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在语言知识部分就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在毕业时应当学习和掌握2000个左右的单词。  相似文献   

3.
关德彪 《职业》2011,(26):39-40
英国语言学家D.Wilkins说,"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什么则都表达不了)。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要素。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不认识字,就看不懂文章,做不了题目,无法进行交流,而交流是我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金海霞 《职业》2012,(9):42-44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语言表达事物的主要承担者。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5.
杨红梅 《职业时空》2008,4(8):169-169
语义学是指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实条件,更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语义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词汇、句法、语调、语篇等。其中,词汇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不掌握大量词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就无法顺利进行。传统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教学方法往往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的确切意义和文化内涵。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将语义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与建筑类似,词汇就像建筑上的砖瓦一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承载着信息,是语言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一些教师不重视词汇教学,认为让学生背会单词就行了,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整合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词汇的构成一种语言的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充实和积累起来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思维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语言中就产生相应的新词来表达;与此同时,一些反映旧事物、旧概念的词会由少用到逐渐消失。随着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词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最稳定的常用词语,成为词汇体系中的核心。词汇的构成成分,根据它在词汇整体中的不同作用和地位,可以分为基本词汇、一般词汇、特殊词汇三部分。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由词汇组成的,任何一种语言体系当中最必不可少的便是词汇。语音和语法不过是词汇的读音和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如果只重视语音和语法,而忽视词汇教学的话,学生依然无法进行自如表达。汉语的本身有着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并不像语音教学、语法教学那样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也正是因为初级阶段的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词汇时才会出现很多问题,而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同义词的辨析。为了提高留学生对同义词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减少偏误,本文试图从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方面,为同义词辨析与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词汇对于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由一个个词汇组成的,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由单个词开始,这也就进一步体现了词汇的重要性。而产出性词汇却在英语实际教学中没有和接受性词汇一样受到学习者和英语教学者的重视,这导致了学生在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词汇量的匮乏的现状。因此,笔者从产出性词汇和英语写作的相关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促进产出性词汇运用能力提升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生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这也是提高语言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决定了学生的中考成绩,还对学生后续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但是英语词汇量较大,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习词汇的正确方法,导致词汇学习和记忆效率低下,正常的英语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毛秀军 《职业》2011,(12):107-107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词汇既是构成话语的基础,也是理解话语的基础,没有词汇也就不能交际。简言之,要能够顺畅地接收和理解言语信号,就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词汇量的突破,将成为英语总体水平提升的"助推器"。英语单词数量庞大,用法浩如烟海。大多数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因所学词汇量较少,还不觉得难。但越往后学,词汇量的积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基本要素,足够大的词汇量能让学习者在听力、口语、阅读、理解和交流等各个方面更好,所以词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的高校英语词汇教学方面却一定误区,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及时改进词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盛佳 《职业》2011,(3):160-161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础。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全面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但是,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都是通过词汇来体现的。因此,词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环节,英语也不例外。要学习好英语,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怎样进行词汇学习、掌握好词汇的运用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成人高考英语词汇部分的学习方法,供广大成考学生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掌握足够量的词汇、掌握词汇的标准读音和拼写规律、理解词汇自身及其在语句和语篇中经过语法结构后的准确意思,是高中英语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呈正比关系。本文仅就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三个对应"的策略予以分析,即:词汇的读音和拼写对应;词汇和语境对应;词汇和情趣对应。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内容,没有掌握足够多的词汇,就不会说出完整的句子,不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词汇学习更是汉语学习的难点和核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之中的,目前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趋势逐渐倾向于遇词讲词,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大量扩充学习者的词汇量,但是没有章法,很难让学生牢记。针对如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词汇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当探究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例如展示词汇的顺序、展示词汇的方法、解释词汇的方法、记忆的技巧、练习运用的技巧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牢记学过的词语,使词汇教学更有意义,更具有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韩国语在发展中吸收了很多的外国词汇,比如日语、汉语、英语等,这些词汇在韩国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韩国语教学中也会涉及大量的外国语词汇内容,在学习韩国语过程中这部分外来语的学习难度大,而且应用中也容易出现错误。如果不能纠正这些外来语的发音和应用错误,将会导致韩国语学习混乱,无法被灵活掌握和应用。因此,要掌握韩国语外来语的标记原则和特点,结合特殊语义情况,以保证全面掌握韩国语外来语,并在生活中勤加练习,提升韩国语外来语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是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海事英语词汇量大,专业性强,而词汇是进一步理解句子和篇章的基石;因此词汇教学是海事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以教材中海事英语词汇覆盖率与重现率为研究对象并结合问卷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增加海事类词汇在教材中的占比、练习题型多样化及海事英语多输入渠道等建议,以期促进海事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多词汇记忆方法都是从语言本身出发,寄希望于用一种记忆法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客观需求。基于VAK理论的词汇记忆法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有的放矢地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是解决词汇记忆的一种有益尝试,对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记忆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词汇,又称作语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词组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构材料,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掌握一门语言离不开词汇学习,如果没有词汇作为基础,听说读写等其他方面也难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信息进行双重编码可以更快地记住信息。将双重代码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旨在改进词汇教学,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和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词汇系统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专名词汇——地名,这种词汇是在地区、时代文化的选择中产生的,没有文化就不存在地名,也即地名词汇必定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临川地名这种语言现象,分析临川地名的构词方式、命名原因及其文化内涵,发现临川地名的命名和构词方式,受自然地理、人文精神等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