望,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并获得迅猛发展。借鉴国际发展环境教育的经验,构建提高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环境教育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环境教育需要立足生态文明,明确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关键在于帮助公民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提升公民的自然观察力、自然审美力,从根本上转变当前人与自然疏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